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对温度变化导致相变的蜡固、冰固及低熔点合金等夹具进行了分析,对电致相交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各种利用相变固紧的机床夹具的选用原则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直接接触固液相变制冰、强化制冰的方法及冰蓄冷系统的研究进展,考虑到目前对蓄冰技术相关的固液相变传热问题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相变储能材料技术是近年来热领域和新材料领域新兴的研究热点,该技术对建筑节能、解决能源紧张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机理及分类,对现阶段国内外具有应用价值的相变材料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在相变材料在实际建筑护围中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4.
列举了与常规冰蓄冷技术相关的传热问题,综述了冰-水固液相变导热控制、导热对流耦合控制下圆管外和球内固液相变传热现象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在冰-水固液相交换热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Ⅰ—Ⅲ混合型裂纹相变增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压力敏感准则和权函数法对相变增韧陶瓷Ⅰ-Ⅲ混合型裂纹的增韧效应进行了理论预测.分别给出了静止裂纹和走长扩展裂纹相变塑性屏蔽的理论表达式.结果表明:相交对静止裂纹有负屏蔽效应。并随K/K比值的增大而趋于零;对扩展裂纹的增韧结果除与材料弹性模量、相变尾区高度和相变体积分数有关外,还与K/K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6.
变温马氏体相变是重要相变,其温度场的计算是相变模拟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材料力学性质细观各向异性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力学性质细观各向异性对温度场分布有影响,但对于45#钢这类材料,材料力学性质细观各向异性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Moumni-Nquyen内变量理论,推导出相变材料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弹塑性解,从而定量的描述相应材料应力、应变、变形及破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钒作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功能材料,在智能窗、抗激光辐射以及温控开关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二氧化钒的结构和相变特性,综述了二氧化钒薄膜制备工艺和热致相变性质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利用与热力学的相变理论进行类比的方法,对混沌投资时间序列的分形维数谱的静态相变和动态相变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10.
设计建立了一台多功能蓄冷空调实验装置,它可以模拟制冷剂直接蒸发式冷蓄冰罐的运行过程,循环水直接接触融冰供冷循环过程和对房间实行低温送风过程,运用冷媒,可以进行间接冷媒冷却下有限空间内管束外冰-水固液相变过程的研究。应用该实验台,进行了有限空间内管束外冰-水固液相变过程的研究,和制冷剂直接蒸发式冰蓄冷过程动态特性的研究,实验研究结果可为冰蓄冷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国际能源运输系统是当前实现能源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分配的途径,它主要由海洋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构成。国际能源运输系统线路长、环节多、整体性强、受攻击门槛低,它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脆弱性;而来自于途经国家政局、大国地缘政治上的博弈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等方面的威胁加剧了这种脆弱性,并导致了国际能源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国际社会应当从世界经济的全局出发联手建立国际能源运输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消除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它的威胁,以确保世界经济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以能源为基础支撑.文章通过对舟山能源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分析舟山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关系及目前能源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能源、节能等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舟山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策略.  相似文献   

13.
欧盟的能源安全与共同能源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能源不能自给,50%的能源需要进口,而且未来对外能源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欧盟能源安全面临严峻形势。为确保能源供应,欧盟以内部统一能源大市场为依托,以扩大政策及大周边政策为手段,开展了全方位的能源外交,谋求建立泛欧能源共同体,打造多条"能源走廊",实现能源品种、进口来源和运输途径的多元化,以减轻对外能源依赖,降低风险,确保能源安全。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欧盟对外关系的未来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要大力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能源是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必须大力发展、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  相似文献   

15.
能源开发、人力资本与全要素能源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能源开发、人力资本作用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机制,以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Undesirable-SBM模型测算了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运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能源开发、人力资本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能源开发相对强度与绝对强度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不相同,并且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2)人力资本未能带来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显著改善;(3)结构变量与开放经济变量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各不相同,节能减排政策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促进效应已经显现。能源与碳排放约束下,应延伸资源经济链条、坚持以运用为导向的人力资本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10年9月28日,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发布了《能源战略2050——清洁、可靠和经济的能源系统》报告,提出了德国至本世纪中叶能源发展路线图。本文梳理了该能源战略的要点,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和电网发展,从统一规划、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经济性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和德国各自的特点,以期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严重关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推行可再生能源证书这一主要的法律制度和促进机制,鼓励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结合《可再生能源(电力)法》,阐述了可再生能源证书的注册、合格发电站的认证及证书的创制、形式、登记、转让和失效制度,着重分析了可再生能源证书的运行机制,进而提出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传输基础设施、法制环境和市场运行机制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中国实有必要推行强制性可再生能源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18.
选取中国30个省(市)2004—2015年的数据,通过构建双层嵌套CES生产函数,采用四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程和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算分省能源偏向性程度,研究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对能源强度的作用。结果发现: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与能源强度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可由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的生产率效应与要素偏向效应所解释,当生产率效应占优,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降低能源强度,而要素偏向效应占优结果相反。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对清洁与非清洁能源强度的作用呈现非一致性,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可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现对能源强度的作用。市场型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实施可有效实现有偏技术进步的节能作用,政府干预型环境规制政策强度不同,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对能源强度的作用迥异,相对严格的环境规制能促进有偏技术进步节能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迈向可持续能源——能源法生态化变革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机械自然论影响,传统能源法只关注能源供应安全,忽略了对外部性的管理,从而导致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生态伦理的兴起要求改变传统的能源-经济模式与能源法律政策.世界各国能源法开始以可持续能源为法律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变革.能源法生态化变革的基本制度进路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并尽量寻求成本有效的途径.要逐步促进能源法的生态化,既需要限制或扩展财产权,也需要赋予公众参与能源开发利用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粗放型发展模式使河北省出现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较重等问题,能源危机已经日益显现。在分析河北省能源消费特征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河北省节能降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