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本文基于作者 2 0 0 1年对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肇庆市、清远市四地妇女就业状况的调查 ,深入分析了当前妇女就业中出现的新特点和新现象 ,特别是多元化的就业方式在保障妇女就业权利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产生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城镇妇女就业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说明教育对提高女性劳动者素质和竞争力 ,提高就业层次 ,增加她们的收入的重要作用 ;探讨了就业领域中仍然存在的性别隔离现象 ;用调查数据说明妇女受教育程度与妇女就业意识、选择就业的态度和方式、控制劳动力供给的数量、职业流动的水平以及对自身社会处境的判断和期望的高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基于新家庭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就业对生育的微观影响,同时检验了个人资本(受教育程度和户口性质)和经济支持(丈夫收入)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妇女的就业对其生育(生育数量和初育年龄)存在消极影响;总体上个人资本会增强妇女就业对生育的消极作用,但经济支持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研究还针对妇女生育与就业的矛盾及未来政策着力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新疆妇女就业水平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妇女就业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当前影响新疆妇女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妇女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我国 5 0年来妇女就业问题的回顾与理性思考 ,就未来在妇女就业问题上应采取的对策 ,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妇女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已有的妇女就业的研究主要偏重一个国家和地区妇女在经济领域的问题.而以民族进行划分对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的研究较少涉及。本文以甘肃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甘肃10个主要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状况的民族差异和地区差异,在对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妇女的就业进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城区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调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在残疾人就业机制、就业政策和法规建设等社会保障因素方面还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障碍,严重地影响着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要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问题,政府是责无旁贷的,必须建立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了90年代以来广州市城镇就业状况,并对未来15年内就业形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省张家港市和江阴市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实地调查,从流动妇女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和流动经历特征分层分析流动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流动妇女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成年正常女性;从人口社会学因素来看,未婚、无小孩、年轻的流动妇女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从流动经历来看,常回老家者、和家人同在一个城市者、对生活状况满意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准滨县就如何实现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解决留守妇女人数多、年龄大、技能低、要顾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张晓青 《南方人口》2002,17(1):9-14
目前 ,我国隐性就业与隐性失业并存的问题不容回避 ,劳动就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劳动就业与失业及社会保障进行科学地、有效地综合定量分析。文章分析了当前就业和失业统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提出就业、失业、工资、失业保险、再就业以及职业培训等构成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 ,构建综合测定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综合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未来劳动力就业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晓萍 《南方人口》2000,15(1):50-55
本文采用联合国PDPM中的“就业量 -增加值”函数法对中国未来 2 5年(2 0 0 0 - 2 0 2 5年 )中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进行了预测 ,并与劳动力供给对比 ,发现中国的高失业状况至少要持续 2 0年时间。同时本文还深入分析了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对外来打工妹生活状态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打工妹是我国城市外来人口中的一个特殊边缘群体,她们的生活状态不仅反映了外来人口群体所面临的问题,而且是转型期外来人口问题与女性问题共同交织的结果.打工妹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比起还留在农村的女性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给她们的未来还来了很多的困惑和对生活的不可预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3岁以下随迁子女照料分为家庭照料和社会化托育服务,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以及交互效应检验,考察3岁以下随迁子女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纠正内生性偏误后,与母亲作为主要照料人相比,其他家庭照料主体参与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父亲参与的照料能够使流动女性的就业概率提升约30%,而祖辈照料则使流动女性就业概率提升约58%。另外,选择社会化托育服务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的交互检验表明,母亲照料1-2岁和2-3岁随迁子女会使得其就业概率更低,分别是照料0-1岁随迁子女的9.4%和7.7%。  相似文献   

15.
张国英 《南方人口》2012,27(1):49-58
1990年至2000年中国失业率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初步形成了失业率区域分布的“带”、“串”和“圈层”结构。这与我国1990年代的快速市场转型有关,也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密切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市场化变量和工业化变量对于失业率的变迁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地区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的变化以及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化。导致失业率的地区分布出现了很大差异。进一步的讨论认为,失业率的空间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变迁代价的空间分布和社会不平等在整个中国和特定区域的扩大。  相似文献   

16.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have long been of interest to social scientist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 completely agricultural economy to one that is developing nonfarm opportunitie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may dramatically change. We examine how two components of education—schooling enrollment and attainment—affect the transition to employment for men and women in the Chitwan Valley of Nepal. Using discrete-time event history models, we find that school enrollment tends to delay employment, while school attainment accelerates employment. We also test how these effects may have changed across successive cohorts. Over time, the effects of enrollment have become stronger, while the effects of attainment appear to have weakened. These shifts in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may be related to increasing conflict between student and employee roles, as well as changes in the types and availability of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7.
就业半径、就业机会、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城镇化推进的必然环节。基于2007-2009年2291份调查问卷②所建立的固定效应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就业半径、就业机会、社会关系网络等代表地理距离和非地理距离的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均有显著影响,是促进或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其中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该研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转移,以及城镇化道路的推进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东人口就业结构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启鹏 《南方人口》2005,20(1):32-40
本文以 2 0 0 3年人口劳动就业统计数据为基础 ,结合产业结构的变化 ,对广东人口就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女性流动打工经历对其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玲杰 《南方人口》2009,24(4):59-63,51
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对是否外出打工及不同类型打工地的农村女性家庭经济地位差异进行对比,考查在资源因素与文化规范变迁的多重影响下,不同的打工经历对农村女性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及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Past quantitative research has typically disregarded the effect of gende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immigrant adaptation. However, recent theory and qualitative evidence suggest that gender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moderating this association. I use Mexican Migration Project (MMP) data regarding Mexican immigrant experiences in the U.S. to examine quantitatively how the process of job searching, and the effects of network-based job searching, vary by gender. Results show no evidence of overall sex differences in the likelihood of using network (i.e., family-based or friend-based) or individual (i.e., non-network) job search methods, but there are sex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es affecting job search method used. Settlement increases women’s use of their friend networks to obtain work, while for men, it decreases the use of networks of any kind. Contrary to conventional wisdom, women who use network-based job searches are less likely to obtain formal sector employment than women who find work without network assistance. Conversely, using network-based job searches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men will find work in the formal sector. Since employment in the formal sector is correlated with wages, as well as nonwage benefits, this suggests that using networks in the job search has markedly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overall economic well-being of male and female Mexican immigrants in the 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