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在历史新时期为和平统一祖国而提出的一个战略构想。自从一九七九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_,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和收回香港主权的主张。这一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而最先应用于香港问题的解决。去年十二月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正式签署,使这一科学构想正在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
这个问题历史学家早有了共识——1949年10月、11月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进攻金门、定海的失利,使国民党政权暂时得以控制沿海各岛;8个月后的1950年6月,美国利用朝鲜战争爆发派出第七舰队进驻台湾,制造了长期分裂局面。这是根本原因。其实,1949年毛泽东和中央本有趁蒋介石在台湾立足未稳立即攻取的设想,只不过由于种种难以预料的复杂因素才没有得以立即实施。  相似文献   

3.
台湾目前的现状,可能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但这种不独不统的状态不可能永久维持。而随着这一状态的结束,可能出现的结局有两种:1、台湾从中国分裂并获得独立;2、台湾和大陆实现统一。以上两种结局又都可能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战争或和平——得以产生,因此台湾问题最终解决的结果,会出现下列四种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否能够结合,这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精神文明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前提性课题,也是许多人感到困惑和十分关注的问题。有种看法认为,市场经济是趋利性经济,引导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却是提倡无私奉献的,这二者岂不矛盾?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此作出了明确回答,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这是在党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的一个新论断,对此我们要加强理解。首先,应该看到,…  相似文献   

5.
当谈及“安全”这一概念时,我们往往迅速地并且仅仅将其视为军事术语。这种条件反射似的反应不足为奇,尤其是当我们了解了台海两岸风云变幻的过程,以及美国人作出的那种咄咄逼人的保护“安全”姿态后。一个重要的提示是,所有怀有善意的人都应充分认识并理解此中所包含的潜在危险,尤其应意识到在“安全”的概念下进行的分裂领土的图谋无不演进成军事冲突这一历史事实,无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于中国大陆、台湾、美国来说,如果对台湾问题缺乏清晰的理解,即中国统一是一个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的命题,所谓的安全格局就不可能呈现出一个明确的外貌。香港已经回归,澳门也已经回归,“一国两制”的国策由于它以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为准绳,因而进退有据,具有很高的连贯性和可预见性。稍有中国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统一始终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根本传统和立国之基。历史将证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将是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这是对人民政协在新形势下履行“三大职能”的新要求,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机遇期,为了应对新形势提出的新挑战,我们应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服务型政府。而我们政协在现有体制下,要创造性地履行好“三大职能”,是否有能力创新?是否有创新的空间?回答不仅应该是肯定的,而且,政协的创新空间还很大。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李登辉及其追随者不顾两岸同胞渴望早日统一的意愿,妄图通过大肆军购,挟洋自重,妄图永远将台湾分裂出去。而这种企图也恰恰迎合了美国一些政界官员的后冷战构想。他们将台湾看作是东南亚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以  相似文献   

8.
剧变社会期的中国腐败为什么反腐败呈现“长期、艰巨和复杂”的态势?为什么我们的几任国家领导人都发出了不反腐败要亡党亡国的警告?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要探索中国在社会转型期腐败发展、泛滥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倪星 《决策探索》2009,(7):69-69
在过去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广东经常有“例外”的情况。比如,作为外经贸大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成功地保留下来,而不是像其他地方那样与其他部门合并,组成商务厅。那么,在这一次的机构改革当中,广东是否仍然可以例外?这恐怕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人们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0.
《决策》2011,(7):10-10
中国共产党这90年对中国人民最大的贡献,就是圆满地回答了“向何处去”的问题。彻底改变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命运。——人民日报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弱到强,由革命党到执政党。而且能够长期执掌政权,坚如磐石?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回望,一个启示如此清晰:用科学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回答和解决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步一步变成现实。——新华社  相似文献   

11.
尹久 《管理科学》2000,12(1):16-19
对金融自由化背景下日本金融监管失败问题给出了一个尝试性解释框架,旨在回答日本的金融监管为什么在金融自由化的冲击下遭到了失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吗?我国的金融体制和监管制度与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否一定会遭到类似的失败?是否一定要和日本一样,“亡羊补牢”、积重再返?结构安排如下①自由化背景下日本金融监管失败的表现;②对监管失败的一个尝试性解释框架;③主要结构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公民在理论上被认为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必然会渴望参与行政决策和执行,那么如何让公民参与行政决策呢?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对公民参与的定义和参与的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中国公民参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从公民行政参与机制的基本前提、制度基础、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等角度,详尽阐述了构建公民行政参与机制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谁将率先走出金融危机?这无疑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问题。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撰文认为:三大理由支持中国。左小蕾说,我们最关心的并不是在复苏中中国第一还是第二,我们更关心危机是否能在2009年画上句号。说中国凭什么占据经济恢复的先机?  相似文献   

14.
薛果 《秘书之友》2008,(10):35-35
做任何事情都讲究“有准备”,“有准备”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而预测是“有准备”的一种具体表现。那么,信访工作需要预测吗?信访形势、趋向等可否预测?回答是肯定的。做过一段时间的信访工作,就会有一个经验性的体察:如果对一段时期的信访事项分一下类,就会发现一种有规律的现象,即某几类问题出现来信来访频率最多、最集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否表明可以从实践层次对信访工作作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分析、预测呢?  相似文献   

15.
从现在起,20年后的中国,对美国而言是敌是友?毫无疑问,中国最年轻的一代定会影响对此问题的答案。他们决定着未来的政策、国内发展的速度、国内的稳定,以及是否会因台湾问题发生危机。然而,美国的反应也很重要:错误的行动可能导致中国反对我们。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讨论社会养老,要回答一个问题:古人不搞社会养老,是怎么活过来的?答案是:古人依靠储蓄防老、养儿防老解决养老问题。这是私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对此,有人会产生异议:第一,古代金  相似文献   

17.
潘劲松 《决策探索》2009,(18):59-60
我国目前的法制是否是“西学”?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值得每一个中国的法律人士认真思考。在笔者看来,“中国的法律制度是否已经西学化”这个问题实际上隐含着三个子命题:其一,对法律制度区分“西学”与“中学”是否有意义?其二,“西学”是否已经事实上成为了中国法律制度的主流,“中学”有没有彻底消亡?其三,就中国的法制建设的中远景而言,“中学”有无可能回归?  相似文献   

18.
吴沣 《领导文萃》2008,(18):41-44
问题恐怕在于文化差异,西方人是动机效果二元论者,而中国人是动机效果统一论者。我们是否也应该多多了解美国文化,不要把无谓的小事和本来可以平和解决的问题,随意拉升到“维护民族尊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条件下,世界不同民族都在从本民族利益出发,思考着一些共同的问题:我们究竟处于何处?我们将向何处去?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走什么路?举什么旗耐于历史上灾难深重而目前经济文化仍然十分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在刚刚失去了一位世纪伟人——邓小平之后,如何来回答这些问题就变得更为迫切,更为重要。1997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它向世人宣布: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前进的方向是共产主义,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高举的是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少奇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秘密访问了苏联。访苏期间,斯大林问刘少奇,何时宣布成立中央政府?刘少奇根据中央的意见回答说,困目前正集中力量解决华南各省的问题.成立中央政府可能要在1950年1月。此时斯大林建议:解决重大问题固然要稳妥,但更重要的是不可错过时机。并提醒说,要警惕和防止敌人利用所谓的无政府状态进行干涉和破坏。刘少奇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忠告.于是立刻向中央作了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