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进步,网络反腐逐渐成为人民监督的一种形式。然而对于网络反腐我们要理性面对,在看到其参与者众多、方便快捷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其存在的部分网民反腐动机不纯和我国的网络监管不尽完善等问题。为充分发挥网络在反腐中的作用,应使网络反腐从"意外反腐"走向"制度反腐"。  相似文献   

2.
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1月22日【事件回放】2013年省级两会1月中旬陆续开幕。新年度里的地方两会,给许多人一个直接的印象是清新、简朴、低调。【舆情视点】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背景下,各地方两会纷纷"瘦身"。但《第一财经日报》1月22日社论就提醒说,从目前舆论关注的情况来看,太多的注意力似乎仅仅放在会风的改进上面,而对两会举行过程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4,(43):F0004-F0004
四川省纪委出台《关于深化"三项建设",深入推进"三转"的实施意见》,将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有效对接,确保其在法治化的轨道上发展,并以此带动"两深"工作和深化反腐倡廉建设,是当前深化网络监督、确保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围绕反腐、雾霾和扫黄,春节过后,我国又进入一个舆情事件高发期。反腐斗争持续发力,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祝作利、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等"大老虎"相继接受调查。与持续反腐相伴生的,是网络平台对"环境治理"话题的持续"高烧"。中青舆情监测室2月27日发布的"全国两会前夕十大民意热点",环境治理超过反腐成第一民意热点。马年伊始,央视曝光了东莞色情行业,包括东莞市副市长在内的一批  相似文献   

5.
因网络反腐而下马的官员所能警醒世人的无非是贪赃枉法必然要承受法律的制裁,起因可能是网民监督,利用网络进行权力的博弈,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网络政治的一种体现。如今,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模式,网络反腐又是怎样让政治腐败犯罪当事人落马的呢?其过程又是如何?本文试图以"杨达才案"为个案进行"过程—事件"的叙事与分析。研究得出,这样一场"无声的革命",背后却是"网络举报—媒体关注或网友转播—制度惩治"的一条反腐路径,且与以往的反腐体系(运动反腐1+权力反腐+制度反腐)比较来看,已经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四维一体"(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网络反腐)的反腐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网络反腐在政治领域中逐渐成为反腐斗争的新途径、新模式。作为传统监督模式的补充,网络反腐已经成为社会开放、政治民主、民众参政的重要标志。但是,网络反腐只有个别成功案例,没有作为强有力的制度安排,也没有正式纳入反腐体制。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制度性的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的层面构建网络反腐体制。本文从研究网络反腐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出发,探讨我国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以便从制度上完善我国网络反腐体制,并将网络反腐作为一种常态的反腐方式纳入反腐机制,从而,强化网络反腐这个监督权力、预防腐败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7.
在2008年的反腐工作中,一支新力量引起各界高度关注,那就是网络监督。网络监督用“实绩”证明了自身的力量和正义,也激发了公众反腐的热情,如何将网络监督与制度反腐无缝链接起来,从而在源头预防腐败上取得新得突破,人们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8.
杨子晚 《领导科学》2012,(34):22-24
舆论"扒粪"是一柄双刃剑,在发挥了网络曝光监督作用的同时,也暴露了网络"乱象丛生"的缺陷,并且与现实反腐需要还有很远的距离,还需要多方面的保障与支持。然而,完善惩防腐败体系,是新形势下惩防腐败的杀手锏,也是保障与支持舆论"扒粪"的长效机制。结合实际,笔者就完善教育、监督、制度和惩治四位一体的惩防腐败体系建设,鼎力支持舆论"扒粪"做些探究。一、夯实教育基础,增强反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的推进,网络反腐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已经形成了网民积极参与、权力部门联动跟进、信息反馈及时的闭环反腐流程,但内部多元使网络反腐落入传统制度反腐的窠臼。因此,需要整合现有各部门网络反腐平台,优化网络反腐流程,实现举报信息由"宽进窄出"向"窄进宽出"路径转变,真正发挥网络反腐的实效性。一、近年网络反腐研究动态分析近年,网络反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明显提升,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对1月份(1月1日至31日)辽宁、北京、江苏、广东等省市的政务进行监测,除地方"两会"外,对各省召开的会议、新政策法规、领导考察等情况进行了归类盘点,从中或可窥探2009年各省的发展思路及重点。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十大政经大事,2014十大改革展望[1月6日第1期]全面改革元年的十大"开头难"[1月13日第2期]打响简政放权"当头炮"[1月20日第3期]天津:在建设美丽天津中全面深化改革[1月27日第4期]蹄疾而步稳——地方两会坚定深化改革责任与担当[2月10日第5期]"深改组":关键是要牵头抓总把方向[2月17日第6期]地方深改领导小组的5件当紧事[2月24日第7期][1日第期]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随着全国上下反腐行动的深入开展、网络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会公众监督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日益增强,干部群体被高度关注,工作和生活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群众举报、被媒体曝光、被网络炒作、被上级问责,轻者受到纪律处分,重者丢官罢职甚至锒铛入狱,面临巨大的"安全"压力。干部收入越来越透明化,灰色收入大幅减少,福利待遇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尤其是基层比较低,面临巨大的经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互联网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主动占领网络反腐阵地制高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监督业已成为一种新兴、有效的反腐防腐监督形式,但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监督也存在不足并曾发生过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网络监督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织就反腐监督的“天网”,在法规、伦理、技术等多方面对其加以规范和有序引导,对推进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秘书之友》2014,(6):48-48
郑毅在《领导科学》2014年第11期《论网络反腐过程中的官员名誉权保护》一文中指出,官员既不能随意以名誉权被侵害而采取措施打击和压制公民进行网络监督,同时,以侵害官员名誉权为目的的网络监督也不是法律所鼓励的反腐行为。一、官员名誉权与监督权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08,(12):16-17
"两会"回眸:重点建议提案是地方利益最集中的反映3月14日和18日,十一届全国政协、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在此期间,很多省份以代表团名义联名向"两会"提交了许多重要提案和建议。在这些被烙上鲜明地方印记的建议提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节能减排、生态补偿、环境保护等一系列体  相似文献   

17.
网络反腐日益受到网民的青睐,其便捷、低成本、传播快、容易形成围观效应、有利于保护爆料者自身安全等独有特点也加速了网络反腐的发展。面对网络反腐的热潮,如何将其转变成一种"制度反腐"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4,(26):10-10
正中共"打虎灭蝇"呈常态化英国广播公司6月27日万庆良的突然落马,与近来其他著名的反腐调查案不同。近年来,随着一些地方高官陆续被调查、落马,有观点认为,历时一年半的反贪反腐运动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第二波打虎灭蝇与前一阶段最明显的差别或许是反腐的"常态化"。中国高尔夫球场"非法却繁荣"美国《彭博商业周刊》6月25日高尔夫球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是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晴雨表,但它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笨拙而艰  相似文献   

19.
当前,"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网络反腐"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等日益成为大众谈论的话题,而"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媒体对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理性看待新媒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政府官员和政府治理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力"等,日益成为理论界和传媒界研讨的问题.那么,新媒体在大众政治参与和政府治理上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正一、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网络给予网民一个充分表达话语的平台,将网民的意思和想法得到更充分、更明确的表达。网络反腐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网络反腐具有传统反腐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网络它本身是把"双刃剑",这就是的网络反腐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1.网民缺乏理性思考、易走极端路线。我国的网络反腐尚未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网民在意向表达方面:1.1网民非理性表达,放大腐败问题。网络反腐已经成为与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