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是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开展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试点的目的是在小城镇建立一种政府精干高效、企业制度规范、市场竞争有序、城镇规划科学、保障机制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新体制,促进经济不断上新台阶,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协凋、快速发展,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一、我市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我市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全…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启动器和推进器 ,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为解决小城镇规模过小、布局规划不合理、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 ,创新土地制度 ,全面规划小城镇建设 ,加快调整乡镇行政区划 ,改革户籍制度 ,放宽融资政策 ,推进科教兴镇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建设的经验表明,土地聚集是小城镇成长的因素,土地聚集必然打破原有土地产权基础上的利益格局。通过对上海小城镇发展情况的分析发现,没有土地的聚集,就没有上海的城镇化;在城镇达到一定规模后,土地聚集也会给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面对土地聚集带来的问题,城镇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每一寸土地。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形成新型城镇体系的总纲要"以中心城市为主、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而在目前城镇水平建构之下,皖北地区尚面临着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劳动者知识技能较低及联动性质的集群尚未形成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化水平建构视域下应当从着重加强县城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整体水平;着重发展中心城市,提高皖北地区整体经济实力;推动人口的协同转移,努力实现持续发展以及着重加强小城镇的建设,维护农村地区的平稳发展等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5.
郭军  刘瀑 《中州学刊》2007,(3):53-57
小城镇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又取决于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取决于产业集聚和集群的程度。因此,应立足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县域小城镇经济发展研究,将县域经济、小城镇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发展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综合考虑,达成三者良性互动,着力促进产业集群及其小城镇建设,构筑社会主义新县域、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城镇,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喀斯特地区建设生态城镇,既是顺应城镇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喀斯特地区城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其生态建设的模式主要有森林 旅游、旅游 文化 “三产”、养殖 沼气 种植、森林 水电 工业等。该县的生态城镇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态建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对此,应采取观念转变、制度设计、城市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中主要存在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区域经济实力不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加快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应科学规划,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业资源,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城镇工业,推进区域工业化进程;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城镇市场;建立相关机制,促使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又是农业产业化的促进器,两者同步协调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序转移、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等一系列问题的现实需要。为达此目的,必须因地制宜,对小城镇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对土地、户籍、投资等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并重视小城镇的硬、软件建设,方能实现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快广西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出路在于 :以人为本 ,切实提高欠发达地区城镇领导干部的文化层次 ,精干小城镇管理队伍 ;大力改革户籍制度 ,切实从人口数量上推进小城镇的发展进程 ;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 ,增加城镇居民就业机会 ,提高农民收入 ;科学合理规划小城镇 ,改善基础设施 ,美化环境 ,吸引外资入镇投资 ;多渠道筹集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资金。  相似文献   

10.
推进新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全疆各地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水平、地区分布、人口规模,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园地制宜,明确重点、分类推进,“宜市场则市场、宜保障则保障”,区别对待,将现有小城镇划分为示范开发、重点开发、重点扶持等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融资建设与运营模式。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不断优化投资布局与结构;建设融资平台;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积聚人口,扩大规模;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是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设计的重要依据.以广西典型喀斯特县域--都安县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GIS、网格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和方法进行都安县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构成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土地可持续利用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在空间分布上可区分为:不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中可持续性、较强可持性、强可持续性等五个等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五种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社会分化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兴起 ,小城镇在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 ,小城镇的发展还存在规划滞后 ,布局不合理 ,基础设施不配套 ,经济聚集效益低 ,机制不灵活 ,管理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采取科学规划、培育经济基础、改革乡村工业产权制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土地制度创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等综合性的政策措施 ,才能使农村小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叶敏  张建雷 《学术月刊》2023,(11):110-122
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浙北某县的发展经验,试图提出县域政府经营地方的概念,以刻画发达地区县域政府经济发展行为的新形态及其变迁逻辑。以“盘活式发展”为特征的经营地方模型试图强调这样一种地区发展模式: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政竞争的环境下,以土地为单一的要素竞争优势已难以为继,为持续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县域政府在上位政策体系提供的大框架之内,试图将辖区内的全要素(土地、产业、环境、政策)进行系统化“盘活”,以最大化地塑造地方发展的竞争优势。这种以“盘活式发展”为特征的经营地方模式代表了一种较为先进的地区发展形态,县域政府试图加强对地方发展资源的统筹、规划和治理来提升地方发展的整体效率和对多元目标的兼顾。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层次低、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大、新农村建设资金匮乏、中小企业融资难、欠发达县市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县域发展不平衡、小城镇建设停滞不前等.破解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将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破解建设用地缺口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以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建设和打造"企业联合体"为重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以建立"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基金"、加大对欠发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为重点破解欠发达县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和县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统筹县乡村基础设施、膨胀县城和中心镇规模为重点破解小城镇建设停滞不前的问题.同时,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加快构筑以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县域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县域民生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天津近郊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当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则通过对土地的整合及重新规划,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也加快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并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的需要,而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演化升级和农民的就业转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省的小城镇建设与新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以中心镇"扩权、留钱和高配"为特色的小城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成就卓著,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从规划、建设的现状看,浙江省的小城镇建设和新型城市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规划和建设的短视,城镇建设中重外表、形象工程,轻视地下管网基础设施等地下工程,导致许多中心镇的雨污排水管网、污水处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从而出现马路被反复开挖,暴雨之后,水淹全城,城区沦为沼泽,交通瘫痪.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奋斗目标,并将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这是新时期破解发展矛盾、促进城乡融合、激发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凝聚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着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城镇是经济发展的载体 ,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我国经济二元结构明显 ,区域发展不平衡 ,边远地区与城市差距过大 ,严重地妨碍了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开展小城镇建设 ,推进边远地区工业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 ,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市流动 ,从而促使经济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对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和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邯郸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采用区间数多目标规划模型对邯郸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构建区间数单目标规划模型以确定每个约束目标的希望水平及容忍限,构建辅助模型平衡每个约束目标的规划值,得出各类用地调整后的优化面积,以及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合理用水量,为邯郸市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纵观新疆四十年来县域地区的投融资状况,投融资力度明显不足和投资效益较差,是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得新疆的资源优势不能及时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县域地区的投融资应以农业为先导,坚持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并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强县域地区的经济实力,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做好地区发展规划,调整产业布局,不断提高投融资效益。一、投融资活动对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投资活动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投资活动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投资活动所消耗的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