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民事再审程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民事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再审或依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以及人民法院依照自身的职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而又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再次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一种特殊的法律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2.
一、“申诉上访首访接待制”的内涵及特征申诉上访首访接待制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刑事案件,以及民事、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提出申诉的案件首访接待、审查和服判息诉(含再审改判)工作由原审判庭负责的制度。但不包括人民检察院依职权提起抗诉的案件,以及领导、领导机关交办案件,人大转办案件。  相似文献   

3.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或者裁定是否得到正确执行以及执行机关的执行活动是否合法,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监督的法律制度。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4.
在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人民法院一般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城镇居民”等同于“非农业人口”,并据此采用相应的标准进行赔偿,从而引发社会各界对人权平等和司法审判公正的种种讨论。笔者从词语的定义出发,简要分析当前理论争议和司法实践的观点,并对“城镇居民”的认定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罗沙  徐硙 《经营管理者》2014,(11):24-24
这次发布的司法解释,与已经实施的《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共同形成了有关互联网法律问题的裁判规则体系。 10月10日起,馒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这一最高法最近发布的司法解释,将对规范网络行为、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在司法实践中,为了规避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规定,法院出面由行政机洪与原告“协商互让”,或由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获人民法院准许结案,从而导致了我国行政诉讼中的撤诉率一直居高不下。这表明,行政诉讼调解有实践需要且事实上存在,应当完整地构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将调解结案作为法定的结案方式作出规定,赋予调解书与判决书向等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我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与此同时,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公民具有申诉的权利。笔者对申诉权本身并不存在疑义,由于人的认知力、判断力都是有限并存在差异的,据此作出的判断均不能保证它是绝对正确的,申诉权正是为了防止错误裁判的发生,因此许多国际人权文件或公约中都将申诉权视为一项基本人权,明确规定要保障社会成员的申诉权。正是如此为了防止错误司法裁判的发生,我国在司法程序中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建立了人民法院的再审制度。但随着涉诉信访的增多,使得现有的申诉、申请再审制度可能破坏审…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个民事判决,因为松原市政法委的介入,发生了变化。据《中国青年报》日前报道,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个经济纠纷案件的过程中,竟然根据"市政法委会议纪要精神"及相关法律条文,作出了中止对该判决执行的裁定。  相似文献   

9.
第三人代为履行制度与债务转移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对如何适用这两条规定在理解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导致不同法官审理时在理解上也容易发生偏差,最终难免造成判案缺乏统一的标准,甚至出现鸳鸯判决,为正确适用该制度,笔者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执行群体性纠纷案件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对妨碍法院执行,拒不执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的行为有具体的处罚规定,但是对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面对人数众多的群体性事件,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执行力最强的时候可以对严重妨碍执行的行为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星妤 《经营管理者》2013,(16):240-240
自由心证原则与是证据裁判原则现代诉讼中进行事实认定的两大基本原则,两者相互配合,以实现发现真实的目的。自由心证制度是继神示、法定证据制度之后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三种证据制度,是指证据的取舍及证明力,由法官或陪审团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良心自由判断,形成确信并依此认定案情的一种证据制度,是法官在作出判决时必须对认定的案件事实形成的内心确信。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法律对妨碍法院执行,拒不执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的行为有具体的处罚规定,但是对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面对人数众多的群体性事件,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执行力量强的  相似文献   

13.
傅丽娜 《经营管理者》2011,(4X):313-313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认定的五种情形及其法律后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要重视建设工程质量这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新俭业破产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同时制定管理人."从而管理人取代原清算组的地位接管破产企业,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我国管理人制度的建立打开了的破产受理新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清算组执行过程中的缺陷.但我国管理人的选任仍体现政府意志而忽略了债权人的意思自治,且对于管理人的任职资格没有统一界定,现行管理人的监督机制对管理人执行职务时的监督并非有效.该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管理人制度的完善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时政资讯     
<正>《国务院工作规则》发布实施《国务院工作规则》日前发布。根据《规则》要求,国务院要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负责地报告工作,接受询问和质询,依法备案行政法规;自觉接受全国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各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接受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尊重并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同时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第5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大量的行政诉讼案件是原、被告在法院的默许乃至动员下通过协调、庭外工作等方式解决。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显然,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则已经名存实亡。本文拟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和可行性进行探讨,论证在我国应当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除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外,还对大量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进行了审杳和执行.随着<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相继颁布并实施,在司法实践中就如何执行"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的规定,出现了几种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赖建春 《科学咨询》2007,(24):43-44
传统的教学课堂应做到滴水不漏,更不容许错误的发生.在课改的今天,当我们重新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时,不难发现,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即时发生的错误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利资源,处理得好,更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用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我们教学的天空会更广阔.……  相似文献   

19.
正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除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外,还对大量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进行了审查和执行。随着《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相继颁布并实施,在司法实践中就如何执行"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生活中,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的现象十分普遍,诸如家庭雇佣保姆、小时工、家教等.那么对于劳务期间发生的纠纷如何解决,需要法律给予明确的规定.我国施行的《侵权责任法》第35条对此作出了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伤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在具体案件审理中会遇到责任认定与划分及法律适用上的冲突,所以,有待进一步明确统一.本文拟通过对劳务侵权行为构成要件,责任方式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侵权责任法》及最高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中关于劳务侵权行为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就如何正确适用法律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