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维吾尔族婚居模式普遍为从夫居。A村维吾尔族婚后的居住类型以从夫居为主,同时存在少量的从妻居和独居制。近年来,婚居模式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妻居略有增加,但不是入赘,这种情况多见于再婚。在相应居住模式下,从维系婚姻及女性视角,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婚后主要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  相似文献   

2.
妇女婚居模式与计划生育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妇女的婚居模式对她们生育行为能产生决定性影响。在普遍盛行的“嫁女娶媳”婚居模式下,妇女们追求多生多育和生男孩,计划生育工作因此困难重重;“招赘”婚居模式下妇女生育观念却发生了急遽变化,普遍自觉少生,模范地实行计划生育。文章指出,差异的产生是由于“招赘”婚居模式提高了妇女对子女的预期收益价值;改变了妇女的子女性别偏好;重塑了妇女生育有目的。文章认为,可以在农村现有经济、教育状况下,通过变革婚居模式转变妇女生育观念,使计划生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3.
婚姻中的权力分配不仅反映夫妻间的互动关系和地位分化,而且事关家庭和谐与性别平等。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福建省的样本数据为分析依据,对家庭中夫权和妻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性别比较研究,并在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下审视男性和女性夫妻权力获取方式之差异的社会文化根源。社会性别角色的塑造对于丈夫和妻子在家庭中的权力获得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造成家庭领域性别不平等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2000年(第二期)和最近一期2010年(第三期)的数据,以相对资源理论为框架,以夫妻房产归属为衡量指标,使用二元对数模型和两层混合效应多项对数模型,探讨2000年到2010年中国城镇夫妻权力关系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0年间,房产归妻子所有或夫妻共同拥有的可能性有所上升,相对教育程度和收入对夫妻住房产权归属的影响在2010年比2000年有所减弱。总体上,城镇夫妻权力关系呈现平等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男孩偏好的传统生育观念是高出生性别比的观念基础;从夫居的婚居制是高出生性别比的制度根源;时下依然严重存在的男性本位是高出生性别比的社会文化土壤。高出生性别比植根于传统生育观念、父权婚居制度与文化之中。观念、制度、社会文化的变革是治理高出生性别比的治本之策。可喜的是新型生育文化正在我国开始萌芽。  相似文献   

6.
年轻夫妇“两头走”——乡村家庭权力结构变迁的新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年轻夫妇“两头走”这一新型家庭居住模式逐渐在鄂西农村变得普遍起来。通过实地调查着重分析了这种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居住模式重塑的微观家庭权力结构,进而探讨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变迁。不同于传统从父居模式下的以男方父代家庭与年轻夫妇为主、女方父代家庭较为次要的主次型家庭权力结构,两头走的婚居模式形塑的家庭权力结构为男女双方父代家庭与年轻夫妇的三角平等结构。这对我们认识当下的代际关系与养老、年轻人的独立等问题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深入调查仫佬族聚居村落,在获得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以社会性别作为研究视角,梳理出仫佬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入赘婚"、"嫁娶婚"、"两头走"的婚姻形式.同时探究不同婚姻形式下仫佬族妇女的社会性别角色、话语权等,展现当下仫佬族两性的性别建构,预测出两性和谐平等观念的植入以及去"性别化"的社会主义性别建构更能促进两性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性别文化与两性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两性关系之一,夫妻关系既受已有性别文化的影响,又受当时社会新情况的影响。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夫妻关系由不平等迈向平等。受传统性别文化影响和社会文化发展带来的冲击,现代社会同时并存着平等的夫妻关系与不平等的夫妻关系。先进的、平等的性别文化有助于促进夫妻平等;同时,夫妻平等也有助于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最终有助于实现两性平等。  相似文献   

9.
"同妻"与"同夫"作为社会边缘群体,在与同性恋者组成的婚姻家庭中是弱者,对于婚姻的维持以及解体都经受着与常人不同的艰辛和困扰。从虚拟人类学的角度考察,无论是婚姻的维持、解体或是再婚,"同夫""同妻"群体都是受害者,然而他们所遭受的困扰与磨难却是有差别的,"同妻"相比于"同夫"有着更为弱势的地位,这与社会性别不平等是分不开的。同情这两大弱势群体的同时也要反思为何已婚同志家庭会不断产生、如何避免此类错误再发生,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减少"同夫""同妻"群体的再生;同时更要将男性与女性置于更合理的位置上,减少因性别差异导致的性别不平等与性别歧视,才能帮助"同夫""同妻"群体在已婚同志家庭中受到的伤害尽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村集体资金主要有三种分配方式:第一种是分配征地补偿款,以人人共享与平均分配为主旨;第二种是集体经济的股份配置,兼顾贡献大小与人口均分;第三种是社会保障与村庄的福利分配,侧重向老人、儿童倾斜。值得关注的是,无论哪种分配方式都会遭遇性别分配不公,男娶女嫁的单一婚居模式,已经成为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公平分配的深层原因。要根治性别分配不公问题,需要双轮驱动:婚居模式的变革以及村级分配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