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教育教学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之下,作为高中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于学生文化熏陶教育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与学生基础素质教育休戚相关,这也使得高中语文在高中阶段课程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现阶段对传统文化教育越发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渗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举措,它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不容小觑。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从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革新以及师资水平提升等方面得以体现,这是突出二者教育优势的关键,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必然路径。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仍是高中语文教学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语文教师应从提升自身修养做起,重视教学方法和课堂控制技术的使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与人文素质存在着天生的契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彰显。立足人、关注人、尊重人、赞扬人、发展人是人文教育的永恒主题。这个主题是人文素质培养所要完成的使命。高中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培养中有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作为基本人文学科,开展情感教育是责无旁贷的。本文阐述情感教育的内涵及理论基础,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的深入挖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寻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使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情感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语言感知能力属于一种语文的综合能力,它主要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领悟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就必须先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听说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有所提高。此外.还可以创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文字的言外之意。文中主要讲了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人们开始将德育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内容。高中语文教学中涉及人文、历史等多种教学内容,涵盖的德育内容较多,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已经成为众多教育人员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和思考力,实现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融合点,积极探索德育渗透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相似文献   

7.
李雁冰 《职业》2014,(23):155-155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没有了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可以真正回归语文的本源,可以更多地体现文本内涵,凸显语文的人文价值。语文不仅要体现学科的知识价值,更要体现道德价值、哲学价值、师生人生价值等多重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相似文献   

9.
朗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之一.无论是字音、字形,还是文学鉴赏、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从朗读教学开始的。通过朗读加深对文字作品的理解,依靠声音传达出来,可以使学生从文字符号中感知形象,体会作品的情味,领悟语言内涵,联想作品中的形象,悟出言外之意.朗读是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理论、内隐学习规律和传统教学经验的提高语感能力的有效教学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践.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张芳 《职业》2017,(9):107-108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是通过语言教学来育人,同时提高人的思想修养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应将人文教育放在第一位.人文教育不仅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而践行审美教育,能让语文两种不同性质的特性更好地融为一体,更好地为人文教育服务.审美教育是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有利补充.《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2010年版)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以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这为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语文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生命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生命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3.
吴秋香 《职业》2016,(20):117-117
语文作为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课,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同时,更多的应该从人文主义理念来强化中职语文教育特色。本文提出,素质教育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一脉相承的,应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从弘扬人文精神视角来渗透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树立文化语文观念,促进学生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栗瑛 《现代交际》2011,(6):217-217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中的语文教学必须发挥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功效。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具有开端性的基础地位,在教学中,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深受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水平和教学风格的影响。为了适应新时期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解决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缺乏语言活力对教学质量影响的问题,本文尝试性地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进行探究,从而为教师课教学语言运营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强调人文关怀,语文教学课堂评价时应充分体现人文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幽默法和形象法是值得借鉴的、能体现人文关怀的课堂评价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核心素养成为本次课标改进中的一大亮点。时代的进步,语文教育的发展,新时代下受教育者在接受语文教育后产生的变化更明确,作者以高中语文教学为切入点,来探讨核心素养体系下高中语文教学该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07,(1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且还应注重语文的人文性。笔者认为语文的人文性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学和文学的教育就担负着培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高中语文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文章对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合和运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为未来语文教育教育教学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按教育规定,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新知识,还要加强学生品德的教育。在初中课堂中,语文极其重要,语文教育可以一点一点改变学生的不正之风,其次可以教会学生对感情的表达,对语言交流的提升。从中可以看出语文在人文教育理念中是多么重要。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人文教育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