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梁平木版年画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俗性公共文化,既具有文化遗产具体可视的物质属性,又包含民间信俗、制作技艺等非物质的文化属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梁平木版年画传统保守的生产模式很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导致其创作生产萎缩、日渐衰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文章从活态性、地域性、系统性角度,论述了对梁平木版年画的完整性、关联性、综合性保护,以保持其公共文化遗产的本真性、独特性、可识别性,激发其创作、生产活力,增强群众参与度,体现其公共文化价值,从而实现对梁平木版年画的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2.
何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2):134-137
湖南滩头年画和重庆梁平年画在题材内容、构图色彩、线条版式和材料工艺等方面相似的地方非常多,区别虽然小但是不同之处也不少。两地都以门神题材为主,主要的门神品种风格非常相似,但是其他种类的门神品种风格迥异;滩头年画构图上比梁平年画对称意识要强,环境细节更加丰富,色彩奔放鲜艳,而梁平年画古朴粗犷、凝重深沉。两地的线条都很柔韧圆润,但是滩头的直线和几何图案运用比梁平多,文字使用也稍微多些。两地年画所用的木板、刻刀、颜料、纸张等材料大部分为当地出产,制作的工艺也基本一致,只在造纸的原料和蒸纸的时间长短等方面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谢春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4):61-63
绵竹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古老而又传统的艺术品,真实生动地记载和反映了时事风貌,画面所呈现的民风民俗、惩恶扬善、祈福纳祥等大量人文信息是绵竹年画人文精神的根本体现,为后世了解并传承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和湖南滩头木版年画分别于2005、2006年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地的木版年画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差异性,滩头年画与梁平年画的起源问题也是专家一直争论不休的学术问题。本文力求通过对两地年画图像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对梁平年画和滩头年画的差异性,以及发展性上做一个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并为今后研究和考察两地年画渊源、造型和工艺传承提供详实的文献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6.
如何将非遗传承和基础教育这两大文化要素兼顾考量,实现完美融合,无疑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且亟待探索的问题。莫绍萍不仅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市级传承人,而且还是一位教育成绩卓越的老师和管理者,她让梁平木版年画这种传统艺术回归社会生活,融入教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实现了非遗项目的活态化。非遗传承的不仅仅只是一种技艺,而且还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人生态度,一种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的人文精神,它让我们变得执着而坚定、善良而温暖、谨严而圆融。这些优良品质无一不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传递给学生的核心素养。正是这种合力和交集让非遗传承和基础教育找到了彼此完美的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7.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本文对凤翔木版年画起源的时间、主要生产地点、生产经营方式及其发展情况进行考证;对其内容与形式、制作工艺过程进行翔实的考究;从理论的高度分析了其艺术特色;并阐述了其艺术价值和在国内外所产生的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邰康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0-83
吉祥文化观念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根深蒂固。凤翔木板年画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组分,从其创制之日起,在发挥装饰功能的同时,就被赋予了吉祥文化的蕴藉。其在传达吉祥主题时,主要凭借植物、动物、器物、人物等纹样,其中以植物纹样选用最为突出。凤翔木版年画在植物纹样选用方面主要有以下特质:吉祥植物纹样与本土植物文化关系密切;纹样选用稳定承接;纹样选用方式多元。 相似文献
9.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正>梁平木版年画是盛行于重庆市梁平县境内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已有300年历史,其继承了传统水印木板年画的工艺流程和川派雕刻技术精隨。内容包括门神、神话故事、戏曲故事等三类。构图饱满简洁,人物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烈,动静处理得当,造型古朴粗犷。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梁平木版年画为 相似文献
10.
11.
梁绸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6-9
民间艺术中的非物质文化也是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形态的文化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只有在一个统一体中,才能构成一种真正的文化。中国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和悠久的传统,存在于民间。其中,传统年画是民间美术里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清末民初,社会发生了大的变革,民间年画发生了自身的改良。对中国传统民间年画以及清末民初改良年画的分析研究,以期对中国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课题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市梁平县为研究区域,从农地流转形式、流转主体、流转效益、流转协议、流转期限等角度讨论了农地流转的现状与特点,从农户家庭基本状况、农户家庭经济情况、粮食安全与社会保障状况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制约因素,针对问卷调研的计量分析结论,构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宣传和落实流转政策、健全农地流转市场等推进梁平县农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们习惯于将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意义固定的事物,忽视其本身意义变迁的动态过程,从而引发对于生产性保护中文化本真性等问题的争议。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其意义的转换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木版年画意义变迁的动态过程和“意义混乱”现象进行考察,来探讨生产性保护中的“意义重构”问题,认为只有建构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重构为生产者、消费者和文化精英所共享的、整体性的新意义,才能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产生“合力”,让“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试论词汇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旭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3):118-120
长期以来,受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学派的影响,语言学习被认为是对语言规则的掌握和单词的积累,而词语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却被严重忽视.针对这一现象,词汇学派提出了词汇短语(或"预制板块")的概念,认为词汇短语,而非生成学派所提出的句法,才是语言使用者内化知识的基础,继而认为外语学习中应注重对词汇短语的掌握,以达到熟练使用目标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刘泽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30-32
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王权支配社会"."王权支配社会"是在相信生产力发展状况与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具体社会运行机制问题.这种运行机制大致说来又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王权为中心的权力系统;二是以这种权力系统为骨架的社会结构;三是与上述状况相应的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7.
郜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64-165,7
工尺谱是我国历史上主要的几种乐谱形式之一,因使用工、尺等汉字为符号记录音乐而得名。工尺谱历史悠久,在民间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许多民间艺人依然用工尺谱来演唱和记谱,它对我国民间音乐传承和音乐遗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