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财政,保障了边区的军需民用,成为边区人民坚持抗战的重要条件。边区财政的方针和政策,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而制定并逐步完善的。这些方针和政策不但指导了边区而且指导了其他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建设,并且成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边区财政的建立、发展与边区财政的方针政策问题,作一简要论述。一、边区财政的建立与发展边区财政是在复杂的环境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边区处在全国进行抗日战争的环境里,战争是当时的主要任务;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实行着严密的经济封锁(主要是1939年以后);边区本身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又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脱产人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金融和生产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经济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银行事业占有显著的地位。实践证明:边区银行事业的发展,对于打破外部封锁,发展边区经济,支持财政,稳定金融,平抑物价。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木文仅就边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陕甘宁边区西北财经办事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西北局与西北财经委员会领导下,负责陕甘宁边区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的办事机构,它对贯彻党中央的财政经济政策,发展边区经济,克服当时的严重困难,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鼎铭的“精兵简政”思想是在边区经济困难,财政拮据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对于度过困难,巩固边区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今天的体制改革也起着很好的示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任弼时在领导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工作期间 ,从全局的高度对这一工作作出系统的思考和安排 ,抓住农业生产这一最主要环节 ,把握贸易金融财政这一重点环节 ,为推进边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面对大量移难民迁移到边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想法设法救济安置,在财政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实行以工代赈,组织移难民参加生产运动。此举不仅救济了边区内外的移、难民,还增加了整个边区的劳动力,大大促进了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中共在救济优待移难民过程中赢得了民心,为最终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7.
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处于财政经济严重困难之时,勤劳致富的农民吴满有不仅自己丰衣足食,而且为抗战缴了许多公粮,作出了很大贡献。1942年边区政府发现这个典型后,在农业战线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吴满有运动”,这一运动使边区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劳动英雄辈出,勤劳致富、劳动光荣成为新风尚。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由于遭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特别是一九四○年和一九四一年,蒋介石接连发动了两次反共高糊,完全断绝了边区和外界的经济往来,使边区的财政经济、医药等困难达于极点。面对这种严重的困难局势,陕甘宁边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直接领导下,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和创造精神,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使边区成为举世闻名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与此同时,边区的科学技术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微权腐败滋生,表现为政治上的官僚主义、经济上的贪污营私和生活上的奢靡堕落,严重影响了边区的政治生态和模范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为此,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采取了加强思想教育、建立民主监督制度、财政制度、以俸养廉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治理基层微权腐败,取得了积极成效,对新时期的基层微权腐败治理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是在经过战争废墟的原有油矿的基础上建立的,也是在边区自给经济建设和反封锁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边区的石油工业成为边区工业建设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促进了边区工业经济的建设,为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物质基础,也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特色的偏好是市场的天性,湘鄂渝黔边区的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区情,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把独有资源、技术、产品等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才能实现边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以资源为依托,从旅游、农业及加工业三方面提出了边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构想,以期能为边区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和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脆弱的经济基础,造成了1939到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经济和财政的严重困难局面。反映在市场上则是商品奇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这造成了党政机关和部队供给的严重匮乏和边区群众的恐慌。边区政府采取了“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方针,通过一系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强有力措施,对市场进行了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度过了严重危机,维护了经济和市场的秩序,粉碎了敌人的封锁阴谋。这对我们今天的市场管理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任弼时在直接领导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中,从边区实际出发,提出边区党的工作重心应放到经济建设上,把边区经济逐步纳入新民主主义轨道,以引进外资的办法发展边区经济。同时他还积极探索新民主主义的经济规律,制定大生产运动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深刻总结了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和经济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把农业放在首位的方针;强调共产党员不懂得经济就不算革命;在发展合作组织,提倡股份经济,以及生产必须实施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和各根据地经济工作的基本纲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遭遇了连年的自然灾害。严重的自然灾害对边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接导致了边区灾民、流民的增多和边区经济的困难。边区党和政府从边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救治方针政策,以积极防灾,科学决策为长远目标,采取政府赈济和群众互助互济相结合,使边区的灾害救治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不仅保证了边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而且加强了群众对共产党的信任,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6.
(一)淮北地方银号的成立淮北苏皖边区的建立,如以原蒋方专员盛子瑾走后(一九四○年二月十八日出走的)算起,当在一九四○年春,据老同志回忆,最早的一块抗日民主政权始建于一九三九年九月,也有说是在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一日建立的。最初,边区的党委书记是刘子久;专员是刘玉柱。一九四一年五月,新四军四师来到皖东北,苏皖边区扩大,边区党委书记由军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兼任;行政公署主任是刘瑞龙,副主任是刘玉柱,后是陈荫南;财政处长是雷明(后为李人俊),副处长是廖原。  相似文献   

17.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举行县长联席会议,讨论边区民生、财政、建设工作。这个会议是从6月1日开始的,计划4日结束。3日下午5时许,室内的同志正在听取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的报告,室外的天色突然大变,一会儿的工夫便是雷电交  相似文献   

18.
由于陕甘宁边区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在边区政治力量的推动下,加之文艺工作者的广泛宣传,深受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影响的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劳模运动;劳模运动经历酝酿、快速发展和全面高涨三个发展阶段;劳模运动为边区群众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舞台,对边区经济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边区的社会变迁,同时给其它根据地发展也树立了榜样。当前,从政权建设、群众运动以及社会改造等方面探讨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启示,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革命战争时期,朱德非常重视通过产业发展推动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在边区产业建设中,他提出并指导实践了著名的“南泥湾政策”,推动了边区多元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他基于边区革命与建设需要,在探索边区产业发展之道中,形成了以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多元协同和市场导向为内容的区域产业发展思想。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陇东分区为陕甘宁边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而特殊的贡献:结束双重政权,扩大和巩固边区行政区域;剿匪守边,保证边区相对安宁的建设环境;缴纳公粮、驮运食盐,支持边府财政发挥着特殊作用;还是试验和贯彻边府农业统一累进税、安置移民、发展教育政策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