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通市区558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城市社区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68.1%的老人对生活感到满意 社区活动参与度、社区服务受益度、社区助老设施拥有度和社区邻里互动频率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社区因素。为此建议:要加强老年人与社区的联系,增进老年人的邻里交往和社区活动参与,加强社区助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黄礼耀 《老友》2012,(1):26-26
浙江省金华市务城区明月楼社区有位老人,她20年如一日不辞辛劳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如今她已80高龄,仍然精神抖擞地奔忙着。她叫任伯窈,退休前,是单位人秘科干部;退休后,她不是赋闲在家与老伴安享晚年,而是投身社区工作,先后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老年体协会长、关工委副主任等职。她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待人热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相似文献   

3.
《新天地》2007,(10)
2007年的夏天,我在纽约下城医院作志愿者时有幸结识了杜珊,一个和蔼可亲的红头发犹太老太太。当时我们一起为医院的义诊服务做接待,我被她的风趣幽默打动,便主动和她攀谈起来。谈话中我得知,她曾供职于纽约市政部门,已经退休,是美国著名的退休志愿者联盟的成员。下城医院的志愿者工作只是她生活的一小部分,其余的时间她还为无家可归者收容中心收集免费的食  相似文献   

4.
绿色消费     
黄玮:让志愿者成为宣传绿色消费的主力
  黄玮,1976年出生于北京,昌平区保利罗兰香谷社区的书记、主任,同时也是社区活动的志愿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她多次组织社区环保类公益活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她带领社区食品药品监督员与小区保安一起劝阻社区内烧烤小吃制作摊贩,不得在本小区内售卖烧烤食品;她与物业配合协作,将所有居民区的垃圾桶进行分类,引导居民做到垃圾分类处置,确保小区健康发展。她邀请资深健康讲师到社区授课,指导居民如何健康饮水,怎样节约和合理使用水资源,并将社区饮用水水表改小口径,身体力行地倡导节约用水、绿色用水。  相似文献   

5.
马骥 《社区》2004,(10):22-23
每到寒暑假,各个中小学校都会发给学生一张假期社区活动表,要求学生在假期中认真参加社区活动,并由社区居委会盖章确认,然而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临近开学才有一些学生或家长拿着空白表格要求居委会盖个章应付学校。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关心教育下一代也是社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那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1,(10):63-64
社区群众动员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是鼓励市民参与,积极投入影响他们生活素质的社区事务。  相似文献   

7.
余颖婷 《社区》2009,(34):46-46
2007年7月的一天,一位好友托我帮她买大学生村官考试用书,“大学生村官”,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因为好奇,我查询网络,了解到选聘的村官是从事农村和城市社区工作的,当时的我不太明白社区具体工作内容,还以为类似于社工、义工的工作。既可以做事业,又可以做公益,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和好友一同去报了名。  相似文献   

8.
邱美霞  佘记其 《社区》2014,(7):33-33
王夕锁大妈是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万善园社区的网格长,也是这个社区的居民。1995年,她从一家企业退休后,就当上了万善园社区居委会的一名“零薪制”的居民小组长,虽然辛苦,有时甚至讨气怄,但她却做得十分顺当,而且很开心愉快。用她的话说,“我热爱社区工作,虽然社区里的事大都是婆婆妈妈、鸡毛蒜皮,但我喜欢做,特别是做调解的事,能帮别人打开心结,很愉快!”  相似文献   

9.
黄淑丹 《社区》2010,(7):47-48
我在社区是做计划生育工作的,有两件事最让我难忘。尽管社区一直在进行计划生育知识宣传,但还是有不少育龄妇女不能真正了解和理解这个政策,因此落实计划生育措施一直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小林是我负责的一个计划生育工作对象,尽管我多次上门做工作,她仍无动于衷。对此,我十分着急,只好请我们的老书记一起上门做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是辽宁的一位社区工作者。我在开展社区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候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初衷很好,但是活动开展下来却适得其反,不是居民们不满意,就是根本不感兴趣、不愿意参加。为此我们都很困惑,究竟应该怎样开展社区活动,居民才能满意?  相似文献   

11.
管咪虹 《社区》2005,(10):30-30
我现在是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近江西园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很多认识我的朋友听说我换了工作,都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放着好好的记者不当,来做一个被看作是只有大伯大妈才会做的工作呢?其实,有了要做一名社区工作者的念头,还真是应该从一位大妈的故事说起。2003年5月,我去采访拱墅区的一个社区,当时社区的陈主任接待了我。56岁的陈主任是一家大企业的退休职工,退休后就一直担任社区的书记、主任。本该颐养天年的她,因为在家闲不住,就自愿来社区为居民服务了。这次采访主要是因为他们社区在全市率先推出为孤寡、独居老人和残疾人家里安装预警…  相似文献   

12.
陶鲲 《社区》2005,(14):24-25
社区参与,一直是社区工作的一个难点。为了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和社区活动中来,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兴华园社区从孩子入手,提出“吸引一名孩子,抓住一个家庭”的观点,给社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周得祥 《社区》2002,(21):39-39
问:重庆市读者晨曦的问题是:自中央开展“四进”社区活动以来,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的风气在全国社区逐步形成,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碰倒一个如何将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科学生活方式落实到社区的问题。请编辑同志能否给我们找一些典型,为我们出出主意?  相似文献   

14.
刘凌 《社区》2012,(2):50
上个月,我被社区借去帮忙,协助社区主任潘大妈写写材料,做些宣传工作,打打杂。接触潘大妈多了,我感到,虽说她的文化程度不高,但脑子挺活,在群众中很有人缘,遇事善变通。尤其是应对上级检查评比有自己的一套。在这方面,有她作为一个基层负责人工作上的无奈,也展示了她具体操作中的"智慧"。社区办公条件不算是很好,除"办事大厅",办公室是一间三十多平方米的活动室,是供工作人员吃饭午间休息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数据(CHARLS),构建了农村随迁老人城市适应指标体系,考察了社区活动对农村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参加社区活动显著提高了农村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2)参加社区活动有助于农村随迁老人减少负面情绪、提高城市生活能力进而提升其城市适应。(3)对于自身城市适应水平高的农村随迁老人,社区活动有利于其快速提升其城市适应水平,对于城市适应水平低的农村随迁老人,社区活动的提升作用也相对较弱。为此,文章提出政府应充分发挥社区的能动作用,加大对社区的支持与引导,以“社区为中心”组织协调资源、增强社区活动的靶向性,差异化开展社区活动,推进农村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16.
熊永恩 《社区》2005,(16):32-33
2005年6月21~26日,我作为一名社区分管残疾人工作人员,参加了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第十三期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社区、家庭康复人员培训班”。为我们讲课的是香港福康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协作中心项目总监贝维斯女士。为期一周的培训以“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为主题,通过听专家授课、实地考察示范社区,我感到受益非浅。贝女士告诉我们,她在中国从事残疾人康复事业已经有十几年了,她所在的香港福康会向湖北省残联捐赠了一台“复明九号车”,专门帮助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只是目前很多人对社区残疾人康复还不太了解,所以她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社区》2005,(4)
谁来救救我的母亲很感谢《社区》杂志来关注社区卫生服务的问题。我母亲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去年在住院期间,她在医院被满世界的绿脓菌感染,成为一位抗药性很强的老病人。去年7月出院以后,她的病情有所好转,可是现在,她旧病复发,不断地咳嗽、气喘,经常透不过气来。我们不愿在大冷天冒着交叉感染的危险,送她到医院去治疗(这样做无疑会使老人早早地离去),可不去医院,医生见不到病人,又不能开处方药。但医院坚持按规矩办事。我们只好反复去医院协商,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拿些一般药品维持我母亲的生命,坚持到春暖花开能出门时再让她上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18.
谢金文 《社区》2011,(5):51
从内地退休以后,我的户口随迁到深圳盐田鹏湾社区近8年了,在这8年里,我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如今,我已经是社区清除小广告牛皮癣"斗癣队"的组队元老,社区防治白蚁服务队的热心队员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2,(5):26-28
在走访街居主任过程中,他们谈到这样的现象:参与社区活动的居民当中,“一老一少”是主体。老是指离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少指的是中小学生,而中青年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对社区的参与非常少。因此,社区服务在面向全体居民的同时要多关心老年人和青少年。  相似文献   

20.
刘慧生 《社区》2002,(22):10-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人们对社区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吸引他们就成为当前社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离退休人员、下岗工人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大量涌入社区,使大量的“单位人”变成无主管单位的“社会人”。同时,有主管单位的人,工作之外与社区的关系也越来越来密切,社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思想交流的主要场所。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强身健体、老有所乐;而对占社区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