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领导文萃》2012,(4):134-139
经济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在警告欧元区15国可能面临降级之后,标准普尔确认维持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此举凸显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标准普尔公司表示,维持中国的长期AA-级和短期  相似文献   

2.
徐斌 《经理人》2011,(9):24-24
2011年8月6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信用评级。但投资者居然是增持美债!按正常的市场逻辑,理应是美国国债市场崩盘,而后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崩盘,但市场就是如此无厘头,投资者的声音依然是,美债是我们最后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主权信用风险的恶化是全球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而主权信用评级是评价一国主权信用风险的直接标志。本文基于主权信用评级这一视角,对主权信用评级对政府债务市场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会显著抑制政府债务市场的发展,而主权信用评级的上调则会促进政府债务市场的繁荣,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与上升对政府债务市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4.
周欣 《决策与信息》2010,(7):181-182
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宣布,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希腊主权信用级别在过去10年中首次跌落到A级以下。受消息影响,全球股市应声下跌,欧元对美元比价大幅下滑。希腊主权信用危机有可能因小事件而引起大波澜。  相似文献   

5.
信用评级业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重要力量,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国家地位.中国信用评级业由于存在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监管部门多元化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应当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扶持民族信用评级机构、提高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完善信用评级服务和标准、建立健全我国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等途径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前,标准普尔下调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这是历史首次。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市场剧烈波动。中国拥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在这些资产中,70%为美元资产。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降低,无疑使中国外汇储备面临巨大的风险。中国高额外汇储备因而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陈思进 《领导文萃》2011,(22):115-117
这些日子,继美国国债违约危机风波之后,标普又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这是自1917年由穆迪最初把美国债务定为AAA评级之后,其信用评级首次由AAA降至AA+级。而且在未来的两年内,如果美国经济前景未改善,评级还将进一步由AA+调低至AA级,甚至AA-。  相似文献   

8.
张莫  钟源 《决策探索》2013,(19):40-41
地方政府性债务持续膨胀引发各界担忧,而意在“把脉”债务风险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已箭在弦上。9月16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中国地方政府评级合作框架协议,并发布地方政府主体评级方法和模型、“未来,地方政府一定要自主发债,发债就需要评级,而评级就需要第三方机构。”业内人士称,探索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并通过科学的评级模型来判断债务风险,既有必要也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9.
汪巍 《领导之友》2012,(2):52-54,57
作为金融体系中地位特殊的中介服务业,信用评级业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它的定价功能使评级机构在某种意义上掌握着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信用评级是债券发行人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必备的通行证。掌握了信用评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降后,世界经济再次陷入一个持续低迷的过程。从中国的角度看,除认清形势之外,现在,储备管理只能尽量多元化,做好自己的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1.
石晓军  叶震 《管理科学》2021,24(7):110-126
基于“债股联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变动峭壁(即评级变动超过1级)的股票投资信息价值.事件研究法的结果表明,中国债券信用评级上调峭壁具有明确的投资信息价值,上调峭壁出现之后的20个交易日内累计异常收益上涨3.62%.这一发现挑战了国际文献中关于信用评级上调不具有信息价值的结论.下调峭壁的信息价值不仅表现在下调之后股票异常收益跌幅深,还表现在下调峭壁的信息价值一直持续到下调之后的90个交易日,该结果丰富了信用评级下调信息价值的文献.此外,利用2008年~2018年全部A股股价周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给出了中国股票定价存在信用评级上调峭壁因子和下调峭壁因子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20.7万亿元!2013年12月30日,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政府性债务首次全面展示,成为近日公众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br〉 其实,这个数据,国际社会也一直在等待。“2012年年底和2013年年初,一些国际组织对中国的债务问题有各种各样的预期,甚至有30万亿乃至更高的数据。并且,评级机构还据此威胁降低中国主权债务评级。”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表示,摸清债务底数不仅能够为中央决策提供依据,为确定新的方针政策提供基础,还承担了“解答疑问”的任务,反击唱衰中国的论调。  相似文献   

13.
当下,欧洲债务危机自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肇始而愈演愈烈,美国国债违约风险接踵呼啸而至。虽然美国参众两院在最后一刻就提高美国债务上限达成了和解,稍稍纾解了全球投资人对于长期拥有AAA评级的最具信用的美国国债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时序多目标方法的主权信用违约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所引发了冰岛、希腊等国主权债务危机使我们更加关注传统主权信用评级系统的滞后性问题.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多目标决策模型,通过对1990—2006年间,32个国家相关经济数据的分析,得到各国主权信用风险效用值的排序.通过聚类分析得到高风险国家簇,该结果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发生主权信用违约事件的国家一致,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文章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债券信用评级作为衡量和限制风险的工具,对风险资本的配置发挥关键作用。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债券信用评级相关问题,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鉴于此,首先,从理论上介绍能够解释影响债券信用评级的三种机制;其次,介绍了双评级、多评级在评级市场发挥的作用——“评级选购”、信息生成、监管认证;最后,结合现有研究现状构建了信用评级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国内学者开展同类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自从去年12月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以来,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持续发酵,并逐渐由希腊向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欧债五国"蔓延,引发全球股市、汇市剧烈波动,给历经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蒙上一层阴影。欧洲债务问题爆发至今已经有半年之久,关于"欧债五国"爆发危机的根源已经讨论得比较明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长期受到  相似文献   

17.
邵海燕 《经理人》2006,(9):114-115
她在评级业“黎明前的黑暗”里坚守了十三年见到何敏华第一眼,就让人感觉到她的与众不同。尽管身为国内最大信用评级公司中诚信国际常务副总裁,但她很少讲大段的管理理论和成功案例,她平和,执着,谦逊,克制,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沉静领导》中所描绘的管理者。执着,也是一种决策能力在北京金融街的一座大厦里,何敏华兴奋地忙碌着,“去年央行的短期融资券放开了,中国的信用债券时代才到来。公司十几年的积淀,终于迎来了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真正开始发展的时候,而且公司马上又要与国际评级巨头穆迪进行资金、管理和技术的全方位合作。”这种时候,无…  相似文献   

18.
王晋 《管理科学文摘》2010,(35):185-186
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信用危机,其核心问题是现行由个别国家垄断的国际信用评价体系缺乏公平公正性、普遍参与性和有效的监督。危机充分暴露出美国信用评级模式的种种弊端,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信用评价体系重构、推动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新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国建立独立自主的信用评级体系、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创造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在分析建立我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紧迫性的基础上,以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信用评级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加剧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给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美国主权信用风险的进一步释放和外溢,我国应适时调整外汇储备管理策略,对巨额外汇储备进行避险操作,合理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加大战略性物质资源的购买。  相似文献   

20.
在中美博弈日益激烈、国际秩序和格局不断重组的当下,欧盟作为国际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对自身安全秩序的“维护”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的“自主”能力不断受到挑战。欧盟为了提升在大国博弈间的竞争力,“主权欧洲”成为解决欧洲一切矛盾和争议的良方。然而,“主权欧洲”的实现过程无可避免存在欧盟层面与各成员国层面主权矛盾,在各成员国自主意识强盛的现状中,其实现本身是个不确定事件。运用演化博弈论,基于外资审查新框架与“主权欧洲”所属关系,在外资审查新框架基础上,建立欧委会与被投资成员国双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外资审查新框架顺利执行概率以分析“主权欧洲”实现概率,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欧委会政策导向,进而分析这种形势下中欧关系走向,为我国对欧政策调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