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湄公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开发利用力度最大的国际河流,由于各流域国对水资源利用诉求差异存在很多利益冲突,引发了流域内外各方力量的关注。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利益分享理论,通过对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主体及其利益诉求分析,找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契合点,从利益分配、利益约束和利益补偿3个方面构建了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期为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发利益冲突的避免和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国际河流水资源的跨界特征和共享特征使得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必须始终面对利益的多元化和治理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流域治理理论因关注跨界问题而经常被运用于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问题的研究,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可以从3个方面梳理并分析其中的研究进展,即:流域治理理论在国际河流合作开发中的适用性、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治理主体分析、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政策与机制研究。这3个方面的分析与评述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流域治理理论与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的研究交叉特征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国际上水资源合作开发进程的加快同时加速了水资源问题的产生,澜—湄河流水资源的合作开发使湄公河流域六国之间的矛盾进入多发期.因水资源合作开发而产生的中国与湄公河下游国之间的纷争、域外大国的持续介入以及中国卷入湄委会之争等多重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与澜湄国家双边关系的发展.对此,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应开展有效合作并合理利用澜—湄水资源,树立澜—湄河流合作开发利益共同体的意识,积极推行并实施"水外交"策略,为此才能有利于"水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_湄公河水资源开发是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的重要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由于各国对水资源开发的利益存在差异及区域外部力量干预等因素,合作的推进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从环境政治的视角,对影响澜沧江_湄公河合作开发的相关因素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参与GMS水资源合作开发的路径和措施:发挥大国作用,促进区域合作可持续发展;加大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力度;加强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建立次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对相关企业投资行为的引导;创造和扩大GMS国家在湄公河航运方面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跨流域配置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突出特点 ,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从水资源的经济特点出发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对水资源跨流域配置的市场供求、成本收益等资源经济学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跨流域配置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水法》的规定,我国对流域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由于流域水资源的特殊性及其在流域内失衡分布等诸多前置不平等条件,对流域内的各管理主体在法律面前产生了形式平等权利义务关系问题。需根据流域水资源的自身特性,从造成流域管理困境中寻找根源,厘清权利义务,探寻合理配置多元利益主体的权义关系途径,以期使流域水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实现水域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利用,实现水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澜湄水资源合作正处于确立合作项目与建立合作机制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将区域争议点转化为区域合作亮点,最大限度地协调沿岸国水利益,统筹各方水需求,形成符合澜湄流域实际的合作机制,促成“水命运共同体”建设,确保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开展水资源合作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回顾了我国推动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发展历程。针对问题提出了以公平合理利用原则为切入点,深化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价值补偿理论与川西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价值补偿理论的提出 ,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加深认识的结果 ,也是川西民族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使川西民族地区水资源达到有效利用 ,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下游流域地区必须按照水资源价值补偿理论的要求对民族地区进行补偿 ,这是恢复与保护水资源环境的最终保障。川西民族地区在水资源保护过程中应使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水资源利用优势衍生。  相似文献   

9.
PPP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文章通过对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利益相关方需求分析,探讨了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及其与生态保护目标的关系。同时还从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分担角度分析了在赤水河流域应用PPP模式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笔者认为PPP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的资金供给,并且有利于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最后结合赤水河流域特征设计了赤水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基金框架。  相似文献   

10.
国际河流共享性的法律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河流具有共享性,国际河流的共享不仅有其历史渊源、现实基础,也有其理论及实践依据。国际河流不是"一切人共有的物",其共享的主体应为流域各国;共享的核心在于"共同分享"和"共同保护";共享者一方面享有共同分享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益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共同保护国际河流水资源的义务。流域各国在行使其对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权时,应相互尊重主权,以共同利益原则、公平合理利用原则、无害利用原则等为指导,加强国际合作,以使国际河流实现最佳和可持续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从重庆市水资源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也涵盖了三峡库区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以期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邯郸生态水网建设是对原有河渠和水利设施的修缮和恢复,并优化配置邯郸市的水资源,使其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为邯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3.
"黄三角"开发势在必行,但"黄三角"淡水资源相对贫乏,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因长期超量开采使用日趋枯竭,地下水位大范围下降、水质遭到污染,并引发地面沉降、咸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要在"黄三角"开发的大背景下维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必须完善法律机制,以形成制度保障。"黄三角"地区应应时所需,针对现行立法中地下水资源保护基本法缺乏、相关制度可操作性欠缺、惩罚力度不够等不足,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加快立法步伐、完善制度设计、加大惩处力度等,以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长江经济带水足迹结构异化导致的省际水资源管理困境,依托考虑时空差异性的水足迹算法为基础,以农业、工业、生活、生态4类水足迹为核心,开展长江经济带水足迹精准核算工作。依托水足迹强度、水足迹土地密度等指标,分析长江经济带水足迹结构规律,厘清水足迹结构异化特征。研究表明: 农业是长江经济带省际水足迹主要来源,动量效应与规模效应是省际水足迹结构异化特征,生态禀赋与发展格局是省际水足迹结构异化本质。因此,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协调产业布局、地理位置、人口规模3大水足迹主导要素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资源变迁的历史回顾--以黄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实由历史积渐而成.环境恶化诸问题中,以水资源枯竭最为严重.这在黄河流域最为典型.我国古代人们原本对水资源十分重视和珍惜,然而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长期入侵,黄河上游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屯垦戍边,开发农耕,成为汉族王朝长期的国策,以至积千年之累,西北地区水资源消耗殆尽.黄河中游关中地区因千年建都,统治阶级竭泽而渔,随着森林的大量砍伐,水资源也濒临危机.黄河下游平原因自西汉以来单一农耕经济的确立,庞大帝国对粮食的需求,进行极度的开发,加上中上游水土流失的影响,河道淤浅,湖泊淤塞,水环境逐渐恶化.汉唐的繁荣实以牺牲黄河流域环境为代价,但也是实出无奈.这是我国数千年来两难的抉择.今后如何协调发展和环境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试论治水新思路与中国水文化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治水思路有其丰富、深厚的水文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治水新思路的灵魂是水文化中的观念创新;关键是用水文化的功能培育人;根本要求体现了水文化的整体观;奋斗目标体现了水文化的联系观。  相似文献   

17.
苏中里下河地区的水体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中里下河地区热量资源好于徐淮 ,能量资源优于太湖。区内湖泊众多 ,河沟纵横 ,水体资源极其丰富 ,发展水体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 ,面积较大的低产水面、荒水、荒滩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 ,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四水” (水产、水禽、水生作物和耐水林木 )生产的实践 ,积极科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夏水在先秦时期就分江入沔,明代后,在地貌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下,其上源逐渐演变为建阳河与长湖水系,下游逐渐由入沔演为入江.杨水自古以来就是汉水的一条支流,其源头由西汉时的沮漳河下游分枝演变为南北朝时期的荆门上游山丘来水;唐代后杨口湮塞.至明清时杨水已演变为建阳水水系,但与原来的杨水已大相径庭.夏杨水在南北朝时为分杨水入夏水的一条枝河,后随杨口的湮塞而消失.东荆河是明万历间汉江夜汉堤溃口后,沿河百姓在夜汉河下游各枝河堵支塞汉、围堤筑垸,才使"形如瓜蔓"的东荆河形成单一河道.东荆河口泽口既非杨口,东荆河经行又非夏杨水古道,因而可断定"夏杨水非东荆河".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当今的治水思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黄河水资源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从保护黄河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加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增加可供水量;加强水资源保护,控制水体污染;统一调度黄河水资源,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建立和完善河流污染补偿机制,制定中、长期可持续利用规划,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执法机构,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20.
宁镇扬船舶工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工业作为沿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在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构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起到相应的作用。以产业集群理论为依据,以协同发展为核心,构建宁镇扬船舶工业板块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和迫切的。构建宁镇扬船舶经济板块,重点是明确协同发展思路、制定协同发展规划、强调产业错位发展、建成区域服务体系和促进区域集群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