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旗县委、县政府以打造赊店“商埠古镇”品牌为载体,致力于古城历史街区文化开发,从古城发展、文化建设及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挖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加强古城的保护开发,着力把赊店古城打造成突出文化主题的文化旅游综合体,聚拢成老酒饮品美食产业集群,成为豫南文化耀眼地标、南阳“城市会客厅”,成为展示文明河南形象的靓丽名片和魅力之窗。  相似文献   

2.
商硕 《经营与管理》2012,(11):140-142
保护与更新历史街区,不仅仅是环境的改造和物质的更新,还涉及文化、社会、经济、民众情感等因素。无锡古运河清明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应以城市再生理念为指导,建立多元保护机制,通过对街区功能的再生和环境品质的提升,实现整体保护、振兴片区、功能再生、开放共生,推进街区的振兴。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1,(4):19-1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建设与保护老街区老建筑的矛盾在不少城市日益突出。在“旧城改造”的旗帜下.不少本应成为保护对象的历史建筑正在为商业利益让路。2010年,是独具特色的大连老城区动迁区域最广、涉及户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年.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大连市南山历史文化街区等历史老街区自2010年开始拆除.原有的十多条历史街区已经或正在一条条被房地产开发吞噬。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历史街区的取舍与共存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盐城市儒学街区就是一个典型。笔者通过对儒学街区的实地调研,以儒学街区的历史文化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为例,阐述了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下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建筑,分析了两者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历史街区对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及其存在的必要性;最后根据儒学街区环境状况和商业状况较差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武汉市昙华林历史老街和赤壁市羊楼洞老街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和文献考据研究为基本的研究方法,对其历史文化、空间格局、街巷空间特征与建筑特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揭示老街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掘老街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价值,探寻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方法,探寻历史文化老街发展出路,为历史文化老街的保护提供政策的参考。再根据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老街未来发展的走向及对策,力求实现街区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城市历史街区的的保护与规划之间存在着很多问题,城市历史街区的定位与设计交互在一起,如何对不同区域、文化、背景及所处环境要求下的历史街区进行设计?设计的思考与切入角度之间如何协调,这是设计师、规划师以及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应该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叶辉 《科学咨询》2004,(21):42-43
编者提示:今年4月中旬,浙江省绍兴市长王永昌等50位历史文化名城市长在北京联名发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倡议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必须遵循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历史文化名城应确保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历史环境风貌,保存历史原址、原物、原状.  相似文献   

8.
编者提示:今年4月中旬,浙江省绍兴市长王永昌等50位历史文化名城市长在北京联名发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倡议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必须遵循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历史文化名城应确保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历史环境风貌,保存历史原址、原物、原状。此前不久在绍兴举行的“全国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论坛”上,40多位文物和城  相似文献   

9.
王妲妮 《经营管理者》2013,(18):148-148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因此对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就不能不考虑文化传统的保护问题。保持历史的延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城市旅游经济的大规模兴起,保护城市的重要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应成为城市旅游规划的任务之一。本文以成都市皇城的复原为例,在梳理成都市历史文脉的同时,提出历史建筑复原在城市旅游规划中的重要性,望借此为成都旅游规划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从游客对景观偏好感知的角度研究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以期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规划和营销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3,(7):11-11
日前,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对八个历史文化名城因保护工作不力予以通报批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前往八个被亮起“黄牌”的历史文化名城实地走访发现,挟“复建”之名而行开发之实,是多个历史文化名城核心街区今非昨昔的一大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旅游功能挖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文化旅游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福州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及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什刹海地区为例,研究游客对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凝视。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凝视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主要有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银锭桥、酒吧和寺庙等。游客类型的差异影响游客凝视的内容,文化型游客和观光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休闲型游客。游客凝视一项综合性的文化工程。游客凝视是一种权力,游客通过这种权力途径和权力行为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性建构当中。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传承了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主要有留住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人、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和文化表演等。游客对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凝视,除了什刹海历史街区外,还有故宫、前门大栅栏、天安门和南锣鼓巷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古镇文化旅游因为其独特的传统文化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当地和外来游客蜂拥而至,保护和弘扬古镇历史文化,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后世的千秋大业,如何在古镇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做到保护与开发并进,这里探讨了怎样制定有效的一系列保障体系确保古镇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保护、开发、利用好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崇仁古镇,对推进文化名镇建设、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崇仁古镇历史与特征的分析,以及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的认识,从多角度来探讨古镇的保护与利用,使人文古镇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杭州市萧山区正在进行湘湖新城的开发建设,位于湘湖三期征迁范围的金润泉故居的去留问题十分严峻。金润泉故居建于清朝末年,建筑风格带有典型的萧山民居特色,真实地记录了金润泉的出生、成长生活历程,也是金润泉所处时代的历史见证,是金润泉爱国爱乡的精神载体,笔者建议应将金润泉故居在原址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将其融入湘湖三期的保护与开发工程,有利于湘湖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湘湖文脉的延续,为湘湖的建设注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提供优美的环境景观资源,塑造出独特的湘湖个性。  相似文献   

17.
小街区规制的实施,能够促使城市功能回归,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特色街区打造的重要途径。启动龙兴寺片区改造,打造具有彭州特色的文化地标、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是对小街区规制的实践。本文基于对彭州市龙兴寺片区特色街区建设的调研,借鉴国内的成功经验,从街区定位、功能分区、具体措施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病”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着眼于新时代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的愿景与要求,对自贡发展路径提出发扬光大“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三大绝对优势文化品牌,培育壮大“一老三杰”红色品牌、“三线建设”、“盐帮美食”三大比较优势文化主题,加大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名镇、乡村文化名村三个层次的历史文化载体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4,(25):11-11
今年,来自全世界的36座城市申报了本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苏州市以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平江历史街区、石湖景区工程为重点案例,结合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系统、独墅湖高教区等方面优势,综合展现苏州城市转型、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城市宜居与可持续发展,最终脱颖而出。苏州之所以获奖,缘于长期坚持创新的发展理念,这与“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所提倡的“城市转型”、“创新新的模式和标准”评选标准也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以日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建筑具有多元价值和多重意义.是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遗存,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似乎是一对永恒的矛盾.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对传统建筑的破坏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近几十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之中,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传统建筑既“空前重视”,同时也造成了“空前破坏”。大量的传统建筑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被损毁,如舟山的定海古城、福州的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历史街区、襄樊古城墙等无一幸免.令人震惊和痛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