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琳 《人才瞭望》2015,(4):93-94
虽然国务院屡次出台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去就业,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经营条件等,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导致很多人才与中小企业失之交臂。为了更好的完善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笔者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结合原因,找出完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相关报道     
《人才开发》2008,(2):58-58
北京:教授调研大学生就业,认为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上海:高校毕业生14.9万人.就业压力加大;南昌:开展紧缺人才调查.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中国就业市场存在“三难一缺”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企业职工转产就业难、城镇化农村人口安置就业难;另一方面,高龄老年人照护市场需求大、招人难。劳动力供需数量基本平衡,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突出的问题是家庭照护需求大,劳动力供给不足,专业人才奇缺,亟待认识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新的就业形态进行研究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大学生的课程教学和指导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少后社会各界的重视,一方面要保证企业和单位的人才供给,另一方面要保证大学生的就业。故本文从某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必修课对学生的影响,来分析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特点,着重强调从校企合作、深化师资队伍、完善学校个体就业心理咨询机构等方面来探究,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模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受疫情形势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逐年下降,多数企业资金、产品供应链断裂,零部件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加大。企业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大量裁减员工数量,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总量逐年下降。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难”与中小企业技术性工人“用工荒”同时并存。大学生就业难和技术工人短缺现象反映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人才供给和企业技能类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或不匹配。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失衡导致就业市场呈现有人无岗(毕业生相对过剩)和有岗无人(技术工人短缺)现象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从嘉应学院的一次调查看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目的大学生创业在我国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受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国外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影响,加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等因素,大学生创业热曾一度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但是,从1999年第一家大学生公司成立至今,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不多,毕业后走自主创业之路的大学生也不多,而最近三年,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也非鲜见。据统计,200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有近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2003年有52万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预计到2004年将达到70万人,2005年超过80万人。一方面,社会需要创业人才、老板,创造工作岗位,解决下岗职工和…  相似文献   

7.
《人才开发》2006,(1):43-43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跨国公司招人难。近日,由北京青少年学习节组委会、中国人民大学学工部和大学生杂志社举办的“中国毕业生就业现状论坛——过剩与稀缺”上,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吴海表示,只有10%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 该论断来源于麦肯锡全球  相似文献   

8.
刘洋希  马云攀 《人才瞭望》2017,(20):109-110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激化要素活力,促进经济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经济发展水平与大学生就业人数的矛盾,用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和培养的矛盾,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的矛盾等较为突出.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探索解决措施,对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栋 《人才瞭望》2023,(18):18-20
<正>目前,高校数量和大学生群体规模都在持续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各种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渐凸显。部分大学生就业岗位选择空间小,知识素养不达标问题经常出现,就业现状问题频发,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高校要从不同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现状以及产生原因,发挥多个主体在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上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高效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输送更多有价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起来。针对当下高校毕业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社会上就业机会竞争相对激烈等特点,本文力图从分析问题出发,给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在心理上素质的养成上有所指点,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早日养成,真正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真正的合格人才,报效国家,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不合理的就业预期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困境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嘉兴地区三所不同性质高校: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独立学院)、嘉兴学院(公办普通高校)、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大专高职院校)三所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预期现状进行调查,对大学生就业预期的个人特征效应展开探讨,分析不同特征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人才瞭望》2009,(10):39-39
一是积极为企业引进人才。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专场招聘会和大学生供需见面会.筹建网上人才市场等.多形式、多渠道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个人提供全方位服务。今年来.共举办各类招聘会21场.达成就业意向18000余个.二是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渠道.简化高校毕业生报到程序.为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工作开辟“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长期存在,而经济全新的发展态势,也必将引发学生就业的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具体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就业指导、就业观念、宏观政策方面,可以展开全新的探索,通过落实专业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念,强化学生的竞争能力,从而提升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从多个角度促进学生就业,提升大学生就业成功率,为新时期社会的发展汇聚人才。  相似文献   

14.
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毕业生自主择业;另一方面而用人单位选人标准在逐渐提高。因此,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提高求职技能是摆在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一、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严棉  刘峰成  余栋 《人才瞭望》2022,(23):61-63
<正>当今,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重重压力,通过梳理当前00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出高校就业工作存在就业信息的个性化有待提高、就业工作缺乏前置思维、大学生对基层岗位认识不够且就业路径单一、大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针对就业问题和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树立就业工作的前置思维、增强就业工作的个性化管理、多管齐下引导学生到基层干事创业、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人才资源。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毕业生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考验。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自1999年实施扩招以来,我国高校  相似文献   

17.
精准就业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大学生的未来,需要理解其具体的促进作用和实际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综合能力。但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仍存在规范意识不强、针对性不高、专业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应在日常实践中,从精准构建平台、落实数据牵引,提供针对性帮扶等方面出发,通过科学的指导对策,推动大学生稳步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赵洪兵 《人才瞭望》2017,(20):118-120
"工匠精神"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需要,也体现了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就业招聘的日趋理性,以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在学生学历层次等方面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变得迫在眉睫.笔者就当前大学生所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从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市场人才竞争的不断深入,设计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趋突出,设计类专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是各个高校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为了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和乡村振兴建设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战略举措。积极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促进地方建设和乡村振兴建设等发展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步解决当代年轻人就业难和地方建设人才不足的双重困境。探索更多有助于国民经济和地方发展的有效路径,释放就业压力、满足各行业的人才需求,促进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此,本文基于我国当前城镇化建设转型的时代背景,面向大学生返乡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困境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学生返乡就业和创业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