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赛珍珠短篇小说主要表现在东西方文化交叉的大背景和在情感与家庭矛盾纠葛的小背景下生活着的人,注重文化、情感活动中人的命运、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展示.在创作方法和技巧上,她致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情节结构的布局安排、叙述方法的变化运用.这使她的短篇小说闪耀着独特的光彩,散发出独具的幽香.  相似文献   

2.
正人生总在受命运所左右,而左右着人生穷通奇正的往往却是一些极不起眼的细小末节事儿。1990年9月,两位意气风发也意气相投却出身贫寒的小李和小刘在位于长沙市的中南工业大学相遇了。更为有缘的是他们被安排到了同一间宿舍。那时电脑对他们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不过这也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及剩余时间的打发,只需从家中带一副象棋到学校,两人就能越过楚河汉界鏖战一番了。小李出身小城镇,接触象棋的时间比较多,也知道走一步看两步;而出身农村的小刘学习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  相似文献   

3.
感伤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特殊形态由来已久,个体的微不足道,命运的不可捉摸,加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等等,总会造成感伤的出现,并使之持续不断.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他们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都以悲剧收场.虽然他们的身份、社会地位不相同,但他们都同样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都体现出了感伤.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时代及自身性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红楼梦》中袭人等8个女奴被改名的原因。进而阐述《红楼梦》对众多女奴被改名的描写的意义:反映了女奴的悲剧命运,表现了作家同情女性命运和关注女性问题的思想情感。最后阐明,曹雪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时代潮流的推波助澜,更有作家使命的强烈驱使。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中国古代贬谪现象的高发期.贬谪,给被贬谪者造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在改变眨谪者人生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他们文学创作的内容、情感与风格特色,使他们的文学创作与贬谪前后相比,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对贬谪者贬谪遭遇及谪居情感的反映与表达,成为了唐代文学创作中一个重要且常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台北这一相同的地域空间中,白先勇和朱天文都被一种"末世的情绪"所牵引,不约而同地先后在他们的作品中抒写了特定时空中新旧两代台北人的生存状态与情感体验,找寻自己的"根"之所在。在他们的寻根之旅中,尹雪艳和米亚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她们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一个是理想幻影的勾绘,一个是同步经验的展演,但在精神层面上却有着一定的承继关系——她们都在争取最大限度地自主掌握自身的命运,寻找自我灵魂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静享一份淡然之美。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蕴含着帝国、命运和爱欲三大戏剧主题。该剧展现了罗马共和转变为帝国的最后时刻,对主人的爱代替了对罗马的爱,但这种爱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极易变为谄媚或背叛。安东尼与凯撒之间的较量一方面体现出命运的安排;另一方面体现了两人不同的爱欲:安东尼保留着共和时代的精神品质,珍视荣誉并富于情感;凯撒则是对统治充满爱欲的新人,凯撒的胜利主要基于命运,这暗示着莎士比亚对凯撒的某种质疑。  相似文献   

8.
吕氏集团在吕后执政期间,吕氏被封王,权力膨胀,同时带来了他们同汉初功臣、刘氏皇族的矛盾,再加上其自身的不足,最后导致了被族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达洛维夫人》中的达洛维夫人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张爱玲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笔下的这两位女主人公,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但他们的经历与命运却惊人地相似。通过比较他们各自的婚姻、与周围人尤其是女性的关系、最后结局等,尝试对女性当时共同的、无法逃避的命运进行文化症候意义上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的心学本体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果律和业报轮回说是对人的命运的逻辑推演和前提说明,"境者心造"是对命运的哲学阐释,情感操纵行动的唯意志论侧重于对个人命运的揭示,而地理环境决定论和英雄史观则关注了国家和群体的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影的特征不仅在于人如何面对摄影机表演,而且还在于人如何借助摄影机来表现客观世界.张艺谋和冯小宁都是对生活,对人的情感和命运极为关注的非常成熟的艺术家,他们的影片摆脱了重重的滤镜效果、神奇的蒙太奇技术的控制,增强了对主宰我们生活之"强制设施"的洞察.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出生高潮人口的中年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陆第一次出生高潮人口在1990-2005年间的最主要变化是,这一群体为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中大量的人没有工作.这一群体的命运与他们原先从事的职业和所在的行业有关,同时也与他们自身的受教育程度相关.由于他们的子女比较少,因此他们的养老问题又将成为其命运的新考验.  相似文献   

13.
在新泽西州的一座小镇上,一个由2 6个孩子组成的班级被安排在教学楼最里面一间很不起眼的教室里。他们中所有的人都有过不光彩的  相似文献   

14.
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可是,有一天,一个流浪者对于自己的命运实在不堪忍受,便来到一座神庙,请求神允许他和别人交换命运。神说:“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你就和他交换吧。”按照神的指示,流浪者出发去寻找了。他遍访城市和乡村,竟然找不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凡他遇到的人,只要一说起命运,个个摇头叹息,口出怨言。甚至那些王公贵族,达官富豪,名流权威,他们的命运似乎令人羡慕,但他们自己并不满意。事实上,世人所见的确只是他们的命运之河的表面景色,底下许多阴暗曲折唯有他们自己知道…  相似文献   

15.
这18个人的命运因为一个特殊的身份联系在一起。30年前,他们在人民大会堂被集中授予学位,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博士。  相似文献   

16.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描写乡土爱情婚姻最深刻的一篇,它讲述的是农村一个荒僻角落里一家母女三人的爱情婚姻故事,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时间跨度30年.本文从民间视野的角度,解读作品中三个女性的爱情命运,剖析中国广大民间女性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困惑和归宿,探究民间女性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内在互动变因,审视乡村妇女自主意识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生活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哈代和德莱塞是近代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两人在文学创作上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使他们把笔触都放在社会下层被压迫、被污辱的小人物身上.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笔调,类似的主题结构、创作技巧及情感表达并没有使彼此成为另一个人的影子.相反,同中有异、异中求变的创作手法,使他们各自在文坛上绽放着异彩.  相似文献   

18.
命运,是人们面对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千奇百怪的人生际遇百思不得其解而臆想出来的一种神秘力量.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和文学家阐述了他们对命运的理解.从命运的核心内涵和基本模式两个方面比较张爱玲和白先勇,可以了解两位作家命运意识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论王安忆小说的悲剧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忆的创作大多表现了人的孤独感、情爱婚姻的虚无感以及命运的不可抗拒感 ,悲剧意识成为她小说潜在的情感基调。她从现实、情感和命运三个层面完成了悲剧建构 ,揭示了悲剧意识的内涵 ,探讨了这些悲剧的成因 ,以一种女性特有的执著和敏感 ,追问并探寻着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与《红楼梦》中尤三姐情感历程的比较分析,试图探讨张爱玲和曹雪芹对女性命运描述的异同。作品中,他们都揭示了女性在生存问题上对男性的依附性,都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不同的是张爱玲从对女性主体的关照出发,着眼于女性自身的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面对情感的坎坷,悲伤过后她们仍能坦然处之;而曹雪芹把造成女性命运的悲剧归因于封建制度,她们一旦失身,留给她们的只能是人格被彻底毁灭的绝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