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历经传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等视角的研究,学界对及物性有了许多重要认识,但及物性的定义、判断标准及其与语言使用的关系等核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对及物性做出新的界定,提出及物性的认知语义判断参数,并讨论语言使用特别是认知识解对于及物性的影响,不仅可以对上述核心问题做出新的阐释,而且能够拓展及物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及物性。  相似文献   

2.
乾隆朝“以工代赈”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工代赈"是清代重要的赈济措施,始于康熙朝,发展于雍正朝,繁荣及完善于乾隆朝。乾隆朝工赈制度规定,官府承担修筑民堤民埝费的一半,佣工者可参加工赈,提高工赈人员的佣金,工赈工程须有一定的规格、范围及规模。主要采取兴修及疏浚水利、修筑城墙及水陆通道、衙署、监狱、仓库、庙宇、学堂及军事工程等措施。工赈的实施增强了灾民自力更生的能力及自救意识,发挥了救灾及增强社会基础设施的双重功效,减少了社会动荡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视阈下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均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供需及服务主体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结构性瓶颈。造成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失衡的原因,主要来自由传统的"城市—政府"单一中心治理模式引发的三个:短板效应1.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给主体科研考核标准机械化;2.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需求主体分散化;3.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求主体耦合机制低效化。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应该在生态文明社会内涵的主导下,在制度层面上完备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给主体激励机制、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需求主体结构和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耦合机制,进而建构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多中心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先剖析人的素质形成的生理及心理因素 ,先天及后天因素 ,再阐述现代意义的素质结构模式及演进轨迹。尔后论述教育活动的概念及其心理生理结构。最后再论述当代新型的素质教育模式内容及综合大学中艺术院系的素质教育建构模式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汕大学人     
<正>陈婉莹教授一位驰聘于中英文媒体、香港、台湾及美国新闻界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及教育家,曾在美国从事新闻工作23年,历任多家大报总编辑、采访主任、专栏作家及记者,督导及撰写有关中美关系、美国时政及  相似文献   

6.
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旨在通过回顾Halliday、Matthiessen、Martin、Fawcett等国外主要学者有关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的研究,并通过呈现及物性理论在国内的发展和再发展情况,厘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的发展脉络,同时指出及物性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英语及物性系统网络,并建构比较完整的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7.
中外合营酒店成本及费用的内部控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及旅游事业的发展 ,中外合营酒店不断增多 ,内部成本及费用的控制问题也日渐突出。通过提出问题 ,分析特点 ,探讨如何对中外合营酒店进行成本及费用的内部控制及测评。  相似文献   

8.
以类型学为代表的前期及物性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在视角和研究内容上存在局限性。已有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静态视角,仅从语言内部出发,关注小句及物性的高低不等问题,忽略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加工对小句及物性高低及意义的影响。对于同一情景事件,由于语言使用者认知加工不同,编码的小句及物性的高低和意义都可能不同。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认知识解理论为分析工具,可以探讨相同情景事件下影响不同小句及物性编码的识解维度、识解受制因素及制约关系,提炼为影响小句及物性的识解机制,从理论上为小句及物性差异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多媒体及可视化计算对网络的要求出发,初步分析讨论了多媒体及可视化计算网络的结构及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丙酮酸及系列产品在化工、生化、制药和农用化学品等工业及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丙酮酸及系列产品的纯度、含量、杂质等质量指标与合成方法有关,不同的应用途径对这些指标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本文综述了丙酮酸及系列产品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以及丙酮酸及系列产品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宋明文人异调组词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组词的一个类别,文人异调组词产生于南北宋之交而发展于明代:结构形式从最初的松散组合到相对完整明确,题材有所扩展,戏剧性因素相对增加。文人异调组词的产生与发展并非偶然现象,而是诗词曲三体文学并行发展和交互作用的结果,表征了出位之思在词的风格之外尚作用于其形制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劳凌玲 《东方论坛》2013,(5):126-128,F0003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艺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主要是文学和艺术的统称。横跨亚非欧的阿拔斯王朝形成了统一的阿拉伯大帝国局面,政治经济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社会生活稳定繁荣,由此导致文艺的发展进入一个高峰期,不仅诗歌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勇于冲破旧规,探索求新,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层出不穷,而且建筑、绘画等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阿拔斯王朝被后人誉为“阿拉伯文艺发展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3.
庆阳在明清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至少七种府志,这些府志是各个时期庆阳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由于保存不当,大多数已经失传,今天可以见到的只有嘉靖本、顺治本和乾隆本。这七种《庆阳府志》性质的志书是中国古代方志的一个构成部分,但长时间以来却不为方志研究者所知。分析其内容和写作特征,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古代志书的发展历程,丰富中国方志学史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宋商人婚姻变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代商人的通婚阶层主要有艺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和官僚,而宋代商人不仅可以联姻于士人、高官,有的商人之女还可以入宫为皇妃,乃至正位中宫。这主要是宋代商人经济实力的提高、入宋后阶级关系的变化和财婚风气日盛的结果,此外还与科举制度的发展有关。唐宋商人婚姻变迁的背后蕴涵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5.
清代甘肃书院的发展,在时空分布和地域分布上有和全国发展相一致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点。在乾隆时期达到高峰,经过一段衰落以后,在同治和光绪时期又达到另一次高峰。  相似文献   

16.
由于商业的发展 ,宋代的货币制度也随之发展和演变 ,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铜、铁、金、银钱的铸造和流通 ;交子的发生和发展 ;南宋铜钱日益减少 ;纸币在广大地区流通及其发行量猛增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汉朝是法律全面儒家化的开端。本文从立法思想、法律解释、法律内容和司法制度等四个方面对汉朝法律的儒家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两宋 32 0年较为和平的环境 ,给楷书的再度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和条件。然而 ,在大唐兴盛之后 ,宋代楷书艺术却一直式微不振。其因有内因 ,也有外因 :一、书法艺术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 ;二、宋代书家“尚意”的理性选择对楷书艺术追求的淡漠 ;三、从“书判取士”变为“经义取士” ,宋代科举和学校教育立场的改变对楷书地位的削弱 ;四、印刷文化的发展对楷书艺术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原陈朝辅国太师胡理元篡夺陈氏权柄而建立胡朝,胡氏为王之后,推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政(如改革朝纲、限制名田、限制蓄奴和奴婢、定税制、发行纸币、统一度量衡等),但新政如昙花一现即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改革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基础.胡氏得国伊始,多次急欲举兵北侵中国,南伐占城国,使新政权失去国内人士和大明的支持,终于失国.15世纪初,明入越的深刻原因在于胡氏派兵屡次寇边,侵占广西边陲诸地;再者胡氏父子发兵侵掠占城国土,占王一再遣使向明朝求援,明朝被迫出兵入越,以回击胡氏对中、占之入侵.越属明20余载,推行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如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输入汉文化、官复原职、军复原伍、民复旧业、废除胡朝一切苛捐杂税、鳏寡孤独者设养济院收容、凡有德之士均被启用、重定税制、减轻赋税、奖励开垦田粮桑丝、以利生产;设立驿站、发展交通、鼓励中越文化交流、发展汉越文化等.明朝对越南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上述诸事,我国史学界鲜有评述,而近年来某国学者有不实之说,为此,正本清源,勘正讹误,还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20.
以民族矛盾为主线,宋代幕府大致呈现了"两点三段"波浪式的发展。以宋金、宋蒙对峙局面的形成为点,宋代幕府依次经历了顺应时局渐次恢复、起起落落发展不定、稳定发展与国共存亡诸时期,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类型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