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文版记即公文的文尾部分,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版记主要包括主题词、抄送、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项.但在实际应用中,除了上述提到的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之外,还应包括主送机关、印制份数、版记反线、版记位置等组成部分.文秘人员在起草、校核、打印时一般都不会太留意这部分内容,导致版记部分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共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将"意见"列为党的机关主要公文文种。2000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确定"意见"为国家行政机关第十一种法定公文文种,"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2012年颁布的《国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意见被列为第七种法定公文文种,其阐释无变化。  相似文献   

3.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文印工作,看似不起眼,不重要,其实它是介于公文制作与公文档案管理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涉及到诸多管理问题,尤其是重要公文的印制与保密问题更加不能忽视。本文将对如何做好单位的公文印制与保密工作,确保公文存档时的完整、保管方便、利用便捷等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以主件数量为标准,可将公文分为单式公文与复式公文两类。单式公文的主件只有一个,复式公文的主件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复式公文一般为批准、印发、转发公文的通知。有时批准、印发、转发的是一份公文,如《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关于改革原油成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同年6月29日,为提高党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所颁发的《条例》和《格式》,其目的就是要求统一公文格式,突显公文的权威、庄重与严肃。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多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印制和办理公文。本文作者就Word软件印制新版公文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Word版工作规范和新版公文规范解决方案。下面,作  相似文献   

6.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同年6月29日,为提高党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所颁发的《条例》和《格式》,其目的就是要求统一公文格式,突显公文的权威、庄重与严肃。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多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印制和办理公文。本文作者就Word软件印制新版公文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Word版工作规范和新版公文规范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批转、转发、印发性通知,是公文处理法规明文规定和长期实践早已约定俗成的通知中三个不同的小类别,反映了既相互联系又迥然有别的公文性质,应当准确、规范使用。批转、转发和印发混淆错用,是指批转、转发、印发性公文标题事由中的动词"批转""转发"和  相似文献   

8.
公文的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叫紧急程度;用电报发送的叫等级。它是公文格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确认识、准确确定和标注公文的紧急程度,对于确保公文的正常运转和公文的时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公文审核是办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前承公文起草,后启签发印制,是决定公文规范、保证公文质量的关键性程序。公文审核人员好比一条生产线上的验质员,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文件的严肃性、权威性,提高文件效力。特别是在县级党委机关的一些同志,不但负责公文审核工作,而且还要肩负领导讲话撰写、  相似文献   

10.
陈飞 《秘书之友》2014,(6):25-27
正为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GB/T 9704-2012),同时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旧《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一、台湾公文的基本结构依据台湾"行政院"1985年3月18日颁布的《文书处理手册》第十一条"公文结构及做法说明"的规定,台湾公文的正文基本按照"主旨"、"说明"、"办法"三段式结构写作。三段式结构开宗明义,在各段开头写明段名,段名后加冒号。这是台湾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6月29日发布,2012年7月1日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则,并给出了公文的式样.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相似文献   

13.
<正> 公文校核,是减少发文数量、规范办文程序、提高公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公文印制前的最后把关。在公文处理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而严把公文校核中的政策关,则是保证公文权威性、严肃性的关键,是公文校核的“核心”。那么,怎样才能把好政策关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应做到“上下左右前后”六面看。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党政机关工作需要,2012年4月16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时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办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机关的公文格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关公文处理标准化,是实现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标志和基础.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党的<条例>");一些省、市、自治区党委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实施细则,如江苏省委办公厅1997年10月28日印发了<江苏省党的机关实施〈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细则(试行)>.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将我国的立法分为法律、法规、规章等。从广义上讲,法律、法规、规章都属于公文,可称作"立法性公文(文件)""法规性公文(文件)""立法性规范性公文(文件)"等,也常见有人将它们和类规章文件统称为"规范性公文(文件)"。但从狭义上讲,我们一般所说的公文,专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15种法定公文。公务活动中,常常需要将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类规章文件向全社会或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17.
"函"是使用频次较高的法定公文文种,但目前在一些机关和单位,尤其基层单位还存在着行政公文的文种和格式混乱现象,有的人误认为"函"与"函的形式"是等同的,有的政府部门以"函的形式"向下一级政府发"通知",甚至有的机关以"函的形式"或便函向上级机关报送请示性公文等。笔者结合多年公文处理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2012年4月16日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于2012年7月1日正式施行。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被废止。  相似文献   

19.
公文处理是秘书部门数量最大的工作,也是"问题"重灾区公文处理"问题"影响之大,往往不可估量,教训举不胜举,务必找出"问题"靶子,着力克服。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公文采用特定的格式,目的是为了规范公文处理工作,解决公文处理中体例不统一、格式不一致、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做到运行有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公文处理工作制度化、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