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按照民间音乐基本分类方法,结合西北回族宴席曲的具体风格特征和内容形式,可分为四类:叙事曲、五更曲、打调称"打搅儿"曲和散曲。《尕老汉》是广泛流行于西北回族婚礼宴席场中的一首酒曲,笔者通过对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省区的田野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第一首资料,采用对比研究和个案分析的方法,探索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地域性流变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除了地域性差异形成各地不同的音乐形态和音乐风格之外,还形成了个性迥异的个人风格特征。这是因为在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回族人民付出了辛勤的创造性艺术劳动,他们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艺术的追求、继承和创新,不断地丰富着宴席曲,并且同时也在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音乐风格特征。以新疆著名回族民间歌手韩生源为例,从已采录到的40余首曲目中,选择了6首较具代表性的曲目进行分析,研究他的个人审美性音乐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除了地域性差异形成各地不同的音乐形态和音乐风格之外,还形成了个性迥异的个人风格特征。这是因为在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回族人民付出了辛勤的创造性艺术劳动,他们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艺术的追求、继承和创新,不断地丰富着宴席曲,并且同时也在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音乐风格特征。本文以甘肃著名民间歌手马古白为例,从已采录到的40余首曲目中,选择了6首较具代表性的曲目进行分析,研究他的个人审美性音乐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宴席曲是西北回族人民结婚时演唱的一种民间传统歌曲。它的曲调近似“花儿”,别于“花儿”,可说是“花儿”的姊妹歌。为什么称为宴席曲?因为西北回族人民把有喜事俗称“有宴席”,因此把凡在宴席场能进行演唱的歌曲通称为宴席曲。  相似文献   

5.
莫超教授的专著《近代西北方言文献集成》,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的明、清至民国三代的地方志方言资料,以及有关西北地区方言的研究论著,近60多万字的资料汇编成书,并对西北五省区方志中的语言数据和方言著述逐一做了提要,这在西北地区属首次,具有开创意义;在中部或东部,类似《近代西北方言文献集成》的书,似乎尚未面世,更可见此书的创新精神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四年十月七日至十三日,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委托宁夏《回族文学史》编写组在银川召开了《回族文学史》编写工作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北京、云南、甘肃、青海、新疆和宁夏本区的专家,学者以及回族文学研究工作者四十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黑伯理看望了与会同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郝廷藻出席闭幕式並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7.
西北回族宴席曲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体裁 ,其构成要素中的音乐和语言是互为依存的 ,演唱者和接受者交流的信息是由唱词和曲调共同构成的信息单位 ,他们共同营造的音响所表现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 ,能反映出特定的文化中语言和音乐的同构关系。综观目前所掌握的有关西北回族宴席曲各种体裁中的已知资料 ,几乎所有曲目都采用异文叠加的构词手法。然而 ,建构这些异文节数 (段落 )的主要方法多以序列为基础 ,在回族宴席曲的各种类别中几乎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8.
广泛流传于西北地区的回族宴席曲有散曲、叙事曲与说唱曲之分。文章在论述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基础上,将回族宴席曲与西北“花儿”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西北回族宴席曲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体裁,其构成要素中的音乐和语言是互为依存的,演唱者和接受者交流的信息是由唱词和曲调共同构成的信息单位,他们共同营造的音响所表现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能反映出特定的文化中语言和音乐的同构关系。综观目前所掌握的有关西北回族宴席曲各种体裁中的已知资料,几乎所有曲目都采用异文叠加的构词手法。然而,建构这些异文节数(段落)的主要方法多以序列为基础,在回族宴席曲的各种类别中几乎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0.
“花儿”也叫“少年”,是一种民族民间歌曲,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回族、土族、东乡、保安和汉族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花儿”音乐,曲调高吭、豪放、悠扬婉转、跌宕起伏,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花儿”音乐都有标题,称为“令儿”,它一般以流行地区(如《河川令》、《马营令》)、民族(如《土族令》、《保安令》、《撒拉令》),或以衬词(如《尕马令》、《咿呀咿令》)命名。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旋律与民间哭丧调、花儿在每句的尾音、乐段终止间均使用下滑音,各调式的音阶以五声音阶和六声音阶为主。商调式的音阶以"商/徵音开始的徵调式"和"宫音开始的宫调式"为基本特征,而其在唱词结构以二句体和四句体为主,这些体现出西北民间艺人在演唱时节奏的随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王正伟是一个颇具有开拓意识、独立品格的学术个性的回族当代学者。他自1979年以来,以自己严肃而扎实的创作,致力于民族文化。民族经济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各类作品、专著近百万字。主编、合著有忡国少数民族故事大系·回族民间故事选》(与李树江合编)。《回族风情录入《古兰经概述》、仲华风俗大观》、《宁夏黄河经济论文集》(与胡家未合编)、《中国回族大辞典》《民俗分科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宁夏分卷》(副主编)、《中国回族文化大观》(副主编)、《穆斯林文学丛书》、《回族文学论丛》、《回族当代文艺人物辞典…  相似文献   

13.
从生活取向出发,结合表演派理论,对回族宴席曲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回族宴席曲不仅是由参与者、民俗模式、具体情景之间互动构成的民俗生活图景,而且是集文学、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4.
关于西北马家的研究,80年代以来出版了诸多著作,有北京文史出版社的《青海三马》、《宁夏三马》,青海人民出版社的《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四十年》、《马步芳家族的兴衰》以及译本《马步芳在青海》,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北五马》是中华民国史丛书的一种,《甘肃文史资料选辑》、《宁夏文史资料》、《甘肃文史》出了专辑,宁夏人民出版社的《马仲英逃亡记》、新疆人民出版社的《马仲英在新疆》也属西北马家研究的范畴。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高屹著《蒋介石与西北四马》是较新的一种。与上述著译相比,它不是系统叙述历史,也不是专…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2000年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课题组关于省市区课题与专题研究大纲讨论会三月中旬在我校召开,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西安市的省、区、市科委负责同志及专家、学者七十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在各省区市课题组充分交流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修改了课题研究总报告以及八个专题的研究大纲,并就项目课题组和专题组的组织领导工  相似文献   

16.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回族人口共72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陕西、青海等地,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历史上回族进入云南地区,据《元史》的记载,始于13世纪中叶忽必烈从西北地区率军纡回攻取大理。元王朝建立后置云南行省,在元代统治云南的百余年间,进入云南的回回为数不少。明王朝继元王朝统治云南期间,在元王朝屯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云南地区的军民屯田区,江南及陕甘地区的回族纷纷被征调进入云南,不仅大大增加了云南回族的人户,  相似文献   

17.
回族宴席曲是西北甘、青、宁回族人结婚喜庆时演唱的一种民间传统仪式歌。文章论述了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并与西北花儿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我国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云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从古到今,回族在不断的发展中,创造了自己丰厚的民族文学,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文学作品和作家,也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在这里,就回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概貌,简叙如下。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对策李辉西北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五省区。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边境漫长、资源丰饶,但经济落后、环境脆弱、开发度低,是我们急待发展和整治的区域之一。如何发挥西北地区自然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其自...  相似文献   

20.
本书为我国研究汉族、少数民族和外国民间诗律的第一部大型著作。是《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者必备的书。适合民间文学和诗歌爱好者、大专院校中文系师生阅读。本书选入流传于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北、河南、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湖北、湖南、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西藏、四川、贵州、云南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民歌和外国民歌的格律五十二篇,各省汉族民歌格律十二篇,三十多个少数民族民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