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中国传统图形和现代平面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都是各自时代社会文化的象征, 回旋形在中国传统图形中是一种具有典型民族造型特征的构成形式,从分类、结构分析及形式美原理几方面对回旋形构成形式进行研究并剖析现代设计可以在深入领悟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线条、动作与声音 ,是构成视觉艺术形式与听觉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这些艺术物质都具有虚拟性、象征性的特性以及构成艺术结构张力或离异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长期聚讼不决的艺术起源问题近来出现"多元综合趋势".由于原始材料发现与占有是一个"无限"过程,更兼之材料意义的形成需要理解和阐发,因此艺术起源研究注定受到不同艺术观影响,并形成原始艺术发生研究的不同层面,以及不同层面上的追索带来的不同结论.认识艺术起源研究形成不同观点的根本原因,对于全面认识导致原始艺术发生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天然生命、劳动生产、巫术礼仪、游戏精神等皆是原始艺术发生的重要因素.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开放性结构模式,能够较为圆满诠释目前材料,并吸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材料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1.艺术母体是原始文化精神的整合与绵延。 1.1.现代人情绪意向上的原始认同,较为显著地体现于艺术思维与实践活动之中。只要潜心辨析,我们即可从纷呈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观念里触摸到神秘的原始脉动。那么,把握艺术母体机制、形态和本性的必要条件,就在于充分揭示这种现象的内在联系。 1.2.所幸二十世纪以来,文化人类学、分析心理学以及文化哲学等相关学科的长足进步,为我们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发展、重新发现现代艺术规律性意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能途径。基于艺术在整体上植根原始文化这一确定事实,可以推论:艺术内在构成必然遗存某种原始基质,制约和影响着艺术的创造发展。  相似文献   

5.
艺术创意是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现象。艺术创意具有多重的理论建构,以及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出意蕴创造的多义性、审美形式的大众性、思维方法的丰富性和价值体系的多样性。艺术创意在艺术活动中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致力于审美价值的提升和对于经济规律的适应,同时艺术创意在社会物质生产等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既强化审美精神的影响,突出审美形式的融入,也重视与文化创意其他方面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艺术表现力已成为现代竞技体育相关项目制胜的关键.规则的不断变化对各个项目的技艺性,即难、惊、美,提出新要求,其审美需求已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艺术创编和艺术表现是艺术表现力的具体体现,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艺术表现力有其自身的美学机制,它由其特征、原理及评判构成.影响艺术表现力的主要因素有:一般因素、美学因素及裁判员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1 作为当代文学活动和文学研究与近年关于吴越史前文化、民间风俗等的热点讨论有着较大的距离。文学属于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用卡冈的话来说,文化可分为几个层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艺术文化。或如海德格尔所谓的艺术品产生于“历史”和“物质”之间的裂缝,艺术文化既渗透在精神和物质文化之间,又悬浮在两者之间,与整个文化环境构成象征性的关系。因此,在文学研究视野里,文化是作  相似文献   

8.
精神世界是人寻求自身解放的内在家园.精神生产的精神产品能满足人的内在家园的需要.精神生产之所以能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是因为精神生产具有以下特征:以脑力劳动为主、产品具有观念性、生产改变对象的思想形式、生产具有自由性.精神生产以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教育等三种方式来满足人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9.
人作为文化动物,需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作为社会动物,需要维护消费秩序。在当代的现实中,大众文化消费形态无限展开,精神消费品的生产构成社会文化、艺术的主要层面,使得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得到自我心理享娱。在日常生活的直接证明中,艺术才有可能获得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当下这种变化预示着一种新的时代精神,为我们文化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必须广泛依赖社会和美学境遇———形式和公众的困境———物质形态与精神状态的限定———这是当代社会和大众文化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社会人的历史实践所创造和受益并依赖人与社会生活而发展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形态。文化的历史积累构成了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文化历代递传的历史连续体。这一历史连续体由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要素构成。文化传统对于后续时代的文化建设具有历史本体价值、理论认识价值和现代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飞禽走兽壁画尽管因岁月的破坏无一幸存,且历代画史对此亦少有记录,但从唐诗留存的少量相关咏画诗作中,仍可窥见其大体艺术风貌:其一是唐诗所咏的飞禽走兽壁画均各自单独成图,其画地可考者涉及山东金乡、河南洛阳、河南方城、四川通泉、四川成都诸地,这说明了唐代的飞禽走兽画已成独立画科,且以鸟兽为题材的壁画流布广泛;其二是现存唐诗所咏的飞禽壁画主要有白鹤、苍鹰和猎鹘等,走兽壁画主要有骏马和雄狮等,且画面简洁,罕见花草林木衬托,这既反映了唐代画家崇尚阳刚之美的审美追求和祈求吉祥如意的人生愿望,也透露了鸟兽画初创阶段述志重于观赏的真实情况;其三是唐诗所咏的飞禽走兽壁画,无论是出自名家或无名画师之手,无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由此可知写实性绘画系唐代画家们普遍追求的艺术准则。  相似文献   

12.
罗马梵蒂冈教皇宫签署厅的拉斐尔壁画是西方艺术史上的奇迹,属于文艺复兴绘画的最高成就之一。其兼容二希文化内容的人文主义精神,与形式上严密的逻辑性、娴用多样统一之整体布局的构图原则,确立了古典主义的新规范,为近代西方造型艺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众的物质生活十分匮乏,精神上也有很大压力。他们便以独特的宗教生活来缓解这些压力。概括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众的宗教生活主要有造像、写经以及淫祀。民众通过这些宗教活动寄托自己的企愿,表达心灵的诉求,摆脱精神的苦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动力发展史。物质对精神、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共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充分重视精神力量对奋斗实践的推动作用,是在坚持物质对精神、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的精神主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精神力量源于人们的知识、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信仰等,这些精神因素在人的实践中所产生的"力"便构成了精神动力。精神动力的形成发展与作用发挥,源于客观的社会存在与主体的精神需要的双重要求,并通过主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而将这种精神力量作用于实践,以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人找准来时路、走好当下路、瞭望未来路的精神动力,是信仰动力、信念动力、信心动力的系统整合,是个体精神动力、群体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动力的多元融合,是精神创造力、精神凝聚力、精神约束力的有机统一。它对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身成长起着方向指引、情感激励、意志砥砺和力量凝聚的重要作用。从精神动力的层次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基础,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选择,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胜信心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乐观心态,指引着共产党人的奋斗方向。从形成精神动力的主体来看:精神动力是个体精神、群体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彰显,个体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联系个体与国家、民族的精神纽带,群体精神动力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体认知、群体情感、群体意志,民族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血液里的民族精神基因蕴含的持久性、深层次的精神力量。从精神动力的作用来看:精神创造力贯穿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精神凝聚力汇聚起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磅礴伟力,精神约束力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纯洁性与革命性。  相似文献   

15.
从中外壁画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壁画与时代发展的紧密关系,即壁画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同时也参与着时代的创造。基于壁画的时代性特征,壁画发展的前景应是专业性和科学化的。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的地理位置、图形分布和制作方式等方面入手,论述了此处岩画的刻制技术和规模,分析了岩画的造型特点和技术方式,并提出下移式刻制岩画的观点,解释了位置较高部位岩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为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呼图壁乃至天山岩画的刻制方式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服务于资本的文化意识形态,消费主义鼓励人们到消费中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将消费作为精神满足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在永无止境的物欲追求中,人们失去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失去了人所拥有的高尚而深刻的东西,失落了精神家园。要想摆脱物欲的奴役和控制,重获人生的自由与幸福,必须不断地提高人生境界,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制度文明论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社会文明的基本结构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者的有机统一。制度文明是人们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它具有不同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确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位一体的文明结构理论 ,加强制度文明建设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财富是因稀缺而需要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对人类有用的产品,满足物质需要的物质产品是财富,满足精神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是财富;具有物质形式的劳动产品是财富,不具有物质形式而以思维、活动的方式存在的劳动产品也是财富.在物质产品匮乏年代,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产品被忽视或被排除出财富领域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当今时代,非物质产品的财富性质不能被否定.生产财富的生产活动既包括物质性的活动也包括非物质性的活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20.
敦煌石窟历史悠久,其壁画保存了自北朝至宋元时期大量的服饰图像和资料。因敦煌壁画保存相对完整,成为研究唐代服饰美学的重要资料。以唐代的敦煌壁画作为主要研究材料,从服饰的色彩和形式等方面探析敦煌壁画艺术中唐代服饰美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