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志摩的诗歌不尽呈现出鲜活、灵动的风格,在有些诗歌中,"城中之城"、"梦境"、"死亡"与"世间"并存。"城外"世界及"城中之城"是与"人世"相对立的存在,诗人力图在其中创造出和谐和自由,但这种宁静又往往被世间的纷扰所打破,诗歌中的世界由此呈现出被撕裂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翟鹏玉 《学术论坛》2007,(10):173-176
壮族始祖--花婆神话,蕴涵着壮族人神同构以缔结生态伦理的逻辑理则在内.它所包含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张力,以及它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度发越的特殊形式,对当代生态伦理话语的建构与走向形上玄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灯 《云梦学刊》2007,28(2):104-106
食指的诗歌具有统一和撕裂有机整合的特征,透视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煎熬。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凸现了文革诗歌现代性和反抗现代性之间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4.
工业文明以来,在"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指导下的发展逻辑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造成了人主体的丧失和自然主体的遮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促使人们去思考在现代科学与技术支持下的文明发展模式的弊端,积极探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与冲突的新思路。文章在批判性地吸收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为现代性文明的解蔽之策——构建自然与人的"双主体",并确立自然与人的"主体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了易健先生撰写的《人的诗化与自然人化》(南方出版社 )一书 ,感到欣慰的是作者紧紧把握住了美与人的这种密切关系 ,把自己的全部论述都立足在人自身的需要 ,人自身的优化、完善、人的自我实现这样一种原发性本体上展开 ,从而充分地发掘了美学、美育学所蕴涵的深厚的人文精神与深刻的人道主义的内涵。正如作者所指出的 ,从人类学的观点看 ,动物是以“完成品”的面貌来到世界的 ,而人来到世界只是一个“半成品”。用兰德曼的话讲 ,“自然只使人走完了一半 ,另外一半尚待人自己去完成。”尼采说 :“人是尚未决定的动物”。柏格森说 :人…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解读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何中华的"人的存在的现象学"解读无疑代表了这种最新进展.人的存在被马克思作为现象学进行运思,我们只有学习马克思的这种运思方式才能真正抓住马克思哲学的精髓.但是这种解读却无法解释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思想上的一致性.在何中华看来,恩格斯无疑代表着物质本体论,但如果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学术上背道而驰,他们绝不会有长迭40年之久的亲密无间的合作,这也正是实践本体论与马恩关系的悖论所在.  相似文献   

7.
彻底的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它与人类科学和理性的高度统一;它必须包含彻底的实践精神;它是对全人类的人本主义;它是体现在人类一切活动和生活各个领域的人本主义;它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世界和谐的一致性。彻底的人本主义是人本主义必然内在的趋向和动力,是人本主义的真理,在人本主义不断成为更彻底的人本主义的历史过程中,人本主义也就日益由一种理想变成生活的现实,成为真正现实的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8.
吴莎莎 《南方论刊》2006,(12):51-52
英国经典魔幻小说《指环王》具有深层次的生态主题。本文试从小说中深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挖掘生态主题,通过对主体间性主客二元关系的思考来定位“人”和“人性”,从生态意义上探究人和自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思和 《学术月刊》2013,(1):105-112
中国作家莫言在其被称为诺贝尔讲演的《讲故事的人》一文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文学创作及制度与个人的种种问题。文章由一系列故事组成,其第一部分的主题是母亲,里面的五个故事,揭示出莫言的作家人格,是在母亲给以的向上(向善)的血缘力量与现实影响中向下堕落的人性力量的持久较量之中成就的。第二部分则表现了莫言创作所代表的理想倾向,乃是有异于诺贝尔文学正统的来自生命本原和民间大地的理想,它延续了拉伯雷、左拉、马尔克斯等一系列优秀作家的传统,亦为中国作家的生存智慧和岗位意识所决定。第三部分的三个故事分别代表了人如何求真、求善、求美,体现了莫言对于个人与集体、个人的价值和宗教的思考,是一种自我故事与道德担当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哲学化研究认为,《资本论》考察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研究了“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资本论》实现了某种哲学革命。这种研究,把物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表现、掩盖与支配的多维关系,简化为一种缺乏解释力的单纯的掩盖关系,把以物(商品)的关系为“中介”的人的相互依赖的历史阶段,呈现为用抽象概念就足以描述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对《资本论》所做的哲学化解读只有使马克思退回到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水平上才能够成立,它不会为我们理解《资本论》中的核心思想提供应有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是20纪90年代兴起于北美并迅速发展的批评浪潮。它以对人与自然的联系的关注使批评家进一步突破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站在地球生物圈的高度上考察传统文学经典的构成、现存文学理论的得失,从而能够再现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乃至文化中的地位。生态批评基于生态思想的基本原则,即整体的、和谐的、多样化的、相互依存的原则,重新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看它们是否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地自然存在;是否有助于人类重返和重建与自然的和谐;是否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均衡。笔者通过对《鼠与人》及《愤怒的葡萄》进行文本分析重新审视斯坦贝克,试图阐明:斯坦贝克是一个具有生态整体意识的作家,他主张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如何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对这个根本性问题的理论回答,构成哲学的世界观。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为否定性的统一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这是高清海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哲学的发展史,是探究和反思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是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的历史,因而是变革和更新人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终极关怀的历史。在哲学发展史上,高清海先生以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为"理论硬核"和"解释原则"而构成的实践观、真理观和哲学观,为推进哲学发展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阶梯"和"支撑点"。这是高清海哲学思想的"真实意义",也是研究和阐发这一思想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建 《理论界》2012,(2):182-183
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历时性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指标。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亟待构建的今天,人的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生态人格的养成,这就需要生态人格教育。即生态人格教育是人的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生态人格教育又必将促进人的现代化。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生态人格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年的重要著作之一,马克思主义的很多理论在本部著作中都有所体现,其中蕴含的生态自然思想是一个较为成型的理论。在《手稿》中马克思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劳动实践为中介,较为系统地阐明了生态自然思想。深刻理解《手稿》中的生态自然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营造生态经济的制度环境、促进生态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启蒙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该书从社会史观的逻辑理路出发,立足于神话与启蒙的双向维度,展开了对现代性视域中的工具理性、主体性原则、进步史观的批判.而"神话已经是启蒙,启蒙倒退成神话"则是该书进行现代性批判的总体性纲领.该纲领体现了对现代性的两种态度:其一,神话已经是启蒙,表征的是对现代性的规范;其二,启蒙倒退成神话,体现了对现代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雍涛 《江汉论坛》2012,(7):45-48
毛泽东《关于人的基本特性及其他》一文阐明了人性和人的本质,人性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是非论与善恶论等问题,是一篇关于人学思想的重要著作。但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倾向,在实践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作家杰·戴·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描述主人公霍尔顿对成人世界的排斥,对自然难以割舍的依赖心理,体现了一种追寻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生态哲学思想。这一思想也为身处生态危机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存智慧,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刘云鹏 《理论界》2012,(6):76-79
本文首先介绍约翰.麦克道威尔在《心灵与世界》中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式,然后从现象学的视角进行审视,表明麦克道威尔由于对超越论现象学的缺乏理解从而导致理论路径的缺陷。作者希望通过本文提醒分析哲学界重视现象学对意义和知识理论的研究,促进两大哲学阵营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9.
希罗多德的人神史观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在具体的故事创作上,他把许多有关过去的神话看作历史,不自觉地将神话历史化,同时,把现代历史以神话故事的模式讲出来,使历史神话化;二、在思想观念上,他既是宿命的又是人文主义的,认为命运或历史是神和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在人神史观的指导下,他创作的《历史》也就成为神话历史合一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学研究中,意识形态不仅被赋予更广泛的心理和文化含义,而且通常还和人们社会化的过程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正确的思想主导各种舆论、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这里,正确的思想所指的就是一种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从实质上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过意识形态实现人的社会化以及一个组织与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运用意识形态的社会学视角,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