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市三个年龄段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当今不同年龄段家长儿童观的代际差异。结果表
明,老年家长与青年、中年家长对于儿童地位、儿童权利、儿童发展与儿童需要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相较而言,青年、中年家长
在上述四个维度的观念更趋合理。部分老年家长持有家庭中家长应处于权威地位、儿童处于服从地位的看法;与老年家长相
比,青年、中年家长更加尊重儿童,愿意与儿童平等相处。结合访谈分析发现,“家庭本位”的传统文化、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受
教育程度的增加是导致老年家长和青、中年家长儿童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为营造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家长需改变认知,
合理期许,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老年家长应善于学习,主动走近儿童;学校、社区、新闻媒体等各行各业应共同帮助家长树立科
学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2.
3.
我国从2000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各类养老机构的发展成为缓解养老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各类养老机构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种种困难和问题,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本文认为各类养老机构应该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应用于养老机构的改革,从机构建设、教育、医疗、社会工作者介入等方面入手,建立投资多元化、服务多样化、管理专业化的养老体系,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我国代际隔阂,代际分离现象,实现老年人晚年幸福感,本文对美国、德国、日本的老幼结合养老模式及其成功经验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构建新型老幼结合养老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老幼结合养老模式有助于增进代际交流和互动,缩小代际鸿沟,通过代际学习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对弘扬我国尊老爱幼、多代和睦共处的传统美德,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包立远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3):67-68
城市女性消费涉及行业诸多,消费潜力巨大,在家庭消费中城市女性占主导地位,因此城市女性的消费行为成为市场营销关注热点。根据消费时代理论,不同时代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对E一代和幸运一代两个时代的城市女性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注重产品要素、消费地点和技巧等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其代际差异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城市女性消费行为代际差异与女性家庭角色、收入、文化程度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面临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机构养老已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一个理想的家的环境会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起到支持作用。采用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对居住在西安5家养老机构中的30位老人进行访谈并采取分段式分析,探究老年人如何在长期照护环境中产生出家的感受。结果显示,养老环境及安全、社交环境以及个人生活意义的实现对老人获得家的感受有极大的影响。养老院应当充分保障老人的自我掌控力和自主选择的权利,根据老人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服务、开展不同的活动,保证养老环境舒适的同时,尊重老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让他们有安全感、归属感,也有自由的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受教育程度、时代变迁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内部产生了巨大变化,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务工目的、流动范围、职业选择、劳动条件、生活方式和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了解和正视这些差异,能更好地把握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对养老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积极老龄化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理论视角和政策目标,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具有极强的理论解释力和图景规划力.对家庭养老的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其恰当地契合了积极老龄化对健康、参与、保障的追求,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理想选择.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实现积极老龄化愿景,需以家庭为单位,从法律、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构建一个全面的家庭养老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5):48-56
以社会养老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社会养老资源配置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社会养老资源更多,城市配置差异由东、中、西部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差异构成,区域内部差异更显著。区域内养老机构配置的差异性高于养老床位,东部地区社会养老资源配置更公平。应从政策层面支持社会养老资源连锁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政府投入的精准化,拓宽社会养老资源的投融资渠道;以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为桥梁,以机构为基点,进一步完善机构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衔接,带动周边社区提升养老服务,推动社会养老资源配置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嘉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122-133
运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不同代际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大多数流动人口感觉生活幸福,与户籍人口的幸福体验没有显著差异.新生代流动人口正值追求梦想、自我实现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幸福的积极体验明显高于老一代流动人口.(2)经济诉求、权利保障和公平正义构成了流动人口追求幸福的实质内涵.社会融合因素的影响效应甚微,城乡差距的曝光度和城市固有的社会歧视导致流动人口产生强烈的剥夺感和不幸感.(3)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和权利保障因素对不同代际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差异.基于此,在政策层面,提高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需要立足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面向,关注群体内部分化,针对不同需求层次,构建差异化的幸福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西封建城市差异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运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4):104-107
本文主要从经济特性、城市结构、文化教育和城乡关系等方面,比较了中西封建城市的差异性,从而说明其对中西方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和导致的不同取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农村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研究置于代际差异视角下,以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为数据源,使用SPSS 26.0统计工具探讨分析中国439个地区中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问题,考查影响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主要因素,并对比分析四类因素对两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影响.由研究结果可知:(1)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存在代际差异.整体而言,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与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相比,前者的回流意愿更强.(2)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受个体因素、家庭因素、流动因素和社会融入因素影响.其中,本次流动范围、累计流动城市数、社区管理参与、主观融入、文化适应会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而是否具有宅基地、职业类型、随迁家庭成员数、现住房性质和流动时长则对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业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对城乡面貌和百姓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行业 ,而中等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建设又是整个房地产业的中坚。本文通过对镇江市这个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剖析 ,寻求为众多的中等城市房地产开发提出解决共性和类似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育意愿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育意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其具体的变化与人口的相关变量有什么关系,需要进行实证研究,为科研工作者进行社会问题、人口问题的研究,以及政府制定、调整社会政策、人口政策提供翔实可靠的实证资料.我们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人们的生育意愿状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当前人们普遍认为生育孩子数"一个太少,两个正好";总体而言,目前重男轻女现象依然严重;人们生育孩子的功利性目的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有很大程度的减弱;人口城市化、接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是间接控制人口出生率、控制性别比失衡的有力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复杂网络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是2013年在杭州师范大学组织下所召开的复杂网络研讨会基础上的总结和拓展,包含了与会多名学者共同讨论修订后所认可的目前复杂网络研究面临的最主要的10个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当前复杂网络前沿研究的提炼,又结合了大数据发展的宏观背景。该文旨在为对复杂网络研究感兴趣的青年学者们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6-9
社区治理结构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体现在单位制理论与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社区治理结构模式、社区组织网络中的重要关系等方面。围绕社区治理结构,学术界提出三类模式,即强政府、强社会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社区自治型治理模式、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合作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从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角度对美国学界20世纪中国城市研究进行考察与分析发现,美国学界对1949年前中国城市研究固然不少,然而有关同时期城市化专题研究却非常少,有关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研究(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研究)远远不够,而对1978年后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最多。美国学界相关研究,从学术价值来看视野较为开阔,从现实意义来看又有不少观点对当下中国具有"资治"作用,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或遗憾,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32-137
I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ization and city modernization, the study of American academic research on Chinese cities in the 20th century shows that much was done about Chinese cities before 1949 but scarce about ur- banization in the same period. Research related to Chinese cities (including urbanization and city modernization) during 1949--1978 was far from adequate, but most research work was done about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after 1978. Academically American researchers have a broad vision, but practically their findings are rather unsatisfacto- ry and regretful although many of their opinions are “applicable” to Chinese realiti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