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6)
一 我国当代史剧大师郭沫若先生,以杰出的创作成就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史剧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都驰誉当代剧坛。他的史剧创作实践以及他的有关论述,为我国当代史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的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与整理。 郭沫若的史剧不属应命之作,但却总是应运而生,他严于取材,巧于运构,用历史的精灵唱出现代人的心声。他敢怒敢骂,歌哭由我,始终把作品锋芒指向封建专制主义与恶势力。他的史剧总是以澎湃的诗情、磅礴的气势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在维护国家尊严,主张民族团结,创导民主正义,追求光明进步等方面,为我国现代史剧创作树立了一面现实主义的旗帜。 相似文献
2.
王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马克·吐温,这位在美国文学史上开一代创作先河的小说家,为后人留下了20多篇不朽佳作.其中,令人惊讶的是:在他全部作品中,两部描写少年历险故事的著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始终处于最突出的位置,并一直被中外学者公推为其代表作.于是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美国文坛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克·吐温为什么选择了儿童的角色,而又把他们塑造很空前成功?纵观文学界对马克·吐温作品及其人物形象的有关研究成果和论述,似乎都不能够圆满地答复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本文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所说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入手 ,对屈原和司马迁作了某些方面的对比性研究 ,从而阐明了司马迁在写作《史记·屈原列传》中的一些独特用心。 相似文献
4.
李丽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深刻展现了人类生存的两难境况:性与爱之轻或重、灵与肉之轻或重、雅与俗之轻或重;轻与重的对立与转换贯通于生命之中,轻为重时重亦轻,重为轻时轻还重。小说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充分揭示了存在的本真状态,并从哲学的高度观照了现代人类的生存困惑。 相似文献
5.
起永疆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最成功之处在于对汤姆·索亚这一儿童形象的塑造。本文着重分析了汤姆的性格特点之一,即表面上看他常逃学,不是一个好学生。但实际上他又是一个“博学”的顽童。这一既矛盾又和谐的特点使汤姆显得更加可爱和真实。 相似文献
6.
于冬云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托马斯·曼的《魔山》既继承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传统 ,又以对话性叙述超越于这种传统之上。小说通过人物与人物、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对话 ,把《魔山》建构成一个开放性的对话性叙述文本 ,反映了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精神世界的全貌 ,并在此基础上广泛深入地探讨了欧洲文明的发展趋向、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傅利平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通过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和兰斯顿·休斯的《我长大的时候》两首诗中“墙”的人性哲理与政治意义的赏析 ,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种族隔离政策对人性的异化、扭曲和抑制。一方面 ,人们从安全出发需要“墙” ;另一方面 ,人们渴望推倒“墙”以建立一种自由交往、种族平等的美好生活。通过对“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推倒“墙”的必要性的分析 ,揭示了诗人追求人人平等、和睦相处的良好愿望和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9.
“屋子”的寻获与失落——对《远离尘嚣》的一种女权主义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小兵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3):26-29
<远离尘嚣>表现了一个女性的悲剧.小说围绕巴丝谢芭的女性意识、她的追求及追求的失败展开叙述.最后指出这一悲剧是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张松存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25-128
电影《特别响,非常近》以“9·11”事件为故事背景,透过平民的视角表现恐怖主义事件给普通百姓造成的心理创伤及精神焦虑。从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视角看,该电影具有强烈的民间化、平民化色彩,透射出灾难后美国普通民众生活的真实性。同时该电影表现出批判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不仅控诉了“9·11”事件给美国人民带来的创伤,也谴责了所有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相似文献
11.
施阳九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2):51-56
先秦的“德”与一般“物”的概念不同,是一个没有实在对象的、完全是为了追溯人道之根据、并表明要相承于此根据而构建出来的概念。“德”概念的复杂就在于它有变与不变两面。始终不变的是德之为德的本质含义,它在《周书》中就已经被确立了,即对人道之根据的承受。当先秦各时期各学派对“人道之根据”以及“如何承受”作出不同的阐释后,将在“德”本质含义的基础上充实、外化出各种具体表现,从而有了语境意思相异的“德”。这即是“德”概念变化发展的一面。在把握了这两面之后,先秦“德”义之变迁也就能被清晰地梳理出来。 相似文献
12.
13.
(日池田知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17
我曾经就睡虎地秦简《语书》中有关“乡俗”的思想做过探讨,明确了《语书》中的“乡俗”思想是受战国末期秦国的墨家“尚同论”的影响而写成的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有关中国古代“风俗”所持的诸思想中的A与B的对立展开讨论。即:A主张严格管制地方独自“风俗”的 《语书》、墨家、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以及儒家的“移风易俗”思想。B倡导天下、国家承认地方的各种“风俗”,并且应该依照其风俗施行政治的《淮南子·齐俗》篇等地方分权思想。 相似文献
14.
潘雁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庄子寓言的思维方式对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有重要影响 ,并可以用寓言的眼光来品味审视这些作品。依据在于寓言的由“器”而入“道”的思维方式正与新时期以来部分有多重意味 ,有理性特色的小说的创作思维契合 相似文献
15.
贾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3):179-192
美国内战后,以西部见闻为主题的旅行书信在各大报纸上涌现,记者、文人和政客通过风景话语参与国家重建和文化重塑,"西部来信"在此意义上成为美国认同的一种文化载体。《共和党人报》记者萨缪尔·鲍尔斯于1865、1868年加入由联邦官员主持的两次西部之行,据此撰写的旅行书信在当时具有代表性,集结为《我们的新西部》一书。其中,关于太平洋铁路、大平原和印第安部落的叙述为经历战争创伤后的美国人提供了一个重新凝视和想象共和国的入口。首先,鲍尔斯将太平洋铁路作为联合各州的文明纽带,借助"铁路现代性"触发的与历史的"断裂"意识,促使人们遗忘过去,看向未来,并预设了一副美国"天命论"之下的"统一的帝国风景",旨在为新的民族国家认同做铺垫。其次,作者笔下的大平原形象经历了从"大沙漠"到"大牧场"的转变,"荒地变花园"的拓殖神话有助于调动起美国人攻克"最后一块边疆",进而征服整个北美大陆的普遍愿望,联邦在地理空间和文化象征层面的不可分割性得到了重申。最后,印第安部落在西部的迁徙和游荡被处理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以佐证白人至上主义,强调盎格鲁-美利坚人天然享有美洲土地的归属权。而印白冲突在文中的夸大化所激起的种族仇恨,一方面弱化了南北分裂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在想象"野蛮他者"的同时界定了民族自我。经以上描写,西部被塑造成南北和解的场域、"大陆帝国"的缩影,以及上帝赋予清教徒的"应许之地",作者以此架构起以"重聚"为核心的国家前景、国家身份和文化共同体。但这样的"新西部"传递的是征服者(白人定居者)和胜利者(北方联邦)建立的知识秩序,由此形成的报刊民族主义话语看似整合了相互冲突的地方观念,激发起一种广泛的、无差异的美利坚民族性,实则未能成为弥合分裂的利器。同时,其所宣扬的资本主义进步观、土地开发假说和文明等级论等,反而加剧了重建时期的社会动荡,透射出美国国家建构中的内在矛盾与分离危机之根源。 相似文献
16.
徐玲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82-84
各普通高校对英语选修课日趋重视,然而学生选而不修的问题也很突出。作者在对两学期的选修课授课对象从选课动机、课后作业、考核方式、存在问题等方面分别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之后,在认真对比和分析调查结果数据基础上,结合《美国文化解读》教学实例,对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