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努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尽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新格局,以便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使人民群众能够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安居乐业,是我们面临的新历史使命.归纳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工作中形成的新认识,揭示我国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可为我国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公共关系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开始受到关注。非营利组织因其自身性质,公共关系有不同于营利组织的特点,与营销职能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主要用于扩大影响、发展成员、争取公众支持以及推广观念、筹措资金等。  相似文献   

3.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经验的借鉴,是解决中国转型期诸多社会问题的关键。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组织在政府治理社会的诸多领域起到重要协助作用,在提高民众公民意识、畅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作用,应提高思想意识,营造重视社会组织的良好氛围;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规范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信任型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基础资源。然而,传统观念和“管控”机制的影响,社会组织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公众对社会组织公信力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构建信任型社会资本发展机制,要提高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完善内部各种制度,加强公众、媒体等对社会组织的监督.提升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信力,由“管控式”行政管理转向治理、服务和利导,为增加社会组织信任型社会资本的拥有量提供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公信力危机及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负面事件频繁出现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深陷于公信力危机之中,财务诚信度低,组织受赠数额锐减,公众慈善捐赠渠道转变,公众认同度低,发展之路困难重重。从社会组织自身的角度考察公信力危机及缘由,社会组织公信力重构决不可离开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但最终取决于组织的效能建设。为此,社会组织需要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实施利害相关者管理,并完善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的发展格局下,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因此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研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一定的价值意蕴,有利于政府和公众的双向互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立、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近年来,国家对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治理愈发重视,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社会组织的运行及发展有待完善,社会组织的公信力还需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不足等,会使社会治理的效果受到影响。基于此,需要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这个大背景,完善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推动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的建成。  相似文献   

7.
由于党政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兼职中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日益凸显,淮北市开展了清理整顿党政领导干部社会组织兼职工作。随着清理整顿工作不断深入,也暴露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面临社会组织自主性较弱、行政化思维观念浓厚、清理整顿手段"一刀切"和缺乏立法保障的困境,应通过增强社会组织自主性、转变发展社会组织的观念、建立分类管理模式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等措施,有效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通过减少行政干预、降低准入门槛、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尤其注重推动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成长,遵循的是以政社分离为原则的选择性支持的内在逻辑。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应从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的单向逻辑,转变为强化社会组织公众参与以实现政社关系有序互动的双向思维,使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民意整合和决策咨询功能的发挥,进而提高政府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志愿服务组织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志愿服务组织渐入到公众视野,笔者通过到包头义工联合会的实地参与、了解、发现包头志愿服务组织在管理上、生存发展的延续性上及对外交流、学习、借鉴上都有其局限性,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志愿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社会、政府、民间组织相互协调,政府、社会要为组织提供足够强大的外部社会保障。民间组织要加强对其自身发展能力方面的建设,只有这样多方全面的合作,才能使志愿服务组织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公众参与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但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公共行政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更新公众参与公共行政的观念、完善公众参与公共行政的制度、健全公众参与公共行政的组织三个方面分析了健全公众参与公共行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的发生使社会弱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凸现出来,社区社会组织从产生起就承载着对城市弱者提供社会支持的使命。单位体制的改变等因素使得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转移到社区,其中包括对社区内社会弱者的救助与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对城市弱者提供社会支持的作用越来越大,社区社会组织在帮助社区下岗人员再就业、救助社区残疾人、服务社区老年人、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协同政府管理社区“社会弱者”事务及动员公众参与“社会弱者”的支持工作中做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公共管理创新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社会组织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应该在公共管理创新视阈下积极探索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不断进行观念、机制和法制的创新,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下的非政府组织,在虚拟社会公共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政治指向模糊、行为标准模糊、运作过程模糊、角色定位模糊等原因,造成虚拟社会中非政府组织的诚信度严重下降,已经成为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也加重了公众对社会整体诚信现状的质疑,因此,需要通过构建互动沟通平台,强化主流文化引导,完善内部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措施,推动虚拟社会中非政府组织的诚信建设,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社会团体的组织能力是完成组织使命的重要保证。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团体普遍存在组织能力欠佳的问题。通过对江苏省社会团体的组织能力进行调查,了解我省社会团体的组织能力强弱,找出影响社会团体组织能力的重要因素,以采取有效途径加强社会团体的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团体组织能力的增强,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公众。  相似文献   

15.
志愿服务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效果。以志愿服务强省山东省志愿服务组织为对象,综合使用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志愿服务组织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与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志愿服务组织有效性由组织发展、公众倡导和治理功效三个维度组成。组织活力是影响志愿服务组织有效性提升的直接因素,受到制度环境和社会资本的双重影响。为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的有效性,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志愿服务组织应该积极构建纵向和横向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今后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其中社会组织的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组织发展能够承担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能、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稳定、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推动社会组织发展,要转变政府观念,树立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的理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新型伙伴关系,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制度保证,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激活社会组织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组织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深刻变革的必然结果。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伦理意蕴:能够为人们的道德生活实践提供广阔的领域和途径,是培育公民良好品德的社会根基;能够弥补市场和政府力量的不足,是捍卫并推动经济伦理的一股重要力量;能够强化道德的社会监督,是提升公共行政伦理精神的实践载体;对改良中国公共伦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资源;能够培育和提升公众环境意识,激发公众的环境伦理情感,是凝聚公众力量、促进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公众利益观念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公众利益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社会转型期间我国公众利益观念及其行为的变化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众利益观念变化对社会稳定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区组织体制中居民自治的国际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自治是实现公众参与、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各国社区发展中居民主体、政府、第三部门及其他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进行了逐一分析,探讨了国际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借鉴作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进步和媒介的发展使网络在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众通过网络论坛、网络媒体报道、微博等不同形式关注并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逐渐形成虚拟的社会组织。这种虚拟社会组织数量的增加和活跃度的上升,一方面凸显出网络公共领域的壮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网络舆论混乱的问题,为此,对网络公共领域的监督就变的尤为重要。本文以“余姚官员让人背”事件为例,探讨网络公共领域形成机制,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