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当代散文作家中,吴伯箫的散文创作是别具特色的.早在二十年代中期,吴伯箫就开始发表散文作品.其后几十年中,他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十分勤奋.三十年代发表的散文集《羽书》及《潞安风物》,就开始显露了他的创作特色;“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出版的散文集《黑红点》,标志着他的创作走上了新路;而一  相似文献   

2.
师陀散文论     
一师陀称不上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散文创作巨匠,他在文坛上的成名也得力于小说而非散文。但他的散文诚如他为第一本散文集《黄花苔》命名时说的那样,“是野生植物”,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直执拗地充满生机地开放着。几十年来,他遵守着自己的诺言:“默默地做点事,默默地走点路,默默地想想自己和别人”(《里门拾记·序言》)。为人们贡献出大量的“野生植物”,汇合起来,蔚然壮观,形成独特的散文艺术天地,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争得了独特的地位。师陀是在30年代步入文坛的。1931年秋高中毕业后,他假托考大学,来到北平,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3.
徐开垒同志是人们熟知的散文作家。早在学生时代,他便酷爱文学,开始了创作活动。十四岁那年,在叶圣陶主编的《新少年》半月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两个泥水匠》。以后,曾在柯灵主编的《文汇报》副刊及《鲁迅风》、《春秋》、《译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散文和诗歌。四十年代担任文艺杂志和报纸副刊编辑工作,从此走上文学道路。建国后,长期主编《文汇报·笔会》。虽然,他也创作过小说、诗歌,但主要的还是在散文艺苑里辛勤笔耕,获得累累硕果。冰心同志说他是一位“功力很深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集《雕塑家传奇》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反映了他四十年来散文创作的艰辛历程和成果。诚然,四十年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一瞬间,但它跨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新中国、十年内乱和粉碎“四人帮”五个时期,这对于经久在崎岖道路上跋涉的旅子来说,就不是很短的岁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文学史上不少作家走上文学道路是从写散文起步的,冰心发表的处女作是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巴金写出第一部小说前就完成了散文集《海行杂记》,许钦文则说:“我在开始做小说以前,是写了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读了特·赛音巴雅尔的散文集《啊,额吉河》,被集子里那充满了诗情画意的优秀篇章所吸引,思绪被引得很远很远。特·赛音巴雅尔是内蒙古文坛上享有盛誉的中年作家,虽然现在调到了北京,但他的心始终没有离开过故乡,一直为故乡的美好与幸福而歌唱着。他从1955年发表作品以来,已出版过诗集《春天》、《花果之乡》、《红豆树下》,小说散文集《晨鸟》等。散文集《啊,额吉河》是198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的又一本作品选集。这个集子,共选了他近年创作的访问记、游记、回忆录等散文二十二篇,根据不同的内容,大体上划分为八辑。这些散文写得自然  相似文献   

6.
吴伯箫开始写作于一九二五年,奠定他散文地位的,是他三十年代出版的集子《羽书》,而标志他创作风格成熟、代表他创作最高成就的则是他在六十年代写的散文集《北极星》了。《北极星》中,尤其以那组回忆延安生活的散文为最佳。这组散文,有写当时“革命者荟萃的地方”的《延安》,有反映当时延安军民“丰衣”和“足食”的《记一辆纺车》和《菜园小记》,有写“安居”的《窑洞风光》,还有表现当年延安军民精神风貌的《歌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先生自二十年代初期致力于散文创作。在他短短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和《你我》五本散文集。他的散文,在当时以“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脱颖而出,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为新文学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这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在艺术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
秦牧同志是当代有影响的散文家。他曾以华侨生活为题材写过《黄金海岸》《回国》等著名小说,有力地控诉了殖民主义者的罪恶;但是更有成就的却是散文。《花城》《潮汐和船》是为大家所熟悉和喜爱的散文集。在长期的创作中,他深入生活、辛勤劳动、匠心独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读秦牧同志的散文就象“和老朋友们在林中散步,或者灯下  相似文献   

9.
杨朔同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时代气息浓郁,诗意隽永,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苑增添了奇艳的花朵。文化大革命前,杨朔的《海市》、《东风第一枝》等散文集,深受读者的喜爱。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杨朔生前在各个时期写的比较优秀的散文集辑在一起,出版了《杨朔散文选》。本文拟就《杨朔散文选》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来探讨杨朔散文的特点和创作经验。我们要学习、研究杨朔的散文,努力繁荣散文创作,让社会主义散文之花开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10.
人说,香港的生活节奏是紧张的。每天下班之后,即已筋疲力竭,就在这繁忙的工作之余,夜深人静之际,他埋头创作。已经出版了长篇小说《追寻》,小说散文集《强者的力量》、《香港内外》,散文诗集《夜曲》,而中短篇小说集《香港逸事》、散文集《迥音壁》也已交出版社处理。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小说、散文、散文诗新作散见于报刊。他也写过评论,如他给香港文学研究出版社的《艾青选集》、《蔡其矫选集》所写的前言。这一切说明:他不仅具有各种创作才能,而且勤奋。他,就是近年来香港新崛起的青年作家陶然。  相似文献   

11.
一叶紫以小说鸣世,但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1936年,新钟书局拟出版其散文集《古渡头》,但未见该书发行,原因不详。同年,作者自己编定《叶紫散文集》,交商务印书馆出版,因抗战爆发,纸型被毁。因此,其散文从未引起研究者重视,50年来,系统论述叶紫散文的论文十分罕见。叶紫在创作初期,曾以其妻汤泳兰之名出版过一本《现代女子书信指导》,该书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并非散文家,写小说是他的主业。散文不过是他的副产品。但,这副产品和他的主产品一样,都是一流的。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是又薄又小的一本,名为《月迹》,收集了作者自1979年至1982年间的34篇作品。这便是贾平凹早期散文创作的全部结晶。  相似文献   

13.
李华岚,原名李岚,中共党员,我院中文系一九六三年毕业生。他在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之余,勤奋地进行散文创作。江苏人民出版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他《迟交的作文》、《闪光的道路》、《雨花石》、《深深的致意》、《赶海集》等五本散文集,在文艺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他有三本散文集在一九八○年四月江苏省文代会和作协会员代表大会上,被列为近年来我省出现的优秀作品。散文《迟交的作文》,还被《中国文学》(英文版)译成英文,介绍给国外读者。正当李华岚的散文创作日趋成熟的时候,十分不幸的是,病魔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现借发表陆建华同志(李华岚的生前同学和好友,我院校友)此文的机会,聊表我们对李华岚同志的哀思。  相似文献   

14.
刘白羽是我国当今散文大家之一。在他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五十周年的今天,总结他在新时期十年的创作新经验,无论对他本人的创作,还是时繁荣我国散文创作,都是极有意义的。 在祖国进入新时期的大飞跃中,刘白羽也开拓了自己散文创作的新历程。正如他自己所说:“难忘的一九七六年到来了,那些积聚的形象,象火一样一触而发,我意想不到地写出《巍巍太行山》;而后又写了《昆仑山的太阳》、《樱海情思》、《罗马》、《翡冷翠》;最近又写了《翡翠城》,《海上日出》。我走向散文创作一段新的历程。”十年间,他出版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海天集》三个散文集。还写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大海——记朱德同志》。另外还有多篇散文散见于  相似文献   

15.
杨朔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作家。杨朔30年末始创作,写了不少小说、散文、通讯和报告文学。其中尤以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散文创作成就为最高。这一时期,作家出版了《万古青春》、《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几部散文集。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荔枝蜜》、《雪浪花》、  相似文献   

16.
废名是京派小说最早的一名作家,湖北黄梅县人,五四时期曾在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参加过语丝社,在语丝周刊上登载《竹林的故事》等作品,1925年10月,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呕竹林的故事》,因为多写“乡村的儿女翁媪之事”,可以归入当时乡土小说的范围。众所周知,“五四”时规的散文创作大家该算是周作人了,他的冲淡平和的“美文”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作家,俞平伯,朱自清等大散文家无一不受其必响,但这都是在散文小品领域内的继承,而在小说领域内继承这种美学风格的作家要算废名为最著名.周作人在三十年代说过他的得意门生只有二…  相似文献   

17.
王充闾同志在《柳荫絮语》、《人才诗话》之后,又出版了散文集《清风白水》。从这三本书所构成的创作历程上看,乃是一个不断开创,不断飞跃的过程。不论从读者的审美接受角度,或从批评研究的角度看,都有充分依据认定,他的散文集《清风白水》的出版,表明他的散文创作不论从篇章到总体,都已经实现了文体审美的化境创造,正因为这样,他的散文创作,特别是《清风白水》的出版,才引起全国文艺界与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才得到那么多好评。读过《清风白水》,评论其化境创造,我感到在几个方面非常突出的,而这些又正是散文创造取得审美价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闲读丰子恺     
温海宇 《社区》2014,(8):11-11
丰子恺的书我有两本:一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早期出版的《丰子恺散文选》;一本是《闲居》,也是散文集。时常在空闲时翻翻,觉得颇有些情趣。比起他的漫画来,我更偏爱他的散文,他的散文文理并茂,情意盎然,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张光茫 《社区》2011,(26):11-11
以前读贾平凹的《秦腔》《高兴》《古炉》,我总能够感觉到一个时代的命运。感觉到贾平凹的悲天悯人。如果说,小说中作家还能偷偷在书页的一角藏起来,那么散文无疑就将作家的整个心铺在纸面上,最见情怀。在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天气》中,我读到了贾平凹洞察“天气”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散文     
一什么是散文?已经出版了二十个散文集的巴金回答道:“我实在讲不出来,我并非故意在讲假话,也不是过分谦虚。”这就足见这个看来似乎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无怪叶圣陶在谈小品文是怎样一种文体时说:“要象下定义一样叙述出来是不容易的。”如果说叶老这里说的小品文和散文并不是一个概念,那么,郁达夫的话说得可谓直接了。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他说“我们的散文,只能约略地说,……系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