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制度设计与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巨灾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商业化、事前补偿的巨灾保险有助于最大限度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效率、最小化巨灾事件的经济后果,是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趋势.我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潜在受灾者五个主体的巨灾风险商业化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相关法规建设滞后。巨灾风险管理法规建设应基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立法的规律,以使所建立的法规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立法在立法思路上应该加快以巨灾保险为中心的非工程性措施的相关法规建设,并以非工程性措施为主导来构建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在模式上应采取国家巨灾风险管理上位法之下的各种自然风险单独立法的方式,逐步推进针对特定风险的立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巨灾危害较大的国度之一,其有多种特点,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补偿机制,即政府补偿、保险补偿、社会捐助和国际支援等,建立健全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6,(12):20-25
面对农业巨灾风险事件导致的巨额损失,目前我国仍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灾害管理与救助,缺乏市场化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相关文献的研究,立足当前我国国情,从减轻灾后政府财政负担角度,运用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思维,对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发起主体、基金筹集方式、组织结构、资产配置、运行模式五方面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具有“灾前预防+灾中应急补偿+灾后重建+推动农业现代化”四位一体功能模式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国民的正常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灾后重建以及灾后赔付等需要巨大的资金,而巨灾债券可以将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直接转移到资本市场,有助于扩大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高保险监管效率,同时有利于加快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本文从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发行巨灾债券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行巨灾债券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看,资产证券化能够为银行带来资本充足率改善、风险水平降低等效应。但有研究表明,实践中资产证券化带给银行的影响可能是中性的。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尚处于试点阶段,深入分析与考察资产证券化可能带来的效应,对于合理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资产证券化与资本充足率、风险水平之间关系的考察表明,资产证券化的确能够起到改善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银行风险水平的上升。  相似文献   

7.
透过汶川地震看我国对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给我国造成了近50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面对如此巨大的灾害损失,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呢?风险管理理论和国外巨灾风险机制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巨灾保险补偿机制才是应对巨灾风险损失的长效机制.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民的巨灾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尽快出台巨灾保险法规,实施半强制性政策保险与再保险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建立巨灾风险基金,适时推出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制度安排,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的巨灾风险保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关于发展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界与金融界相互分离,科研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产业化缺乏金融支持。而风险资本市场正是二者的粘合剂,被国外实践证明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手段。我国已开始进行风险投资试点。在风险投资还未普及以前,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比具体运作更为重要,它是关系到我国风险资本市场能否稳定发展的大问题。本文在对风险资本市场的功能作出了深层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起步阶段重点培养机构投资者,并以现行的证券市场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通道、分三步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战略构思  相似文献   

9.
国内学者对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增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能力旱已达成普遍共识.本综述从农业巨灾定义、特征、属性、认定标准入手,对巨灾风险管理理论、农业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以及建立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设立模式、筹资来源、层级设计、基金管理等方面,整理、归纳了学术界的已有观点,认为基金发起主体选择和基金运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指出建立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应坚持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市场经济国家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分析显示,这些国家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比较健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应对巨灾风险中的作用,政府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大多设立了巨灾风险基金。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应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加快构建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契约关系的创新.它由多个金融机构分别达成不同的金融契约共同完成融资过程.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中形成了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导致契约主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也更加突出.必须从契约主体的行为动机出发,将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契约设计和经济制度设计联系起来,通过程序和规则的设计来解决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对灾害损失的补偿基本上依靠国家财政拨付和民间捐助,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国家巨灾风险管理机制,这使受灾者得不到充分的补偿,同时国家也面临者巨大的财政负担。2008年南方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让我们重新审视巨灾保险体系在灾害救济中的重要性。我国应借鉴国外保险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国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多层次的巨灾保险体系。政府应转换职能,由灾后承担主要损失转变为支持完善巨灾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与防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房地产业已被官方明确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随着房贷规模的日益膨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也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21世纪全球金融结构调整和金融工具创新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尽早实施和规范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加快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建设已势在必行。然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柄“双刃剑”,本身也带来诸多风险,且这些风险贯穿于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债权处理、债权发行与交易、经营及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试论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起人、投资人及其他中介人,构成资产证券化业务价值链。该链条不同环节的参与主体面对不同类型的风险,不同类型的风险存在不同程度的联动关系。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对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进行监控。各监控部门在监控中所形成的分工协作关系,构成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控制链。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就是把房地产投资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的金融交易过程。本文首先对我国发展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接着研究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现状和发展障碍,最后结合次贷危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经验教训,从金融体系、法律法规、中介服务机构和信用评级体系等方面提出健康发展中国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巨灾保险制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长期以来,基本是靠财政和社会捐助来解决重大灾害发生后人们的生活保障问题,这不仅给各级财政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也使巨灾发生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增加了灾后重建和恢复的困难.因此,要借鉴国外巨灾保险经验,明确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从而建设包括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体系、巨灾保险基金、借助资本市场分散风险和政府配套支持的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风险得到了重组、转移和再配置.而最终风险能否配置到愿意并且有能力承担风险的投资者身上,实现风险有效分担,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基础.汲取美国的次贷危机经验教训,需要我们全面正确认识资产证券化,加强对基础资产的风险监管,设置风险防火墙,特别是实现商业银行风险有效隔离,以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抗风险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9.
保险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将极大地影响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具有较高的管理成本和严重不足的分散风险的能力。本文全面分析巨灾风险的特征以及对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影响,讨论了传统风险管理工具及其缺陷,最后介绍了国外以风险证券化为特征的包括巨灾应急准备金债券、巨灾股票和巨灾债券等新型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及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国历经了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两起特大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万亿元.在政府主导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下,政府承担了风险管理的大部分责任.面对巨灾造成的巨额损失,仅靠政府财政手段,不仅使财政收支压力增加,政府信用风险加大,也不利于巨灾风险问题的全面解决.构建政府财政、商业保险和慈善救济一体化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是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