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肖雯 《决策与信息》2011,(10):13-14
刑事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即关系到收集、保留证据的惩罚犯罪需要,又关系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需要。作为传统的职权主义模式,我国现行立法对刑事强制措施的规定及司法实践主要停留在惩罚犯罪的需要层面,在其适用的审查机制、适用的对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应当结合现行刑诉法的修订契机,更多的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为改革方向,引入程序性裁判等理念,对现行强制措施的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2.
论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是西方三十多年来刑事司法领域的一种改革尝试,它一改传统刑事司法中以国家为本位,强调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罚来对犯罪人进行矫正的刑事司法理论,主张对受害人权利的关注,它为刑事司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通过刑事和解,能较好的使国家、加害人、受害人的利益得以均衡。刑事和解作为一种解决刑事案件的程序性机制,在尊重受害人,促使被告人认罪悔罪、改过自新等方面显示了其优势。但是, 刑事和解制度是否会影响刑事实体法价值的实现, 也是人们担忧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一、刑事裁判文书说理问题调查分析1.样本数据概况。三门法院2011-2013年三年共办结刑事案件1713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511件,在每年随机选取适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裁判文书各100件,笔者发现抽样裁判文书中说理情况总体较好,基本每份均有明确说理,涉及证据、定罪、量刑等各个方面。具体情况参见表1、表2及图一、图二。表1 2011-2013年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刑事裁判文书说理情况表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规定的被害人权利,较之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在知情权方面范围较窄,在刑事裁判的上诉权、国家补偿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存在立法空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对于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故我们应借鉴有关国家法律的规定,扩大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赋予被害人刑事裁判的上诉权,加强我国被害人权利保护,跟上世界保护刑事诉讼被害人的立法潮流。  相似文献   

5.
刑事错案的原因除了与刑讯逼供有关,还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刑事诉讼机制的缺陷,司法机关工作机制的非理性以及外界对刑事司法机关的不当影响等因素有关。预防刑事错案的发生,需要切实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更新司法观念;改革完善诉讼制度和工作机制,研究科学的司法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刑事和解体现了国家刑罚权的谦抑性,同时尊重了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意愿,突出了被害人的地位,是恢复性司法理念在刑事司法中中的体现,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由于刑事和解往往被误认为是“以钱买刑”,且由于刑事和解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相关配套机制的缺失,导致刑事和解工作在实践中遇到诸多难题。本文主要从检察实践的视角对刑事和解问题展开了研究,认为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实践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刑事和解工作走上正规。  相似文献   

7.
证据是整个民事诉讼活动的核心。是法院认定事实,据以裁判的基础。但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一直对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收集证据问题关注不够。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权利得不到程序性保障,相关的配套制度很不健全,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证据收集权无从实现。本文将在解析现阶段我国民事诉讼中有关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相关规定和明确保障当事人收集证据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完善民事诉讼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叶桃 《经营管理者》2009,(22):283-283
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存在证据立法不完善、证据规则不健全、证人作证规则不合理、人权保障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从充实证据规则立法、完善刑事证据规则、合理建构证人作证制度、加强人权的立法保障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9.
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看似仅属写作方法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实际上涉及了法治理念、刑事诉讼法精神等诸多因素,是法院实现法治权威的最终途径,也是衡量一国法制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笔者才疏,本文仅就浅层面的文书改革理念进行讨论,希对国内法学界方兴未艾的裁判文书改革研究略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郑永乐 《经营管理者》2013,(25):237-237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程序性的刑事制度,在实践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及对相关权益的保护,同时他体现的人性化的司法理念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相互交融,在刑事诉讼中设计出比较完备的附条件不起诉的方法和程序,对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和分析2004年—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行政类指导性案例的裁判要旨,指出发挥公报行政案例裁判要旨的法律解释功能并完善其制作及适用,对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统一指导性案例的法律适用标准、指导下级法院审判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毒品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这为打击毒品犯罪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为了完善刑事立法,更好地打击毒品犯罪,本文对我国毒品犯罪刑事立法进行了简要梳理,并探讨了我国禁毒刑事立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也规定在检察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一时间,“宽严相济”一词风靡司法界。笔者就“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谈点实际工作中的感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中西方辩护人诉讼地位,对我国辩护人特别是律师的地位进行反思,提出赋予辩护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保障律师的程序性抗辩、提高中国律师的政治地位等建议,希望能引起司法界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李应敏 《经营管理者》2013,(30):249-249
刑事抗诉作为检察机关实施刑事审判监督的重要手段,对纠正确有错误的裁判、维护刑事法律的良好运行秩序和司法公正、保障人权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社旗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更新监督理念,以刑事抗诉作为提升社旗公诉工作上档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拓宽监督视野,加大监督力度,强化监督实效,实现了抗诉案件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2010年至今,社旗县人民检察院共提出刑事抗诉8件10人,均被法院采纳抗诉意见依法改判,抗诉准确率和改判率达100%,既有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司法公正,又有效提升了我院公诉工作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杜子昂  龚克 《决策探索》2014,(18):91-91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吸纳了此前颁布实施的“两个证据规定”中有关非法证据的认定及排除的实体和程序性规则的内核,确立了非法言词证据的法定排除和非法物证、书证的裁量排除原则,这为侦查监督工作中正确认定并依法排除非法证据提供了较为明确的依据。但是审查逮捕中如何排除非法证据,是困扰刑事司法实务的一个难题,现实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相约自杀过程中,自杀邀约人放弃自杀而未尽合理义务,另一人继续其施自杀的情形已经构成了对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的违法,应当纳入刑法评价的范围给予刑事否定评价。民事裁判的根据在于请求权的基础之正当性,没有原因力的因果联系不能作为裁判的理由,法院的判决不应为了追求法益的平衡而忽视对公民隐私权和言论自由这种基本人权的保护,利益衡量的方法应该受到合理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在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上存在严重缺位:理论上对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缺乏深入研究,立法上对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缺乏规范,实践上对利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缺乏投入,同时社会关注度也明显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体系的构想.首先,应确立刑事被害入社会救助的原则、内容;其次,制定我国统一的〈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指引〉,整合零散的社会资源;最后,建立刑事被害人融会救助机构全国网络系统,并对机构的工作范围、工作程序进行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概述了"三重一大"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该制度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等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完善"三重一大"制度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素有"动态宪法"和"人权法"之称的刑事诉讼法理应具备控制公权力、提供权利救济的功能,程序性辩护及制裁机制正是应这一要求而出现。虽然程序性辩护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在现今的中国这一制度还处在萌芽阶段。本文将从程序性辩护的概念入手,进而在实体性辩护的区别中看程序性辩护的性质,世界及中国程序性辩护的现状也将是要被介绍的,最后要谈谈此制度的弊端及存在的必要性和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