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清的隐隐的痛.这种痛让我无法安静,就像浮士德的痛苦一样,催促我不断地去追求.正是这种追求,才让我忘却了痛,赢得了生命的充实与安宁……" 坐在笔者对面的是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中文系的大三学生雷运姣.她今年52岁,是当今中国年龄最大的在校女大学生.从她身上,笔者读到了一部新版的"青春之歌",听到了一个不老的美丽童话……  相似文献   

2.
稍早前,我在济南参加了"2017山东首届百年品牌论坛暨中国工业品牌之旅山东站"的活动,在活动上我代表山东百年品牌企业宣读了《山东百年品牌企业共同宣言》.  相似文献   

3.
论"意"     
"意",在中国画的审美中是一个灵魂,其无大小之别,只有高下之论.如某画之"意"境界不高等云云. 中国画是一个既有审美系统又有思想系统的艺术体系,其不仅是技术的样态,也是艺术的样态,更是文化的样态.技术可以是多样的,艺术可以是多元的,而文化一定是传承的、根性的.既然可以传承,就一定是发展的,这种发展的条件是自身的造血系统和免疫功能与外部的生存环境决定的.当外部环境有益于她的时候,会给她滋养、促进她成长,当外部环境不利于她的时候,她就会排斥、拒绝接受,而当她长期封闭在自给系统中开始萎缩时,她自身的造血基因又会自觉的吸纳外部的营养来促进自身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2016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朽者不朽:陈师曾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特展"委实将民国书画展掀起了一个高潮.展览的名称也很大气、悲壮:"朽者不朽"."朽者不朽"是吴昌硕对陈师曾的评价.吴昌硕是陈师曾老师辈的人物,他的评价,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普遍认可.而梁启超更是称赞陈师曾为"中国现代美术第一人",并在为陈师曾致悼词中说得更具体生动:"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吾人之损失,乃为精神."  相似文献   

5.
坦率讲,我真的没有能力在 30 分钟之内讲透未来 30 年.如果把未来 30 年凝结成一个字的话,我觉得就是 "作",未来 30 年就是作的时代. 我是很严肃地说作这个字的."作" 是啥意思? 作是信仰自己,并信心满满;作是精致地利己,并熟稔悲天悯人之话术;作是自鸣得意、自作聪明,并对异样的目光毫不以为意,作是欢喜作,甘愿受——这些词看上去都是对 "作" 的 "声讨" .  相似文献   

6.
想写杜渐,由来已久.记得几年前,在一个阿拉伯文学专题研讨会的筹备会上,我提出是否可以邀请杜渐先生参加,当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圈内专家"说了句:"我看那些圈外人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对于他的话我不敢也不能苟同,尽管他是把我当作一个圈内人看待的.且不说以是否懂得阿拉伯语来界定某一阿拉伯研究领域的圈内圈外,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来源不拘一格、各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已成大势的时代,显然是偏狭的,不科学的,就说那习惯上被认为是"圈外人"中的一些学者,当他们的触角探伸到圈内时,即便是偶一为之,搞出的"名堂"也非同小可.杜渐便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7.
读书治"革命之学问" 孙中山曾对日本友人说:"我一生除革命外,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是他的信条,自香港西医书院完成学业以来,哪怕是在颠沛流离的流亡岁月,或者政务繁忙的从政时期,他也不忘读书,读书可以说相伴了他的一生.尤其是革命受挫之际,读书更成了他的主要事情.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读书便跟不上时代,会变成一个落伍者.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力推进,"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热词,补"中国制造"之钙、塑民族企业之魂已成为时代最强音.本文就"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9.
"海上画派"(又称"海派"上海画派"等)与"岭南画派",其关系之复杂,远不止地域与画风的差异,其中还牵涉到两个城市之间的历史背景问题,兹分论之.论者大都注意到,"岭南画派"与"海派",都诞生在近代中国商业化的城市,而且与诞生时期的商业活动频繁有关系,这就必须谈到广州与上海之间的城市地位互相消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应《回族文学》副主编王勇先生之约,将一篇珍藏了近20年的译稿交了出去.翻译的是也门著名作家穆罕默德·阿卜杜·瓦利的短篇小说《中国之路》,发表在该刊2003年第4期上.由此,我也成了这个刊物的一个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11.
张光  高博 《中国扶贫》2017,(4):68-70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鱼"向"渔"的转变不只是写法和词意的变化,而是被动地拿来与主动获取的过程变化.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在脱贫攻坚战中,为摆脱发补贴、发慰问金的被动扶贫,通过扶志扶技能,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为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提供脱贫底气.让原本贫瘠的土地长出精准扶贫之花,结出精准脱贫之果.  相似文献   

12.
三国故事中,长坂坡是最回肠荡气的一幕,可谓给刘皇叔集团做足了广告宣传.十几万百姓不顾家园,挑着担子跟着刘皇叔逃难;赵子龙单枪救主,在百万军中杀它个三进三出,一声"我乃常山赵子龙"成为三国英雄中最响亮的自我介绍;猛将张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声怒号吓退十万曹军…… 《三国演义》写得如此惊心动魄,其实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长坂坡之战对于刘备集团而言,是一场大败仗,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说的就是长坂坡之败.  相似文献   

13.
汪丽  郑纯 《安家》2007,(10):104-106
燕郊,自古为京东重地,素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之美称. 时空飞转,今日之燕郊,作为中国最有特色的"飞地",随着北京东扩势头的加剧,开始成为北京人置业的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14.
在老婆眼里,我是一个好男人,诚恳善良有责任感,深得众人羡慕,但可惜我不是好丈夫,因为好情人必须是"哄"女人的高手,用甜言蜜语让女人感到浪漫,即使没有金银首饰、华丽服装、山珍海味,甚至傻乎乎地吃着窝窝头,心里也会乐开花.可是,这些我不具备,妻子"骂"我是"榆木疙瘩",没有情商.妻子"恨铁不成钢",又不肯服输,想了许多妙计,教我如何"哄女人".  相似文献   

15.
"兴会"的基本含义,指艺术家在不可预知的自然、情境等客体邂逅触遇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充满生机而又不可重复的艺术."兴会"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在《庄子》中,《庄子·大宗师》中云:"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说的是,众人与"真人"相比,困扰日深,嗜欲深重,所以难得与自然之理"兴会".南北朝时期颜之推《颜氏家训》提出"标举兴会,引发性灵",较早明确地提出这一专属概念.晋陆机《文赋》中开始对此做完善的阐述:"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是故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  相似文献   

16.
人不可能都像蜗牛那样有一个与生俱来的"房子",但人成为住房"业主"的欲望却从来都异常强烈.过去由于长期实行住房分配制度,私人不拥有住房所有权,大家成为住房所有者的需求一直被压抑着.正所谓"蓄之愈久,发之愈猛",一旦有了适宜的外部环境,寻常百姓"拥有"住房的欲望便迅速转化为有效需求,以至近年来这些有效需求几成"井喷"之势.  相似文献   

17.
对目前流行的"读书无用论",我认为存在着一种误读,即,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根本不存在所谓读书的"无用",而很可能是许多人读了无用的"书".要不然,我们何以看到每年有那么多如过江之鲫般的人潮涌入中国的各类学校,向着学士、硕士、博士等狂奔,更有甚者,那些令许多人艳羡的大小官员,也通过各种方式到读书之地--学校--为自己谋得一顶更高学位的帽子?因此,问题不在"读书"无用,而在于我们对读书的定位和期许似乎出了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这是发生在一个叫王建东的男孩身上的故事! 2005年9月,已在广州工作两年的我报名参加了"粤辉"驾驶员培训班.从第一天开始,我就为自己两年来没有学说粤语后悔了.  相似文献   

19.
让心"脱贫"     
2015年8月31日,当我以"第一书记"的身份走进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三烈乡对坡村时,恍然明白了对坡村名字的由来.一路上,少有平缓的田地,目所能及的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山坡. 9月1日,我向村支书苏明华了解全村贫困状况时,他一脸愁容地对我说:"我们村共有贫困户31户87人,其中80%是因病因残致贫,家里严重缺乏劳动力.想要摘掉贫困帽,有点难!"  相似文献   

20.
李钰 《安家》2006,(10):270-272
在北京各大楼市板块中,望京是最抢眼的区域之一.其住宅价格上涨幅度惊人,供销两旺的态势、品质的升级也同样令人振奋.然而,在2005年望京楼市"井喷"之后,如今新入市的住宅项目已经屈指可数.东湖湾,作为京城罕有的63万平米大盘社区,也将是望京住宅发展的顶峰之作."东湖湾敏锐地把握住新名仕阶层的置业趋势,打造了一个自然与建筑谐美的中国'后湾区',也将望京住宅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一个台阶."东湖湾项目负责人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