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耶阿本德对传统科学哲学进行了无情批判 ,他的《反对方法》一书力图在对历史的实证考察中纠正已被扭曲的科学形象。他从自然主义的立场出发 ,坚持多元主义的科学史观 ,认为在实际的科学史上没有一条认识论或方法论规则是不曾被违反过的 ,因而他的结论是 :在人类发展的一切环境和一切阶段能够维护的只有一个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 :“怎么都行”。“怎么都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 ,都包含着对认识主体性的强调和对辩证法的阐明。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25-32
费耶阿本德的哲学发展受到维特根斯坦影响,这是学术界的公认看法。但如何影响?更具体来讲,维特根斯坦如何影响费氏的科学哲学,就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论的问题了。这是因为,现有的研究在解读费氏哲学时通常从哲学思想、理论和观点视角入手,然而,深入研究费耶阿本德的《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就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对费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哲学风格、哲学气质、哲学方法和哲学观等方面。从这种角度研究解读费耶阿本德哲学,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一些争论,进而看出费氏在发展其科学哲学(科学具有"不可言说性")时明显受到维特根斯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费耶阿本德对西方传统科学哲学进行无情批判 ,提出“怎么都行”为口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 ,闪烁着反中心、反权威、反教条的科学批判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4.
费耶阿本德认为,创新须具有批判精神,特别是要具有批判权威的精神;在批判的基础上倡导多元思想;并保持一种开放性思维.为此,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告别理性,主张无根基的知识,强调增生原则和韧性原则,推崇怎么都行的开放性思维.费耶阿本德创新思想对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医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多样性文化孕育多样性医学,多样性医学守护、丰富和发展着多样性文化.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西方科学沙文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导致非西方医学的减少甚至消失是现代医学一元论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护全球人类健康必须保护多样性医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费耶阿本德多样性的生活经历、多样性的学科教育以及费耶阿本德本人的主要著作 ,同时介绍了国内外费耶阿本德研究的简况。这些“外围”的介绍 ,对研究费耶阿本德哲学的“本文”有所帮助 ,有助于理解为什么费耶阿本德对方法多样性有所偏爱  相似文献   

7.
费耶阿本德指出,无论是从方法还是从结果看,科学并不具有天生的至上优越性。因此,科学应该与其它文化传统具有一样的普通地位,作为科学发源地的西方文化也因此并不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他的这一思想解构了西方文化霸权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君 《兰州学刊》2013,(3):20-24
纵观库恩的哲学思想,文章从命题真理性、范式的内部特征以及范式的选择标准等方面,阐明其理论体系中在逻辑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或悖论,从而证明费耶阿本德对不可通约性的观念更加合理,他所提出的多元理论共生和竞争的发展模式更加接近历史现实。费耶阿本德观点的优越性在于它超越了客观实证主义和极端相对主义的对立,以及体现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融合的倾向,为多元文化的共生提供了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9.
费耶阿本德是西方科学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本文考察费耶阿本德早期和晚期不可通约性理论的差别,提出:一方面,不可通约性只涉及科学术语中意义之个别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科学术语中的意义与人类认知背景的各个层次有多重的联系;因此,一般而言不可通约性并不蕴含或要求完全彻底的意义变化。本文还认为,意义变化仅仅是不可通约性的一个表面特征而并不是其本质。不可通约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有关推理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思想中充满着人文主义精神,他坚决反对科学沙文主义,主张科学与国家的分离,实现各种文化传统在其中平等相处的自由社会。但由于矫枉过正,费耶阿本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所主张的只是科学与人文的简单混同而非真正融合。事实上,科学的人文化与人文的科学化,应建立在正确认识二者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关联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1.
杨冬梅 《阴山学刊》2005,18(1):46-48
理性和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两大要素,在西方哲学的演进过程中,虽然理性的科学精神占了主导,但整个西方哲学始终运动在理性和信仰交织的精神网络上,尤其是中世纪哲学,理性与信仰的交融与调和孕育出的中世纪哲学,它以一种独特的形态延续着西方哲学发展的轨道。对于欧洲中世纪哲学探析和梳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及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2.
杨玉昌 《河北学刊》2005,25(4):126-132
意志与语言游戏分别是叔本华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叔本华通过批判传统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建立起一种意志的形而上学,以之取代传统的理性形而上学;后期维特根斯坦则通过语言游戏批判了传统的本质主义语言观,设想出一种基于生活形式的文化,哲学问题将在这种文化中消失.从意志到语言游戏,显示出批判的哲学何以走向哲学的终结.所谓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哲学不复存在,而是哲学的性质和方向发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3.
古代哲学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是淡漠甚至蔑视的,而近代哲学则热衷于自然科学;古代哲学视哲学与自然科学如冰炭不可同器,近代哲学则把自然科学视为哲学的基础;由于远离自然科学、古代哲学带有明显的玄想性和直观性,由于亲近自然科学,近代哲学带有实证性和经验性。总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自然科学改变了中国哲学的走向,使近代哲学具有了不同于古代哲学的特征和风格。然而,近代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推崇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如何利用自然科学来丰富和发展哲学,仍然是哲学研究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西方近代价值哲学的兴起,表明了哲学家们对普遍价值的向往与寻求.如今,抽象的、绝对的普遍价值已经遭到质疑,历史地生成的普遍价值是实现着差异性包容和协调的价值观念与规则.这种具体而普遍的价值观念和规则既是社会生活秩序的要求,又是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内在维度.在当代,我们固然应当重视价值观的民族文化特性,但这并不妨碍反而有助于我们用差异互补的眼光和公共性的视野,重新审视并推展对于人类普遍有效的价值.当代全球性秩序建立的需要,呼唤并确立着某种价值在当今世界的普遍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思想进程中并未缺失的“从前的哲学信仰”。马克思在1843年至1844年间,曾经有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迷信和崇拜,并自觉以费尔巴哈哲学为原则来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历史观上有明显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痕迹。此间,马克思的世界观总体上并未超越费尔巴哈哲学,新世界观思想仍未诞生。  相似文献   

16.
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可以被理解为现代文化哲学范式内的一种理论典型。马尔库塞文化哲学与马克思所确立的文化哲学传统有直接的承接关系,但他又试图从个体生存的角度,用精神分析、激进美学等哲学方法去改造、发展了这一哲学传统,从而形成以文化批判为特色的文化哲学范型。作为文化哲学的一种理论典范,马尔库塞的文化批判通过对现代主义知识理性原则及现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树立人之解放的文化价值信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当代仍是需要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理论领域仍是需要的。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仍是需要的。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是需要的。又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的时候,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概括地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一种辩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包括革命和保守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18.
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三大转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吾金 《河北学刊》2004,24(3):53-57
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三个不同的侧面构成,即外部世界、自我、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与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媒介物。从这一见解出发来看西方哲学史,之中存在着三个大的转向。第一个大转向是从独断论哲学到批判哲学;第二个大转向是从批判哲学到生存论哲学;第三个大转向是从生存论哲学到当代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19.
李振伦 《河北学刊》2003,23(6):30-33
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宗教趋和的观点 ,不是基于科学家对宗教的妥协 ,而是基于他对信仰与宗教概念的特殊理解 :信仰是指人对某些非实证事物所固持的坚信态度。科学并不一般地排斥信仰。科学与宗教冲突是相对较低层次宗教经验阶段发生的 ,在宗教接受政教分离的改革而专注于信仰的情况下 ,它就有可能接受科学思想的影响而逐步提高境界 ,淡化人格神的观念 ,从而出现趋和的可能性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