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文学接受活动,是文学创造的“最后完成”形式,它以一种新的“生产行为”,使文学创造的意义增殖和价值增殖。同时文学批评又是对文学创造活动的自觉的理性反思,并帮助作家“反馈”需求信息,对文学的“再生产”,具有一种特殊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个体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反思与“再认识”既有一致,也存不同。从个体认识的角度看,反思是个体认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文章还通过对个体反思三大特性即回溯性、批判性和统御性的阐释,揭示出个体反思是所有认识当中最高级的一种形式。文章最后结合西方认识论发展史,类比下个体反思的几种主要形成。  相似文献   

3.
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古人有“日参省乎己”,就含有反思的内容。鲁迅的“每天解剖自己”,实际上也是一种反思。反思,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的因素;反思,也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不走弯路而“成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洗澡》堪称《围城》续写,是知识分子改造的审视和反思之作。在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建构上,个人空间始终以和解的方式顽强地表现着自身,改造的最高境界是个人空间行使了公共空间的职能,甚至超越和置换了公共空间。姚宓的意义在于跳出了物质世界的藩篱,拥抱了新中国的“早春”,她低垂流泪的瞬间,堪称全书中最令人感动的细节。杨绛有意淡化政治书写,而在详略和叙事上微露倾向性,纤柔、委婉的风格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一种对于简单的改造方式的忧虑。  相似文献   

5.
对于艺术未来的忧虑之声不时响起,这一声音也贯穿了西方两千多年的文艺理论史。这一忧虑折射出人类理性精神与诗性智慧持久的对抗。而在20世纪的“诗人哲学家”那里,文艺被视为人类“诗意栖居”的一种方式,成为现代人对抗精神荒芜的一种生存策略。这一生存策略在新的世纪之交被赋予了更深的涵义:艺术成了抵抗大众文化时代媚俗精神的最后堡垒。文艺的未来生存,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对其独立品格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它适应新环境的开放能力。大众文化时代的文艺发展,需要一种开放的文艺精神、发展的文艺观念和常变常新的文艺形式。  相似文献   

6.
忧虑:我们学生纯真不再 参加高考阅卷之后,心里总有几分忧虑与不安。不是吗?现在学生的高考作文,语言越来越华丽,表达越来越矫情,文章的“诗意”似乎是越来越浓郁,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可是掩卷而思之,有时大脑是一片空白.不知所云。在高考作文中,众多学生都似一位“底蕴厚实”的才子,或是一位“诗意飞扬”的诗人。  相似文献   

7.
萨满面具     
“萨满面具”从神灵鬼魅中衍生出人性的化身,将真实生活的想象变成一种“戴面具”的生存策略.谁伪装的最好。谁就不会有道德负担或罪恶感.谁就会减轻在现实中忧虑.  相似文献   

8.
中国蒙学读物研究,是诠释传统蒙学思想、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充分条件,也是探求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过程和经验启示。20世纪以来,蒙学读物研究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批判基础上内容重构阶段、视角转换基础上价值重审阶段、回溯基础上现代转化阶段。研究主题历经蒙学读物内容适切性评价与审思、价值追问、流布与现代关联研究的变化;研究方法亦有经验归纳法、文献研究法、诠释学方法的主次变换;逐步构建了研究基本框架。研究成果日渐丰厚,但经过系统梳理、总结发现尚存一定程度的“失语”困境、研究方法层次意识和综合抽象深度不足的忧虑,因此,未来需要重点在推进蒙学读物本真诠释和学术话语连接研究、建构综合且有层次蒙学读物研究方法体系、提升研究者的传统文化涵养和学术研究素养三方面用力。  相似文献   

9.
纸质文字读物和电子视屏读物是两种不同形式的阅读载体,其阅读的感受和阅读的效果不尽相同。纸质文字读物和电子视屏读物的阅读各有优势与劣势,读者应根据自身的阅读实际选择读书还是读屏,应采取“避其所短,优势互补”的阅读路径。  相似文献   

10.
英国现代作家D·H·劳伦斯在其小说创作中书写了诸如“阳萎男人”、“情感怨妇”、“精神困惑”、“灵肉分离”等几种精神生态失衡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因征服、控制和占有欲望的膨胀而导致生命活力的衰竭和精神价值的消解。劳伦斯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真实书写反映了其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反思,从中彰显了其精神生态思想,同时也为当下重构和谐精神生态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累积的力量     
头上掉一根头发,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担心:还掉一根,仍旧不必忧虑……可天长日久,头发一根根掉下去,最后秃头就出现了。哲学上叫这种现象为“秃头论证”。  相似文献   

12.
“又是作文课!”“我最怕上作文课!”语文教师每当听到这些话心里就很难受,不知所措。学生经常是到交作文的最后一天敷衍几句应付老师,有的老师催几次也不交。真是让老师“头痛”学生“头痛”的教学呀,什么才是医“头痛”的良方?笔者一边实践,一边反思,悟出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在投身政治的前夕提出了“美术革命”,“美术革命”淹没在陈氏的政治热情里而成了一句口号。美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寻求民族解放的泛政治化趋势的影响下,无法摆脱对政治、社会伦理的依附性、工具性和功利性。当时的众多有关的主张与改革,也大多倾向于此。当然,也有个别学人对此表示忧虑。这些很值得我们今天研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庐隐以一系列自叙传性质的小说,塑造了“庐隐”式女主人公的群像,真实展示了“五四”一代知识女性勇敢地从旧家庭走出,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痛苦挣扎,最后只能悲哀无奈地面对无路可走的现实人生轨迹。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女性经历了接受启蒙到反思启蒙最后放弃启蒙的精神历程。“庐隐”式女主人公这一群像的塑造,有助于进一步反思一代知识女性特质及五四启蒙运动内涵。  相似文献   

15.
“反思”概念作为胡塞尔现象学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同黑格尔的“反思”概念存在着特殊的反思关系。胡塞尔由本质现象学还原的研究向现象学还原先验化领域的突进,引发了现象学反思哲学化的深度模式建构及其展开,即通过对一种“变异的反恩”的反思回溯到无须“最终论证”的“原意识”的理性吁求。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的角度探究合作原则,并且以反思为切入点运用合作原则对体现道德和伦理的言语进行进一步探讨。合作作为一种普遍的伦理关系,它一旦与反思结合,就上升到了道德的水平。在思维过程中是否存在反思,涉及道德层面,是实现“在更深层次上的合作”的关键。对道德的关注,礼貌胜出于合作,或者说“礼貌原则拯救了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17.
庄子哲学思想的相对主义倾向非常明显 ,我们拨开其相对主义的外衣 ,却可见其对早期“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忧虑 ,从而向人们传达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思想和对自然界其他物种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意识。庄子的生态智慧与现代环保思想、理念极其相似 ,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看似悲观的论调 ,却给世人一种警示 :人对自然任意妄为已经产生了众多生态危机 ,我们对自然再不知常、知止、知足 ,人和自然界其他生物将共同陷入绝境。  相似文献   

18.
审美政治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阿甘本对奥斯维辛大屠杀之后的生命政治反思,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集中营”“活死人”和“见证”三个重要维度。首先,惨绝人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不啻为纳粹至高权力制造“例外状态”的物质化空间。其次,集中营里“活死人”是阿甘本“牲人”系列的重要表征和“赤裸生命”的极端形象。最后,奥斯维辛大屠杀之后的“见证”,意味着“剩余”的创伤记忆与“幸存”表达等问题。阿甘本以关注生命政治的姿态,凸显了诗学正义和批判美学取向。他关于后奥斯维辛的审美政治反思,丰富了当代西方左翼思想的文艺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9.
人为什么会生病 气本来是人体内的一种正常能量,但如果它被扭曲、被压抑,宣泄不了,“气有余”,那就成邪火了。也就是说,当你忧虑、恐惧或愤怒,也就是七情六欲失调了,就会上火,病也就因火而生。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词语经常出现在我们口里,就是“反思”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反思”的: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其实“反思”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个概念.意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当然在不同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