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本条旨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同时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但由于法条规定的不明确,导致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政府公开信息侵犯公民隐私全和以保护公民隐私全的名义不公开政府信息等问题。因此,必须明晰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公民隐私权和公共利益的界定,增强可操作性,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2.
张赐琪 《社会学》2007,(4):53-57,31
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共享)是建设现代国家和民主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简单介绍了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公开的做法,概述了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信息版权、公有化还是私有化操作、资料共享的两极分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推进上海透明化政府建设的关键是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的突破口是财政信息公开。财政信息是政府的核心信息,集中、综合地反映政府的全部活动,是市民最为关心的政府信息。财政信息公开相对简单易行,同时也是反腐败最有力的手段。上海政府信息尤其是财政信息的公开,可分三个阶段确定目标,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建立以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目前,全世界共有四十多个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我国要实现行政管理体制公正透明这一目标.也必须走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的路子,2008年5月1日我国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由于立法主体是政府。法律效力层级较低,而导致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拟就如何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实施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走过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阶段,政府信息公开效果得到很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档案馆起了很大的作用。各级档案馆是政府文件的聚集地,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场所,也是服务公众的窗口,档案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角色将会日趋多元化,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档案馆角色多元化的趋势,迅速转型,以便更好地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老人天地》2008,(7):23-23
今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依据《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方式有两种:政府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其中,"依公民申请公开"是指市民可以申请要求公开没有在网上或其他途径主动公开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修改的《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信息的范围,细化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在依申请公开中,删除依"生产、生活、科研"的规定,同时又通过规范设计,压缩了依申请公开中知情权行使滥用的空间,增强了关涉第三方权益政府信息公开的操作性,并通过依申请公开向主动公开的转化,拓展了主动公开的范围,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有力规范保障。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时间较晚,从2003年SARS疫情发生以来到现在,只有五年多时间。虽然不少法律法规都作了专门的规定,并且在五月四川大地震中政府以其发布相关信息的迅速透明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但是总体来看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法律制度以外的“软性”因素,制约着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在更广泛的层面从制度走向实践。《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4月公布,2008年5月1日《条例》生效,但仍存在着信息公开滞后的问题。因此,要使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做到规范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现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公民参政权和监督权实现的前提,是推动民主政治的手段之一,最终帮助建立阳光政府,抑制政府腐败。本文中笔者对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进行论述,分析找到政府公开信息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推进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阳光行政的必由之路。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起已有近十年发展历程,但若没有科学的监督机制和普遍的监督意识,就无法保证民主政治的良好发展和透明政府的有效建设。本文聚焦于政府信息公开监督的视角,在分析目前我国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所以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应当转变观念,修改和整合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定,建构系统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民主政治家认为,信息垄断是社会权力垄断的源泉。建立和谐社会,建立民主政治务必要尽可能保证政府与民众之间信息的对称性和流通性。事实证明:隐瞒的代价远远大于信息公开的代价。“阳光下的政府”能更好地带领民众共同抗击各种公共危机, 因此,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促使政府实施行政公开,推动信息公开,将保障民众知情权明确写进我国的宪法,尽快制定一部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13.
黄丽 《现代妇女》2014,(2):171-17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国家层面上的第一部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由国务院于2007年5月4日颁布,其颁布和实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欠缺行政过程信息的规定就是其中一个焦点问题。理论基础是制度建设的基石,分析行政过程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推动该制度建设,加快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政府信息应当贯彻“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对于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所制作或获取的政府信息应当尽可能主动公开或者依申请公开,以最大程度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以此监督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此,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这"三需要"应只是宣示性条款,不应成为信息公开申请人的必须义务。  相似文献   

16.
4月24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强调,公开政府信息必须遵循公正、公平和便民的三大原则,中国公民可以按照条例规定,向政府申请获取公共信息.  相似文献   

17.
危机处理的最关键要素是信任,尤其是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恰恰以政府及时、充分、全面的信息公开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地方政府一定要正视舆情危机,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公开透明的信息与公众保持良好的沟通。  相似文献   

19.
3月28日,中国23家NGO发出倡议,要求政府公开污染源信息。自然之友发起人之一梁晓燕对中外对话说,这次倡议,希望促使政府将全国15000个重点污染源的信息公开。近年来环境事故频发,公众大范围参与到环保中来,环保呼声高涨。"当前形势下,污染信息公开已经极具紧迫性。"她说。2013年1月,中国有80个城市开  相似文献   

20.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于4月25日宣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将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继国务院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后,政府部门发布的第一部有关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文件,也是第一部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综合性部门规章。潘岳表示,该《办法》将强制环保部门和污染企业向全社会公开重要环境信息,为公众参与污染减排工作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