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沈革武  杨爱霞 《学术界》2008,23(3):197-201
本文根据不同学者对德育生态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观点,深入分析了从生态到生态德育、德育环境到德育生态、德育模式到德育生态链的学术迁徙过程,还阐释了现代德育生态理论框架的构建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科学育人的需要,也是每个教师的崇高职责。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就必须首光明确实施德育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探索实践,努力寻求德育渗透的最佳方法与途径。 一、德育渗透的要点 生物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教学大纲中虽然从宏观上指明了实施德育的基本方向,但不够具体,故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有关资料,从中学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众多要点里,概要提出生物进化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生态学观点、科学价值观和爱国主义五个方面,分别简述如下: 1.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 进化作为…  相似文献   

3.
当代国外德育发展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网络化的发展,各国对青少年德育问题日益重视,形成了一些相互认同又各有所长的德育观点和德育模式,甚至出现了许多相同的发展趋势;即德育的地位、功能日益受到重视;注重构建德育网络,全方位、多渠道实施德育;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和德育的时代性、适应性,德育发展呈现重视素质教育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最可靠、最基本的资料 ,书中记述了孔子关于德育素质、德育内涵及德育培养的必要性。批判地继承儒家德育素质培养的观点 ,可以为现代教育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德育过程的内化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德育过程中德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形式发展的向度 ,既取决于德育影响的有效性 ,又取决于德育对象自身的接受状态。若要全面把握这种内、外的相互作用关系 ,仅仅承认德育过程的“内因”的决定性作用是不够的 ,还必须了解和揭示“内因”接受外界影响的环节和机制。德育过程的内在环节以及思想道德的形成机制主要有 :教化和内在机制 ,体验体认机制 ;情境机制和固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德育过程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实践的需要 ,就必须夯实德育的内涵 ,在把握德育实施过程的特殊性 ,掌握德育客体的结构特性 ,解析德育接受过程的阶段性 ,归纳德育过程的规律性的基础上 ,建构综合、动态、应用的独特德育体系 ,促进德育的立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渗透性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寓德育于潜移默化之中。德育渗透性教育具有有目的性、易接受性和非强制性的显著特点。高校德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研究这种德育模式,不仅有助于我国高校现代德育模式的构建,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大学德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大学德育的内在文化品性要求在大学德育中引入文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大学德育放在文化的视域中进行特殊考量。其基本立意在于开拓一个崭新的德育文化思维空间,梳理大学德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从文化反思的角度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德育中的文化性缺失问题,以文化观照大学德育的发展,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学校德育过程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近几年来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不适当地夸大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视为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二是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这就是近几年来报刊杂志上流行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三是《德育学》(陕西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提出了要解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引自《德育学》第137页)一些文章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德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试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中的理论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德育模式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并未以系统的道德理论和教育理论作为实践基础。从德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前提以及构建中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倾向进而提出一些建设性观点以期有助于当前国内德育模式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