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帝国结束后,我国曾经形成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其中最大的两个政权,是中原地区继五代而起的宋,和割据东北、北部以至西北地区的辽(契丹)。辽,是契丹族贵族联合汉、奚、渤海等族统治阶级(其中汉族统治阶级仅是整个汉族统治阶级的一小部分)建立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有它自己的统治秩序。辽朝的法律与刑罚,是造成并维护这种统治秩序的工具之一;是以契丹族贵族为首的各族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的表现。它是我国历史上剥削阶级法律与刑罚的一部分,并有其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与女真族(满族),分别是建立了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元朝和清朝的统治民族,在汉族统治阶级建立的明朝统治时期,他们都给明朝的统治者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同样作为东北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与女真(满族)在民族性格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许多差别。这些差别不仅导致了民族发展的不同,也决定他们所建立的王朝统治寿命的长短。  相似文献   

3.
秦始皇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其中政府组织大规模移民活动成为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秦始皇广泛推行的移民活动对秦王朝统治的建立和巩固、国家统一、政治制度确立和边疆的开发有积极作用.移民政策成为秦始皇维护政治统治和消除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再论清初的“复明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初年旨在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明朝的政治活动被称之为“复明运动”,它是南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复明运动”的性质,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通过对“复明运动”个案的研究,“复明运动”应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是清初民族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参加者不仅有明朝的宗室、文武官员,还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的目的是为恢复汉族的衣冠文物制度。  相似文献   

5.
宪法是确认建立什么样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国家根本大法,是统治阶级居于主导地位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表现。近代各国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对他们有利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调整其内部矛盾,规范其内部民主,安定社会秩序,一般都很重视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并设计各种宪法保障制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较完善的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常卜筮联称,实际上卜与筮并不是一回事。卜指龟卜,筮指蓍筮。卜与筮是商周最高统治者实行绝对专制统治的护身符,是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理想手段,是决策国家大事或私事的重要方式,是愚弄广大劳动人民的重要工具。卜与筮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商、周时期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国家和法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斗争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实行阶级统治,一定要建立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法制就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强力工具。我们的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是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的指导下,在毛主席、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打碎蒋介石为代表的地主资产阶级反动国家机器,彻底摧毁旧法制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侵略者轰开,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面对这一现实,中国各阶层奋起反抗,统治阶级也不甘心自己地位的动摇和削弱,在他们当中普遍弥漫着仇洋情绪,其中以慈禧最具代表性,随着与列强矛盾的激化,慈禧仇洋的思想逐渐付诸行动。与此同时,国内各阶层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慈禧纵横捭阖,玩弄权术,对各派势力或利用或打击,以维持自己的最高统治地位,同时也影响了她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9.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曾经采取过很多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其中最早的就是“剔发易服”政策,并且曾经停止一段时间后又推行则更为残酷,原因何在?本文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以全新的角度探讨清初统治者之所以残酷地推行此政策的原因和它对汉族人民的巨大影响,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清初的一些历史。  相似文献   

10.
清朝于顺治元年入关,至十八年基本统一中国内陆.其所依靠的统治地方的军政首脑,主要是来自与满洲贵族利益关系密切的八旗汉军.清朝沿用"明制",以总督、巡抚掌管地方大权,其中巡抚以民政为主,至关重要.据统计、考证,顺治朝出任巡抚者125人,其中97人为汉军旗人,占78%,余22%为汉族籍.汉族籍出任巡抚,主要是清朝入关之初,满洲贵族出于拉拢汉族官僚士大夫及地方汉族势力的需要.随着清朝统治日趋巩固,汉军旗人几乎垄断了巡抚之职,汉族籍巡抚寥若晨星,且受到汉军督抚的节制、监控.因此可以说,清朝入关与汉族政权角逐,化劣为优,最终取得开国胜利,与其利用汉军旗人出任督抚,争夺掌握地方大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佛非中国教”.其自西域贸人传入中原的时间是东汉桓、灵之世,及至唐末五代,中原地区已是佛风炽烈,家喻户晓了.此间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已由氏族部落进入了奴隶制,逐渐成为与中原汉族封建政权相对立的北方强国.和历代统治者(隋唐以来)一样,为了麻醉人民,强化思想统治,辽朝统治者也利用了佛教这一有效工具.在辽朝统治阶级的扶持、倡导下,终辽一代,佛教得以不断发展兴盛并对契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防勇亦称防军、防营或练勇。防勇因征勇留防各地而得名①。征勇留防各地,是当时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的产物,也是晚清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妥协的结果。防勇虽然担当维护清朝统治的主要任务,但它未能获得制兵的地位。因此,防勇(防军)不是“经制兵”,而是临时性地方武装;它虽一时起了国防军的作用,但非“常备军”。  相似文献   

13.
对法在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既是统治阶级解决内部矛盾的客观需要,也是由法的本质决定的;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察了法对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进行调整的主要表现,指出在我国现阶段,法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统治阶级即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这一作用的加强,调整范围的扩大,是社会主义法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阿保机统治时期契丹社会政治特点是:同保守派势力进行斗争,确立了世袭汗权;建立契丹政权,为契丹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外发动战争,拓展了疆域,提高了契丹族的声望;营建皇都,建立中央及地方统治机构,以巩固契丹政权;重用汉族地主,吸收汉族的统治经验,以维护契丹族的统治.  相似文献   

15.
一、清初反清斗争是中国的国内斗争 在谈清初反清斗争的性质时,首先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卽清初的反清斗争,是中国的国内斗争呢?还是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统治的斗争呢?关于这个问题,看法并不一致。近年来在我们出版的某些历史著述中,有些把清初的反清斗争说成是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把清政权的统治说成是外国对中国的征服,把明王朝和清王朝两个中国地主政权之间的矛盾,说成是中国和外国的矛盾,等等。一句话,不把入关以前的清政权看做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列入议事日程,本文拟就自治法的修改与少数民族国家公务员的培养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供有关方面参考、批评。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前我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分别处于封建地主所有制、封建领主制、奴隶制和原始社会长期的社会发展阶段,各族人民不但受到掌握中央政权的汉族统治阶级——主要是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而且还受到本民族的统治阶级的统治。在各民族内部,操纵着本民族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命脉的,  相似文献   

17.
清初,满洲贵族用暴力强制汉族男子剃发。旦夕之间转变了千百万人世代相因、蓄发挽髻的传统,而将统一剃发垂辫,作为其登上统治地位的标志。这个标志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并非始终如一,而是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欲就其“变”作一初步探讨。一、女真发式清  相似文献   

18.
汉代太学正式成立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是世界教育史上仅见的。它的历史作用为:一、使儒学成为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二、为地主阶级培养了大批官吏及其接班人;三、使统治阶级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利其统治世代延续。汉代建立太学是中国地主阶级利用教育阵地来巩固本阶级统治的一项成功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从辽诗及北宋使辽诗看辽代社会张国庆公元10世纪初至12世纪初,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长达二百余年。在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影响下,有辽一代亦涌现出不少契丹族(包括辽地汉族)诗人,他(她)们以自己家乡的“事”、“物”为题材,吟诗赋词,产生了不少好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历史上,凡在周边地区,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崛起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都同部分汉族官僚地主的支持和帮助紧密相关。这些政权在许多方面吸收了汉族地区的先进文化,实行新的政治典章制度和发达的生产技术,同时又有大批汉族官僚地主参加,充实其统治机构,实行番汉联合政权,辽王朝的统治方式在此方面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