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赏秋私语     
秋的华韵,已悄然而逝。时光匆匆,来去也匆匆。堂前雏菊已谢,门户俨然。有人说:秋是悲的,唯有秋的气息才能使之陶然,使之苍凉。陶潜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  相似文献   

2.
我和韩道一起住。 跃层的房子,我住楼下,他住阁楼。他念大四,每天出门的时候手里拿着专业书,我已经工作6年了,匆匆去上班,高跟鞋嗒嗒在楼道上匆匆而过。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伴侣》2011,(1):6-7
有着“京城四大名少”之称的汪小菲、汪雨、王烁、王珂,不仅风流韵事多牵扯女明星,而且行事作风出奇一致,爱也匆匆、离也匆匆。只是这离散间,不知多少女明星洒下了伤心泪……  相似文献   

4.
《匆匆》是艾莉丝·门罗代表作《逃离》中的一个故事。作品中利用时空转换、将记忆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的情节安排呈现了今昔交错的叙事结构,而对画作《我和村庄》以及次要人物艾琳和唐恩的详细描写建构了作品中遥相呼应的细节,同时人物之间的谈话、半夜的吸尘器声等看似令人费解的文字却又是作家巧妙穿插在作品中的悬念,通过对作品中以上叙事策略的分析能够深度剖析作品人物内心匆匆"回归"或匆匆"逃离"的纠结。  相似文献   

5.
卷首心语     
在匆匆中忙碌,在忙碌中匆匆,转瞬间瑞鼠终结了繁忙的一年工作,金牛胸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踏入新的一年.值此新年来临之际,向一直关心学报的所有朋友致以新年祝贺!  相似文献   

6.
陈永江 《社区》2014,(12):53-53
随着子女一个个离开身边,老年人心灵上的孤寂感和失落感与日俱增,老人最希望的是儿女陪他们说说话。现实生活中,儿女能陪父母好好唠嗑的很少。有的儿女忙于生让变得不愿与父母沟通,在年老的父母面前无话可说,缺乏感情交流。即使同父母交流也是三言两语,连回家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相似文献   

7.
春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许多高血压者往往因春季的“稍纵即逝”,而忽略对血压的调控,突发意外,遗憾终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春季是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由此,许多医学专家指出,春季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黄金季节,也是防病治病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1921年夏,周佛海匆匆回国参加中共一大,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为了再见到杨淑慧。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弗洛伊德在中国很是热了一阵子,现在又冷了下去。但像弗洛伊德这样触及到人类深层精神结构的文化现象,并不像某些时装,流行歌曲“热”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是有着更为强韧的渗透力与更为持久的生命力的。事实上,在冷却的表层下面,弗洛伊德的影响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地铁日记     
地铁就如一个舞台,匆匆而过的人们用自己的喜怒哀乐,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演。  相似文献   

11.
晚饭后,窝在沙发上陪父母看电视闲聊,邻居胡伯来串门。胡伯进门就叹息说":看看你们家多幸福,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哪像我们家,小杰刚打电话说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孩子不回来,我们老两口连饭都懒得做了,冷锅冷灶的,真没意思。"胡伯的独生子小杰在上海工作,每年只有过年才回家一次,匆匆回来,呆不了几天又匆匆回  相似文献   

12.
清风不染尘     
吴敏朝 《今日南国》2008,(24):58-59
流年匆匆,竟抵不过青年时不经意的一瞥。 1968年,我18岁,那年的秋天,我所在部队进驻海口西郊的道客村。那一天,我们到秀英港劳动,路过滨涯村,有位战友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坟茔告诉我,这是明代中叶的著名清官、人称“海青天”海瑞的长眠地。我步履匆匆中走过了滨涯村。  相似文献   

13.
韶山的种子     
殷良 《老友》2013,(12):22-22
韶山的风水可以把人熏染成 龙种 很多人接踵而来 我于其中 步履匆匆  相似文献   

14.
匆匆,太匆匆,时间真是跑得比兔子还快,转眼就到了大四。回想四年走过的路,感到收获不小,这四年没有白过,现总结如下。政治上我积极向组织靠拢。我多次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班上的唯一的党员、团支书李小花同学汇报我的思想。尽管她一直恶意的认为我是心怀不轨,是在  相似文献   

15.
笔者的一个表妹去日本有8年了。去年7月回国,虽已回来了半年,但早在日本形成的“走路匆匆,吃饭匆匆,说话匆匆”的习惯还是丝毫没改掉,刚回来的那段日子,特别看不惯先生和孩子在周末的那长长的一个懒觉,觉得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因此不管先生大叫“家里没有生活气氛”,也不管孩子大嚷“妈妈不懂感情”,周末上午还是骑着自行车到自己的公司里去了。表妹对笔者说:“他们要睡觉就睡吧,我利用他们睡懒觉的三个小时,做好了几件事再回家,他们也只刚刚起床呢。”她感慨地说:“他  相似文献   

16.
人世间万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君若不信,就随笔者去看看上海人休闲方式的变迁。去年,上海人对泡泡茶坊、打打保龄、洗洗桑拿、唱唱“卡拉”兴趣颇浓;进入1999年,除了上述“白相”仍会延续外,还有几种休闲新招走红上海难,成为上海人,尤其是年轻朋友们趋之若鹜的玩耍热点。  相似文献   

17.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梁遇春恐怕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除一些现代文学研究著作偶尔提及这个名字外,一般人似乎从未说过他。这也难免,因为,梁遇春本来就犹如一颗流星一样,匆匆来到这个世界,又匆匆舍弃了这个世界,以致于使想给他写传记的人也难以措手。 梁遇春,福州人,生于1906年。十八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转入英文系,1928年毕业。  相似文献   

18.
绝大多数读者认识朱自清是因为他所写的那个蹒跚着的父亲的背影,那条洒满月光的煤屑路,还有那顺着指缝匆匆溜走的时间。我们所不知道的是这颗敏感的心灵在它跳动着的五十个春秋里,有多少辛酸隐藏在字里行间,在那淡淡的哀愁之外它也曾倘佯于学术研究的理性王国,在那匆匆的背影中沸腾着流动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坚强和不屈。朱自清曾经说过“文化是继续的”,他自己是非常重视科学知识的大众普及及学术成果的社会转化的。为了将朱自清的一生更好地介绍给喜爱他的人们,姜建、王庆华二人合著了这本《朱自清图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图传》),此书获得湖北2006年有影响的十种书之一。鉴于学术普及的目的,该书力避抽象化和学理化的严肃阐释,以清新的文笔在张张老照片和幽幽墨香中将一个“匆匆的旅人的颜色”娓娓地道来,在朱式散文的气息中为这匆匆的背影展开生命的画卷。风雨飘摇的时代,难免有着一路的颠簸和不安。朱自清就像他在《匆匆》里面表达的忧虑那样,总是紧张着人生苦短。他的一生过得非常累,不仅因为他的辗转数地,即便到了假期他也总是给自己定下庞大的读书写作计划并督促自己完成,常常伏案工作到深夜。《图传》的序言中说到“他走路匆匆忙忙,看朋友匆匆忙忙,...  相似文献   

19.
忘记的生日     
今天是周末,我匆匆吃过晚饭,带着挣脱杂务和烦恼后的一身轻松,去看望年迈的母亲。  相似文献   

20.
芦花     
凝视着永恒的流水 也曾有翠绿的春心荡漾 却总是匆匆白了头 白了头,描绘一派秋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