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心理适应现状,对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应激源、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产生的内外部原因、以及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与高校学生的应激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一些紧急的或不如意的情况,使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就可能扰乱机体的平衡而导致多种疾病,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应激状态并不必然导致疾病,它是否引起疾病还与机体对紧张性刺激的应付能力有关。因此,我们应该研究了解那些因素可能影响机体对紧张性刺激的应付能力,从而设法增强机体的应付能力。本文阐述了体育锻炼能缓解紧张状态,增强机体应付应激水平。指出加强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增强高校学生体质,使学生主动地去面临各种应激情境,增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责任感"是促进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将责任意识潜意识化、普及化,我们的国民素质才会不断提高,人类社会才会持续的走向进步。然而,当今社会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趋淡化,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文旨在研究分析高校学生责任意识未完全树立的原因,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责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为我国高校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培养与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同辈团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作用影响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社团活动过程的隐蔽性、社团成员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性、社团对其成员民主意识的熏陶性和社团自我价值体系的形成性等,使高校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因此,为保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向,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目标,需要从政治方向和主流政治文化两个方面,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引导教育。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 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核心任务,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力量。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对新党员继续教育不足、设置不够合理、队伍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合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管理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功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频繁,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了解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是解决日益频繁的校生冲突的前提。调查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情况、大学生权益受损后的救济等方面开展,共涉及六省(市)共27所学校268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情况不容乐观,法治理念仍未深入贯彻,完善的法律制度尚未建立。高校学生管理需要管理者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共同提高,期望大学生积极参与完整的监督体系以及完善的权利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要有机结合,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起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管理与大学生心理特点不相适应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的原因之一.因此基于大学生心理特点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运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其中对美术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社团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力求社团的制度化、项目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从分析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基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机制:加强制度化的大学生社团管理,培养大学生组织管理素质;实施项目化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学业规划素质;构建和谐化的大学生社团环境,培养大学生合作学习素质;培育精品化的大学生社团内涵,培养大学生精神文化素质;瞄准社会化的学生社团方向,培养大学生应用实践素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尊及心理健康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体育锻炼应对策略。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不锻炼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每次锻炼时间的长短对大学生自尊水平差异有显著性;锻炼次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同时发现,每次锻炼时间的长短,通过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从而得出合理的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自尊水平和促进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高校体育可以增强大学生体质,提高大学生生理、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高校体育在高校教育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促进高校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体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挥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作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规范其健康行为方式,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调解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14.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为我国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体育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以及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非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等。其次,就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必须开齐开足体育课,保证校内外锻炼时间;提高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运动效果;“五育”并重,将学校体育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应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由于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高校体育教学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能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特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与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法,通过对八所广州地区的高等学校体育在塑造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以及心理现状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延缓心理衰老,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坚强的意志,调节消极情绪、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和增进心理健康。因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应该加快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研究,在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建设效率社会与和谐社会培养健康竞争人才。  相似文献   

17.
定向运动在大学体育课中具有增强体能,满足学生冒险心理,改善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野外生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功能。定向运动课创新了大学体育课的内容与形式,对学生身心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浅议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一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有效的调适方法,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表现在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宣泄、增进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治疗效应、培养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等方面。为此,通过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构建有效的体育课程模式,营造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和管理,注重体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强化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沈阳农业大学本科生健康素质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本科生健康素质总分均值为75.06分,处于中等水平中限。主要受“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和“社会支持”三个低维度因素的影响;男女本科生的健康素质总体上差异无显著意义;乡村本科学生健康素质总均值分高于城市学生,主要表现在身体活动功能和认知功能两个维度均值分较高;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本科生健康素质(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这揭示了农业大学本科生总体和不同人群健康素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提高其健康素质采取相应的培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河套大学09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和学校体育教育的调查分析,认为高校体育教育和锻炼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提出如何通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为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