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逆向演替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长期基本方针。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显得格外重要。为此 ,深入分析了西部退耕还林 (草 )地区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能够确保西部地区脱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的环境改善目标、改善路径和可行的对策措施 ,以建立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西部地区环境整治与重建体系 ,从而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稳固与坚实。  相似文献   

2.
在引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内外因素的基础上 ,分别就环境文化建设、环境价值观念、环境伦理道德、强化环境意识等问题展开了论述 ,并就人类中心论境界、生态平等境界、天人合一境界等作了分析 ,进而强调人类只有树立并强化六个意识 ,才能整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而作为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因素的环境安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剖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将就我国调控环境与发展的途径加以浅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对人口系统的支撑之上的,关键是要保持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维持资源、环境对人口发展的持续支撑。基于此,该文采用全国各省的横截面数据,建立包括人口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科技制度子系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并选取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人口安全对策:人口安全的公平建设;人口安全的文化建设;人口安全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今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极为发达的物质文明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为严重的现实问题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针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矛盾的加剧 ,依据我国国情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 ,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认识 ,科学地处理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有更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类聚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住区状况是人类聚居的具体表现,整个地球就是由许许多多大小各异的人类住区和自然生态环境组成。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住区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威胁,如何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冲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已经成为建筑学科及相关领域的重大课题。文章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的一些基本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地质环境对城市的起源、发展和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地质研究的目的是保障城市的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经济和工程活动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文章从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析入手,论述了城市地质及环境变迁对古代城市兴衰的影响,分析了在当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由于对地质环境认识不足而出现的失误和工程地质问题.指出在城市化建设中要认清潜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以促进城市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城市的发展和安全.文章最后对今后城市地质环境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系统工程思想在我国古代的建设工程中就已经有所体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设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的学科越来越多,这就更需要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来指导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以便取得成功.人类改造自然的两重性,使得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人类面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达到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指导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这就使得建设事业将要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因此,在21世纪,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将在建设事业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类发展视角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议题。传统的基于GDP的发展范式与基于人类发展的发展范式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有着不同内涵。基于GDP的发展范式对个人和社会福祉的考虑是不全面的,并缺乏内在的对资源与环境成本的考虑,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与基于GDP的发展范式相比,人类发展视角则更关注人的可行能力的扩展和选择空间的扩大,涵盖了健康、教育、生活水平、参与性等诸多方面。基于人类发展视角的发展范式把发展的关注焦点重新集中于人的各方面可行能力的扩展上,这会内在地产生对资源、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可持续要求。人类发展的诸多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从人类发展视角思考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助于扩大政策的选择空间。基于人类发展视角的发展范式有着更显著的可持续发展内涵。  相似文献   

10.
生态安全的内涵极其丰富,在生态学、社会学、法学的不同话语体系中其内涵与外延及其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就有什么样的话语体系。环境法学话语体系下的生态安全既有与生态学、社会学话语下生态安全认知的共性特征,更有自身的个性特征。环境法学话语体系下生态安全内涵实质在于,它指的是一种人类生存环境或人类生态条件的一种良好状态,是环境权实现的标志和状态,同时也意味着相关主体责任的担当。  相似文献   

11.
建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产品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其在给人类带来各种享受的同时,又成为资源、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及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本文将全寿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应用到城市建设领域,从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筑产品环境影响评价的定量模型,旨在利用评价指标推动建筑产品的清洁生产,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消费合理性的研究,是对发展合理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农业文明消费观念与挥霍型工业文明消费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当今工业文明消费观念崇尚的高物质消费与高品质生活并不成正比。高品质生活由满足健康生存需要的物质消费、积极向上的精神消费和良好的环境消费三方面构成。单纯追求高物质消费不仅不会获得高品质生活,反而会扭曲和破坏构成高品质生活的其他两个方面——精神消费和环境消费,同时也减少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使人更无暇享受生活。单纯追求高物质消费,使当今人类面临生存困境,这一严峻现实迫使我们对当今工业文明消费方式——异化消费进行评价与规范。人类物种生命的延续,是消费合理性的最高评价标准。在地球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节约型消费是实现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消费,是合理的消费。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推动洛阳市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福民强市"整体目标下,洛阳市投资环境整体向好。但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降低能耗的矛盾仍然突出,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从法治的视角,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需从社会治安、环境保护、鼓励投资、金融安全、司法公正、创建服务型政府等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能源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能源是一个战略问题。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特点是低品位能源的大量低效使用和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农村能源的短缺导致农村生活用能过度依赖生物质能,且以直接燃烧为主,热效率低,污染严重。对生物质能的过度依赖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因此应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重点就是沼气建设,推广以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缓解农村能源的供需矛盾,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建设环境为重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我国对环境也日益重视,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活动,但环境的法律法规执行堪忧,环境的破坏与污染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其原因在于,广大公民环境意识尚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决策者的保护环境与建设环境的素质与能力亟待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都呼唤尽快对我国环境教育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教育法》的内容及其实施涉及到广大公民和各行各业等方方面面,它是隶属于我国宪法的独立法律,并非教育法的子法.  相似文献   

16.
熵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个复合系统,其核心就是在保证城市经济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自然资源的消费和环境污染最小化,使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与信息得到高效利用,保持生态良性循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成经济、社会、环境和支撑四个子系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镇江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当前镇江正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向强可持续发展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加快各子系统的快速协调发展,从而使城市发展取得质的飞越。  相似文献   

17.
生态伦理与绿色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深层意义上说,生态危机源于人类的心态危机,即人类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因而环境保护在本质上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解除生态危机,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从生态伦理层次上转变人们的消费道德观念,而绿色消费则是人类对自身消费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后的理性选择,它将人类的消费行为限定在不破坏生物圈的良性循环之内,因而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它一方面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伦理价值取向,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消费公正,体现更广泛意义的人类大同理想.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支持。可持续发展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化,具有整体和谐、系统有序和创新性三大特点。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进行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的十大对策:树立人均意识、控制人口增长,确立大教育观、提高人口素质,强化参与意识、推动公众参与,改变资源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变革能源观念、实施清洁能源方案,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生产观念、推广清洁生产,革新消费观念、推行可持续消费模式,坚持大开放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调整传统人地观念、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9.
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其驱动因素区域异质性的研究有利于决策者做出合理判断,从而制定差异化的对策。使用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从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运输、消费的全产业链及气候因素着手,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差分GMM、系统GMM和偏差校正LSDV方法分别对全国和地区的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消纳目标、经济和人口因素、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程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电力调出量及气候因素在全国模型中都表现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化石能源的使用、火电占比、环保支出和电力调入量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呈负相关。地区模型中,化石能源的使用及气候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同,对化石能源依赖较高的省份,化石能源的使用会促进当地可再生能源发展;气候因素中降雨量会促进水电大省的发展,而日照时长则阻碍其发展;对于光电大省,日照时长则表现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森林效益与可持续性研究展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正确认识城市森林的功能和效益 ,探索不同管理措施对城市森林效益的影响 ,对实现城市森林的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城市森林对生态环境和生态过程产生的影响及生态和社会效益 ;分析了城市森林可持续性的内涵及特征 ;对城市森林可持续性模式及评价标准、城市森林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分析。在分析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城市森林是构建城市绿色空间的主体。建设可持续城市森林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