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社会日益发展,致干扰婚姻关系事件之数量日益增加,此情况严重影响婚姻关系,大陆对此情况尚无明文法律规定予以惩戒。故参照其他国家以及台湾地区有关规定、判例与学说,探寻我国今后关于干扰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的法律见解。确立干扰婚姻关系侵害受害方之配偶之配偶权、名誉权与人格尊严之精神赔偿制度是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稳定家庭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薛润莹 《现代妇女》2014,(4):103-104
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出现家庭内部对未成年子女的施暴事件,其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而这些对孩子施暴的父母竟然还打着教育子女,合理惩戒的名号,试图为自己的行为脱罪。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是否拥有所谓的"父母惩戒权",我国学界对此研究并不充分,而过度"惩戒"社会现象却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父母惩戒权的思考,本文将从法律人的角度探究父母惩戒权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包括对于父母惩戒权概念的界定、父母惩戒权是否应该独立成权、我国现有法律对于父母惩戒过当的救济途径和存在的问题等作出剖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目前现有的法律,妻子要状告夜不归宿的丈夫是找不到法律依据的,但这确实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即新《婚姻法》会不会写上“配偶权”?让妻子状告夜不归宿的丈夫找到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4.
《女性天地》2005,(7):55-55
我与妻子因种种问题,感情一直不好,去年,妻子与我分居,我因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我妻子履行同居义务,结果被法院驳回。新婚姻法不是规定了配偶权吗?法院驳回我的强制执行申请,岂不是与配偶权相悖?  相似文献   

5.
1、老年人依法享有哪些权益?答:《老年法》在总则中规定,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具体体现在:①有权要求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的权利;②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③老年人有权依法处分个人的财产,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遗产和接受赠予的权利;①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养老金和医疗等待遇应当得到保障;⑤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⑥老年人有参加社会活动并获得合法收入的权利;⑦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2、赡养人对老年人要履行哪些义务?答: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6.
我们过去尚未有明确定名为“中国法文化”的出版物,但不等于没有中国法文化研究。其研究成果散见于中国政治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等著作之中。概而言之,关于中国古代法文化的特质的论断,最常见的大致有二:一曰人治与法治说,二曰自然法说。  相似文献   

7.
12世纪以前,英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一样,在法律制度方面遵循罗马法,并将其视为制定本国法律的基础。然而从12世纪开始,英国法律与欧陆法律分道扬镳,英国在一段时期以内甚至拒绝罗马法,直到14世纪以后,英国才又开始接受罗马法。本文将从9世纪以后外族入侵,造成英国统一和欧陆分裂,从而使两个地区在法律制度上产生的分歧;诺曼征服后威廉通过土地分封和教会改革,建立了一个与王权接近的教会;亨利二世司法改革,建立王室法庭,引进陪审制,改革令状,奠定了英国普通法形成的基础,从而更进一步脱离了罗马法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谈到罗马,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曾说过:"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持久的征服。"罗马法对现代法律的构建有重大意义,饮水思源,我们要了解为罗马法的创造付诸智慧的人们,那么西塞罗是不能不提的。罗马法的伟大,与西塞罗的自然法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立足于西塞罗本人对法律的认识,从西塞罗的著作《法律论》中,了解他为什么提出并赞成自然法思想。  相似文献   

9.
据《福布斯》报道,谷歌今年年初推出了一项新福利:如果员工不幸去世,其配偶还能在未来10年享受到去世员工的半数薪酬;他们未成年子女还能每月收到1000美元的生活费直至19岁成年。除了半数薪酬,配偶还能获得去世员工的股权授予。  相似文献   

10.
《婚姻家庭研究》2000,(4):29-29
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享有定期探望子女的权力。我国现行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随着中国离异家庭的增多,探视权的问题被提上了《婚姻法》的修改日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2,(5):44-44
作为浙江省舟山市养老服务需求评估试点区,定海区于2011年6月开始对全区60周岁(含)以上且户籍与居住地均在本区的老人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此次评估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59910名老人中,与配偶同住的最多,占52.5%,其次是与子女或亲友同住,占37.1%,10.4%老年人为独居老人和入住机构养老的老人;  相似文献   

12.
《老年世界》2014,(17):21-21
编辑同志:吴某与孙某于1960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二子。孙某于2012年l2月去世,后吴某于2013年8月去世。其子女在准备继承其遗产时,发现一张吴某自书的遗嘱,其在遗嘱中写明:生前居住的房屋归小儿子所有,存款所有子女平分。在执行遗嘱时发生纠纷,其小儿子诉至法院,要求按照遗嘱分配遗产。请问,小儿子的请求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吗?读者:吴先生。  相似文献   

13.
居家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因子女不在身边、因婆媳关系不睦,因无儿无女、因怕拖累子女等原因,这种模式正在被一些老人打破。一些老人开始步出家门,寻找适合自己的“另类”养老方式,或进敬老院、或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迁居扶养人家里、孤身再婚者则搬进再婚伴侣的家中。下边结合审判实践谈谈由此引发的一些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丧偶后于1982年与杨氏再婚,因感情不合,又在1995年协议离婚。由于杨氏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离婚时我同意把房子和家具给她,还每月从我的退休金里拿出200元给她作生活费。离婚后的近8年,我按月给她生活费,并经常去看望照顾她。而她的亲生女儿却管得不多,也未给她母亲生活费。今年3月,杨氏因病去世,她的女儿提出要以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身份继承她的房屋等全部财产。请问,她女儿的要求合法吗?李有溪同志: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因为你已同杨氏解除婚姻关系,所以不能作为配偶列为第…  相似文献   

15.
金林 《金色年华》2010,(4):15-15
丰子恺有七个儿女。1947年,丰先生五十岁,他在杭州与子女立下“约法”。内容如下:一、父母供给子女,至大学毕业为止。放弃者作为受得论。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  相似文献   

16.
如果员工不幸去世,未来10年其配偶还能获得半数薪酬,甚至还有股权授予,还将向其未成年子女每月发放1000美元直至19岁。这是全球著名的通讯公司谷歌今年推出的新福利,因此该公司被网友评为“最厚道的雇主”。  相似文献   

17.
2001年4月28日颁布修改后的《婚姻法》,在总则中第3条就做出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规定,为有效打击和制止不道德婚姻和“包二奶”、“包二爷”等丑恶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该条款在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和界定存在诸多分歧。笔者就如何准确认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谈谈自己的见解,以期在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中易于理解和适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年迈老人与子女对簿公堂的场景逐渐增多,原因大多是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出发,赡养老人都是子女应尽的义务。然而老人通过起诉的方式,即使能够得到赡养费,也必然会与子女形成矛盾,甚至给晚年生活带来更多无奈。调查发现,子女拒绝赡养的诱因主要有四种:老人再婚、老人偏心、签订了赡养协议、老人未尽义务……那么,如何预防赡养纠纷的发生,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呢?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们夫妇的独生儿子去年病逝,留下一个 6岁的女孩。今年儿媳准备再婚,由于生活困难等多种原因,她想把孩子送给他人。我们提出,现在我们身体尚好,且有经济能力,可由我们抚养。但她说她是孩子的亲生母亲,是孩子的合法监护人,有权决定将孩子送给别人抚养。请问,爷爷奶奶是否有权优先要求抚养孙女 ?  孙向东 孙向东老人:   你们儿媳的说法是错误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父母亲是子女的合法监护人,在配偶一方死亡后,如果一方确有困难无力抚养子女,根据《收养法》的规定可以将子女送养,但有条件限制,如果违反…  相似文献   

20.
正"欠债还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很深的法律价值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那么,追债无果时,能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债务人的养老金、唯一房产或其配偶财产呢?退休后的"养老钱",法院可予以冻结、划扣老赵退休后和他人合伙做生意,结果亏了本不说,还欠下马某12万元钱。虽然法院判决老赵于判决生效后立即归还欠款,但老赵根本无力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