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互为依存,相互作用,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同等重要。在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习者驾驭语言的能力,还要引导他们的文化习得意识,注意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现象”,即通晓使用规则,才能保证交际双方的信息畅通。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类最本质的文化特征。语言现象和人类文化现象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作为各民族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无疑是民俗传承的工具;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本身又是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作为各民族图解世界的一种文化符号,语言的力量更在各种民俗信仰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因此,在人类思想史上,“民俗”(Folklore)这个概念的初始语义正是  相似文献   

3.
4.
科学发展观与文化实践的视界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以文化实践为切近的思考平台。缺乏科学意识的文化实践,对社会发展来说等于无。“无意识”的文化实践实际上“有意识”地展开人文诉求,追问当前价值如何走向未来价值,并将当代发展理论的科学尺度引进文化实践。无论从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内蕴、文化实践的科学发展视野,还是从文化—科学的生成视界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与文化实践的视界融合都当然地确立了和谐社会构建的人文背景。  相似文献   

5.
人是历史地存在着,人的历史性既是其具体性的表现,也是其有限性的说明。由于这种历史性,使得人的思维由其本质的无限至上性变为现实的有限非至上性。因此,我01每个人以至每代人在思维上都显示出历史的片面性,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至于说到每一个人的思维所达到的认识的至上意义,那末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根本谈不上的,而且根据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经验看来,这些认识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因素,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因素多得多。”①然而,人对思维片面性的克服与超越和对思维至上全面性的追求不曾也不可能停止。在此,有…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关于语言的功能有两种说法:一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是语言是文化(认同)的工具。很多具体的说法还有细节上的差别,但语言的沟通功能和认同功能已体现于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由于语言似乎有两种功能,结果是两种功能似乎经常处于矛盾的状态。在此,我们提出新的观点:语言是人类的信息工具,信息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人类之所以需要语言,是因为可以通过语言获取和处理信息。这一新观点的提出,可以涵盖上述两功能说,并解决其连带  相似文献   

7.
根据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的调查 ,人们发现人类社会在语言使用时广泛存在性别差异 ,不论原始部落还是现代社会。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语言形式 ,对研究人类语言 ,进而深入了解人类社会 ,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因此成为社会语言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概述语言使用中性别差异形成的四种原因 ,并指出每个社会的语言性别变体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及其条件 ,需要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迈向21世纪的人类中心视界:交往实践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迈向21世纪的人类中心视界:交往实践观任平交往实践观:跨世纪之思黑格尔曾经说过:哲学象密纳发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时才出来飞翔。的确,每当时代嬗变、世纪交替,人类总是将超越具体纷繁复杂的现象界、把握事物总体、总结历史和展望未来的精神使命赋予哲学。今天,...  相似文献   

9.
伴随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现代性及文化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在迈入21世纪全球化时代,其理论创新的现实意义尤为突出。本刊约请五位学者发表笔谈,对“现代性及文化问题”作不同角度的讨论,以期引起读者关注,并欢迎撰文参与。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文化的交融,不能被理解为文化之间的相互替代,也不能被解释为不同文化的彼此混合,而应当被理解为文化视界的拓展。在对中西文化关系的解说中,无论是主张以西方文化替代中国文化,还是主张用中国文化主宰未来世界,实际上都是期望以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但是,...  相似文献   

11.
在一种通过意义抗争实现日常生活救赎的期待中,斯图亚特·霍尔提出了传播场域意义建构的"霍尔模式",照亮了受众自由解读之维.经其启迪,还原意义场域的多元性以消解意识形态意义的控制图谋,从而将人民从统治者的控制中解放出来,成为文化研究传播批判的视界.这个视界渗透了解构主义的激情,它在受众对媒介文本意义自由解读的可能性中发现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积极斗争的场所,找寻到了使人民获得解放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的公众参与性与舆论自由性,使网络文化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去精美化的生态特征,这就要求传统意义上作为把关人的编辑角色必须适应新的变化,在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的同时,充分尊重网络个性,并随时警惕文化偏执,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和媚俗之风.可以说,在传统与现代、社会准则与网络个性之间取得平衡是网络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必须具备的技能.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类语言局限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古代文人先哲对语言生发的"道不可言"、"言不尽意"、"意不称物"的思想体认,到西方哲学家对语言困境阐发的理性思考,都说明了人类语言具有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从语言的本质特征和功能角度看,语言的线条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共时地再现立体的、多维的世界;语言的概括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充分地表达尽事物所包含的所有意蕴;语言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不可能独自地发挥交际与思维作用。清楚地了解和认识语言的局限,对于我们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语言、运用语言、超越语言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归纳起来不外有二;一是思维与语言就先孰后?二是语言在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一点,我已另文论述。本文要看重论述的是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过投中,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四,即语言是如何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的。 据古人类学的研究资料证明,早在法言产生之前,人类已经有了  相似文献   

15.
从动物向人类的转变,最根本的新因素是文化的出现。可以这样说,文化的出现亦即是人类的形成。人类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文化的发展过程。要抓住人类历史的本质,必须从文化的发展入手。然而,文化的发展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实际上,文化的发展是由文化的转移组成的。  相似文献   

16.
“五四”以来的70余年间,文化研究一直是中国思想理论界的重要热点之一。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分析、中国文化特质的归纳与评估、传统与现代化或国学与民族精神关系问题的不同层次的思考等等,无一不是围绕着如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一核心,并且又都与对人类文化发展趋向的探寻息息相关。然而,尽管终极目的一致,却仍出现种种不同、甚至互为水火的思想观念,并由此而引发起持续不断的文化论争。其所以如此,当然首先是由论者们各自代表的阶级或阶层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需要促使原子能和电子技术的大发明,而从中所产生的核动力发电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又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铺平道路。前者是能源的渊薮,后者是智慧的结晶。能源之大,技术之精,无与伦比。人类文化,于是更上一层楼。下图是用一种极为简化了的三角座标图解表  相似文献   

18.
一、沃尔夫的发现:事象的语言性美洲语言人文主义的一个标志性的成果,是以语言学和人类学家爱德华·萨丕尔和他的学生本杰明·沃尔夫的名字命名的理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个假说认为,任何人对自然的描述都是相对的,因为任何人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都受到本族语语法的制约。这种制约决定了不同语言系统的人对世界的不同观点。于是,同一种现象或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者眼里会呈现不同的认知图像,得到不同的意义判断和价值评判。语言决定了人类认知和文化的相对性。萨丕尔曾指出,人类并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不仅仅生活在社会…  相似文献   

19.
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视界中的东北地域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域文化是在同一地域生活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在不断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东北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本质特征,那就是不完全、不成熟性和世俗化倾向。东北文化的最大弱点是重感性而缺乏理性。经济发展形式迫切需要我们在研究并认识原有地域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改造并发展地域文化传统,以现代文化精神洗礼与重塑人们的文化心理意识。以实现经济、社会、政治、人文等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基础。从语言教学的目的、内容以及教学规律等方面,探讨文化与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要内涵和导入方法对引导语言、文化、教学三者之间有机统一体的形成,进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