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我国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是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保障,事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基本内容谈起,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和思想政治教育测评问的辩证关系,寻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从科学发展观中汲取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基本理念,极大地拓展了这项工作的空间和思路,增添了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标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标准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实而紧迫的前沿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呼唤科学有效的实效测评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需要加强实效测评标准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标准的建构能够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测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效性作为价值属性的实现程度,对实效性的测评离不开客体的功能属性和主体需要的满足。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整合功能是实效性测评的前提,价值认同作为人才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效性测评的尺度。实效性测评的是大学生对党倡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认知、认同与践履,矩阵模式有助于从内容和层次两大维度对实效性加以系统测评;量表为实效性客观测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事实。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实践的深入,其社会化问题逐步凸现出来。在较为全面分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发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面临的有关问题,有必要提出初步的应对策略,以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一般创造力测评体系研究是创新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解决了评价问题,才能真正树立起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引导创新教育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文章从研究一般创造力的基本定位出发,探索性地构建了大学生一般创造力测评体系的基本框架,论述了一般创造力测评方法体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形势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探寻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路径,强调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实际而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提出了突出重点讲专题,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采取多样化辅助形式,重建考核机制等建议,从而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思想,不断创新。只有具备了创新观念,不断进行改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才能从新角度、新层面去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当今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理论、轻实践以及工作方法重灌输、轻疏导等问题.从大学生全面发展、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专业化的视角看,社会工作方法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诉求.所以,应将社会工作方法、价值以及实践引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互动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意义、目标和作用入手,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互动的实效性,如何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际的长效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互动效果,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途径以及行为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再认识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下,就目前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期望与追求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管理学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引入到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