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货币政策理论出发,构建以稳定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多目标”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并采用1998年1月至2019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开放经济下的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货币供应冲击、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时变与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阶段,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较强的时变特征。(2)等间隔脉冲响应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短期影响效应要高于中长期,而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却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扩散性,且价格型规则更有利于熨平外部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3)时点脉冲响应表明,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弱于货币供应冲击,且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回到稳态均衡的速度更快。总体来看,在调节国际资本流动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效果上,价格型规则优于数量型规则,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选择应逐步从数量型规则向价格型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2.
李敏 《决策与信息》2009,(11):123-124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开放经济体的汇率和资本在国际间流动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汇率的变动决定着资本的流入流出,资本的流动又影响着汇率的波动。汇率制度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且中国在2006年以后的后金融自由化进程中,正面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化和资本账户的进一步逐步开放.本文就这一问题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和论述,并重点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蒙代尔三角"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外汇相关制度的现状,分析了"蒙代尔三角"三边对于我国的相对重要性,提出我国应在未来选择货币政策独立与资本自由流动的目标组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三元悖论"理论的发展的简单阐述,总结了资本的流动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和汇率制度安排的政策选择空间,并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回来制度变化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汇率目标区制度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系统论研究的结果表明,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宏观稳定、中观开放和微观竞争构成了系统存续与发展的基本要素。资本流动全球化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本流动全球化系统的存续与发展同样遵循系统存续与发展的规律。资本流动全球化系统的稳定、开放及竞争和协同构成了资本流动全球化存续与发展的条件,我国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宏观稳定、中观开放和微观竞争与协同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利率政策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得以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许多国家都是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开放经济条件下,无论实行什么样的汇率制,汇率与利率都存在紧密的联系。由于利率影响外汇市场上的货币供求,利率会进而影响汇率。当两个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利率水平有差别,货币资本就会从利率水平偏低的国家流向利率水平偏高的国家。当利率引起大量资本在国际之间的转移,外国资本流入的国家,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升值;本国资本流出的国家,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汇率波动,则有可能影响经济。  相似文献   

7.
资本管制有效性实证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珍  石吴 《管理评论》2007,19(10):10-16,54
鉴于国际资本流动对开放经济的重大影响及“三元悖论”下中国当前进行资本管制的必要性。本文着眼于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方法和结果,将现有研究方法归为三类:利率平价法、开放度的Edwards法以及投资储蓄相关法。系统地加以介绍和评述。三类方法均有众多学者支持,颇为系统化,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资本管制的效果,但也各有其弊端。  相似文献   

8.
如果将国际资本流动喻为流水 ,灵活的资本管制就像是水上的一座浮动的大坝。资本管制的核心作用在于为通过自身的灵活调整保障国内的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 ,同时通过平稳国际资本流动防止大规模资本外逃。衡量资本管制成功的标准不在于防止了多少资本外逃 ,因为防止资本外逃会花一定成本 ,过多的外来资本也会成为负担。本文从宏观经济稳定的视角出发 ,通过分析资本管制在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防御资本外逃、维护国内金融市场有序发展和防御货币危机4个方面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 ,提出了宏观经济稳定意义上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准则 ,…  相似文献   

9.
付一婷  范曙光 《管理学报》2007,4(3):330-335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检验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检验发现,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名义汇率都对GDP增长率冲击具有敏感的反应,而名义利率也对名义汇率冲击具有显著反应,这说明外国货币政策已经通过汇率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融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其中资本市场开放的影响尤为意义重大,有必要在新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国际经济体系在其历史演进中始终存在固有的内在矛盾,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目标冲突。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大和各国经济运行的复杂化,这一矛盾不断延伸,为此,人们设计出了一系列新规制试图解决这一难题。Obstfeld和Rogoff等人提出了在加入货币政策自主后的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度的“三难困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资本流动:1982~2002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汪洋 《管理世界》2004,(7):43-52
文章分析了1982~200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特征,并对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变形进行了解释。由于自1994年以来中美利率和双边汇率的组合使得套利资本的跨境流动可以获得稳定、高额的利差和汇差的双重收益,论文对此进行了经验检验,证明在我国不仅仅是单向的资本流出,而且存在资本内流进行套利的情况,这种状态使得说明我国对资本账户的管制趋于无效。我国资本流动的特征呈现出双向、周期性、无风险套利性和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13.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对货币政策的定位,然而,由于国外资本的流入,外汇储备急速增长,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趋于失效,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整个世界的经济环境,使我国的资本流动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发展和长期战略利益,在应对资本流动新动向对宏观调控的挑战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制定出对国际投机资本对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与国际能源价格影响的一系列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率调整对远期汇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远期外汇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是宏观开放经济和国际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利率调整前后远期汇率期限结构曲线存在相对稳定点的观点,并考察远期汇率期限结构曲线上相对稳定点的性质。首先,利用利率平价理论建立了远期汇率期限结构的静态模型,基于此模型,根据相对稳定点的定义,从理论上得到了在一国利率期限结构发生各种变动的情况下,远期汇率期限结构曲线上稳定点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条件。其次,结合美日两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践,选择了美联储调息的五个示例,从实证的角度对理论加以验证。理论与实证结果均表明:当利率期限结构和即期汇率的变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利率调整前后远期汇率期限结构曲线存在相对稳定点。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自由兑换(包括经常项目开放和资本项目开放)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市场决定绝大多数商品价格、货币媒介商品流通的情况下,人民币自由兑换将我国的价格体系和国际市场的价格体系,我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将会给我国带来许多益处,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少风险和冲击。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这里要论述的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实际上是指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宏观经济稳定首先要求有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保证,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保持…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0.52%。2012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贬值1.41%,实际有效汇率贬值0.99%。期间央行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增强人民币波动的弹性,决定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汇率弹性的增大,增强了汇率对市场作用的敏感度,通过双边波动效果的增强以应对单边波动可能产生的套利风险。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越来越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得到了改善。本文通过以Girton-Roper模型为基础引入虚拟变量D对2001年1月至2012年11月数据进行回归后发现政策改变后模型中影响因素的作用改变,再分别对2001年1月至2005年7月以及2005年8月至2012年11月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出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改革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国际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大,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其不再受国际物价水平的影响,而且与国内市场利率产生了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足以说明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后,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7.
资本账户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能提高资本效率,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资本账户开放也能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分散风险,而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资本管制实质是政府干预市场,是一种变相的金融保护主义,容易产生道德风险。管制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资本管制、意愿结售汇改革、冲销干预等特征,引入国际风险溢价构建一个小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分析了利率平价偏离时资本账户开放对中国经济波动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1)利率平价偏离程度上升会增加本国通胀风险,加剧经济波动,伴随社会福利水平下降,如果央行忽略利率平价偏离的影响,将低估外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本国通胀和经济波动,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2)资本账户开放会减小本国通胀风险,降低本国经济波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因此,中国应该坚持资本账户开放,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减小利率平价偏离程度,进一步提高资本账户开放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不断发生,国际资本流动性的日益增强和世界资本市场愈加趋于不稳定,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经受极大的挑战。我国现行汇率制度被称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其中有汇率浮动的机制,因此不存在稳定的汇率预期。因此,中国政府在经济决策方面必须就内部经济均衡和外部经济均衡何者优先的问题做出选择,对货币当局而言,必须对人民币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的稳定何者优先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资本控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既然选择了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并坚定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为此就不得不选择实行资本控制。而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出现以及近期国际游资的流入,不能不令人对中国资本控制的能力和效果产生怀疑。为了验证中国资本控制是否有效,本文对中国资本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本控制政策在短期内较为有效,而在长期内显得相对较弱。这表明中国的资本控制措施在长期内并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资本的流动,中国需要将原有的资本控制手段进行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