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垄断法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竞争秩序的维护者,必须有高度专业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的执法机构保证其实施。国外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都有着很高的规格和权威。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为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模式,具有中国的特色。但建立一个专业、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来保障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是世界各国及我国立法的共同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下称"反垄断法")终于尘埃落定,标志着我国在反垄断的法制建设道路上取得了标志性进步。反垄断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一个权威、独立的执法机构的设立,尤其在我国,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一个独立权威、科学合理的反垄断执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制定反垄断法,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制止垄断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这些目的的实現需要设立一个专业、权威、独立的反垄断法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4.
制定反垄断法,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制止垄断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这些目的的实现需要设立一个专业、权威、独立的反垄断法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的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本身并不具备维护公平竞争的机制,因而我国亟需建立反垄断法律制度;但反垄断法本身不能创造一个公正、自由的交易秩序,必须借助于一个有效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本文通过分析国外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状况,总结出对我国设置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启示,并结合我国现有体制和实际情况,阐述了对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环境执法是环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法体系。但是,环境保护执法,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尚显阙如。本文诠释了环境保护执法理论,揭示了环境执法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法未能得到良好实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实施动力不足、实施机制存在缺陷是主要原因。环境法实施的传统路径是受害民众提起环境侵权诉讼和政府部门进行环境执法,实践证明,这两条路径未能保证环境法得到有效实施。我国已经对环境法实施的传统路径加以改进,并创设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但相关举措还不足以带来理想的环境法实施效果。环境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企业、民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各主体具有充足的法律实施动力,并为这种动力能够正常发挥配置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议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汐  李志旺 《理论界》2006,(6):65-66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反垄断执法的缺陷,对比研究了国外发达国家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应当设立国家反垄断委员会、国家反垄断监察局和反垄断上诉法庭,组成完整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依法治税外部环境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和改善税收外部环境 ,需要健全和完善税收执法的保障性法规 ,用法的形式规范征纳双方以及政府机关与有关部门的涉税行为。通过改进和完善税法宣传教育、健全司法监督保障机制、设置独立的税务稽查机构、优化税务行政服务、推行税务代理等措施 ,创造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环保部发起的环保约谈虽然对环境行政体制、政治生态、经济结构等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尚未从根本上触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很难说能长期推动环境法功能的有效发挥。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表面上在于政府部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监管,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经济优先的发展思路催生了环境执法部门"泛经济理性"的执法理念。该执法理念扭曲了环境法的立法原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境立法需要进行价值理念转型。生态优先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先进理念,是对工业文明时代经济优先理念的超越,应当成为现代环境法治的遵循。以生态优先理念完善环境法律制度,就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体系、生态法律制度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2009年以来,广东省开展的大部制改革是在维护权威体制前提下进行的有限范围内的制度创新,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有效治理所面临的两难困境。未来的改革必须完善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并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设置有机整合起来,缓解权威体制同地方分散式改革之间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环境权是环境法研究中一个核心问题,然而随着环境权研究的深入,本应更加明确的环境权概念却引来更多争论,这实际上是因为环境权被泛化的结果,那些所谓的"环境权"不过是环境法益而已。环境法益具有系统性,其内部具有完善的体系和功能划分。环境法益概念的提出,将环境刑事法益、环境民事法益甚至环境行政法益等统一考量,使环境法的地位得以加强,同时环境法益的这种系统性为其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物权行为理论为基础 ,对公司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公司行为进行合理的构想 ,塑造出独立的法人物权意思机关 ,实现权利主体实在化 ,权责明确化 ,使公司资产获得安全运作的环境 ,在根本上节制国有资产的流失。不完善的公司内部机构 ,“温柔”的“代表权限制说”和“后发制人”的公司内部责任制度都无法根治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将一种有效的民法制度引入公司内部行为中 ,于公司行为过程本身节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社会的贪污腐败之风曾猖獗一时。后来这股风气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的遏制,主要是由于建立起了严密完善的公务员廉政约束机制。该机制一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的法规体系;二是有一个权威的反腐倡廉的执法机构;三是能够持久广泛地开展反腐倡廉的社会思想教育。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港人治港必将使公务员的廉政约束机制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5.
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机构独立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规制机构缺乏独立性是导致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失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加强政府规制机构的独立性建设应当成为当前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规制机构的独立性受到规制立法、规制机构设置、资金来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目前在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应当根据规制机构独立性的要求,从规制立法、机构设置和规制监督体系等方面加强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机构的独立性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有的竞争法暴露出许多不足: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和完整的竞争法体系,缺乏独立和权威的执法机关,对违法者制裁力度不够等。为此,必须完善竞争立法体系,扩充调整范围,建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强化行政执法手段,以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人不可回避的选择,在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的途径中,除了环境法这个公认的重要工具之外,环境道德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和环境法相辅相成的重要工具。环境道德和环境法共同服从和服务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环境道德和环境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电信业重组和反垄断法实施的背景下,电信业的反垄断法适用问题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反垄断法在电信业的适用应遵循"一般适用、例外豁免"的原则,适用的重点是对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有效规制,并对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反垄断职权进行合理界定.  相似文献   

19.
孙晓东 《理论界》2005,(2):81-81
环境法调整对象是否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的法律调整对象理论的局限性,分析了新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对环境法的影响,并指出环境法应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保障。现阶段,国家级新区机构设置的类型分为政府型、管委会型、政府与管委会合一型三种,其中,管委会在机构设置过程中容易产生随意化与行政化等非规范现象,因而亟需通过法定化的方式加以解决。国家级新区机构设置法定化所涉及的问题,主要围绕新区管委会的组织定位是否明确、新区机构设置的法规范供给是否充分,以及新区机构设置的法定密度是否适当这三方面内容展开。为实现新区机构设置向规范化、法定化方向转变,需明确新区管委会为政府派出机关、确立以行政任务为导向的机构设置标准、重构新区机构设置的程序要素、以数字化形式提升新区机构设置规范的明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