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阐述了世纪之交党对高教战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高校高科技人才“资源库”的优势,为21世纪输送“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的战略任务的重要性,并通过介绍发达国家重视文明道德教育的现状,说明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我国高教战线只有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才能实现跨世纪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按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般规律和初级阶段的特殊规律,从实际出发,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阶段,建设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强省。主要对策是:1、迅速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进一步解决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灵魂、方向和规律问题。2、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3、以育人为本,把基点放在提高人的素质上。4、以政治清明带动精神文明。5、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6、辩证地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关系:经济强省与文化强省的关系;大局着眼与小处入手的关系;传统文化、国外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抓典型和抓大众的关系;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课题.广东领先于全国的改革开放,使其在这一课题的探索中较早获得成功的经验,而随着对外开放实践不断向纵深、全面的方向发展,以及经济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继续领先于全国探索研究这个问题,是推动广东乃至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深刻揭示·庞仁芝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这一表述虽...  相似文献   

5.
广东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吴灿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历程中,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东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在世纪之交,广东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档案工作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而人的因素又是第一位的,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素质是实现跨世纪档案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极为重要的新课题.这几年,作为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广东,不仅物质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亦引人注目,并逐步摸索出一些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条件下,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其中最基本的体会是:紧密围绕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两者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其具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近十多年来,广东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深度不断加强,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繁荣社会科学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最近,广东理论界举行了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以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0周年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回顾和总结了广东10多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成绩和薄弱环节,着重探讨了精神文明建设与商品经济有关问题,并对精神文明建设现实迫切需要的精神文明学的研究作了初步的讨论。一、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与商品经济发展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搞商品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把物质文明摆在首位,精神文明是次要的。不同意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以人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10.
学习邓小平理论推进广东精神文明建设冯达才冯永宁陈家义邓小平理论是我国一切工作的旗帜、方向和力量。邓小平的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加强对邓小平精神文明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结合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进...  相似文献   

11.
面对21世纪近在咫尺的召唤,适应广东率先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客观需要,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理应在改革开放20年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大的飞跃。对此,省委、省政府已颁布了《广东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加强思想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南粤大地,两个文明建设开始茁壮成长.我省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全面繁荣、空前活跃的局面,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当前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形势下,总结近几年来我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将有助于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广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特点,性质上不属于区别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同社会文明类型的建设。它是我国文明建设共性中的个性。这些共性中的个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般特征,广东在我国所处的具体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相应的地方思想文化传统,还有广东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若干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本文试就广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特点、地方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最基本方面作出简要的分析,以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14.
最近,广东省委决定要制定我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规划,省社科联就此问题邀请了学术界部分同志进行座谈。座谈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科学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会的同志一致认为,要充分认识社会科学理论在两个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过去存在把社会科学理论当作现行政策的论证工具的现象,说明社会科学理论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地全面地发挥出来,不少人对社会科学理论采取轻视、贬低的态度,在实际工作中只凭老经验、关系网,而不凭科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不能很好地说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许多实际的问题,搞纯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必须“坚持不移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在这里,两个决议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地位及其战略意义,表明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三月底和四月间,广东哲学学会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关问题举行了两次讨论会。省委宣传部、广州市委宣传部、省委党校、广州市委党校、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华南工学院、省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编辑部等十几个单位共三十几位哲学工作者参加了讨论。下面是讨论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作了阐述,认为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包含古代、近代、现代民族传统文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每一个历史时期,民 族传统文化均有自身的特色。并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兼容性、继承性和自我保护性 等重要特性阐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和不断发展的历史缘由。进而以广东在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在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作用,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严肃而深奥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 全国改革开放试验区广东的干部群众,一直以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991年,全省的社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6.4倍、6.9倍、4.7倍、4.4倍和4.5倍,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15.4%、16%、12.6%、12%、12.3%,远远超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些物质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是分不开的.开放改革以来,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始终紧紧地围绕着经济建设进行,自觉地服从与服务于经济建设,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地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神文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和研究、发展、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重要使命,是创建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高校要认真思考,努力实践,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一、高校精神文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为:从总体上看,学生们的政治…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着人这个主体来进行,要落实到人,为了人,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精神文明是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成果”,这个从哲学角度来看的关于精神文明的本质的提法,并没有离开围绕人这个主体的主题,也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但是细细想来,这个提法似乎也容易引起一些误解: 首先,这种提法只强调了对人要“改造”。而改造的前提,是必须已经有需要改造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