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后来居上的地区,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较之国内其它地区有其明显的特点。近年来,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史的研究逐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显露出可喜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研究前景。区域性经济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也越来越清楚地为人们所认识。现在,回顾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对于推动这一研究更广泛、更深入地发展,是有益处的。一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上。1937年出版的梁嘉彬《广东十三  相似文献   

2.
最近,广东历史学会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韦庆远副教授和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学院、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省文史研究馆、省革委参事室、省博物馆、市博物馆、《学术研究》编辑部的部分明清经济史教学研究工作者及一些中学历史教师座谈有关明清经济史的研究问题。韦副教授在座谈会上回顾了解放以来我国对于明清经济史的研究情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明清经济史研究的动态。会上,同志们认为,今后,广东应该加强对明清时期广东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对外贸易问题、工商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推动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和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广东经济史研究会,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大学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1987年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暨全国第四届清史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4日至17日在深圳市举行.出席讨论会的中外学者共200人,其中内地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出版界的专家、学者136人,香港、澳门地区学者17人;来自美国、日本、西德、加拿大的学者47人,与会外国学者人数之多,为国内史学会议所少见.  相似文献   

4.
本刊通讯员冼剑民报导: 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般总有其特定的历史成因。总结历史发展规律能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教训,使其能沿着正确轨道前进。所以广东社会经济史这一原来有着良好基础的研究领域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更加繁荣。除近年来陆续发表的学术成果外,去年秋“广东社会经济史暨电白县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又云集了广东、香港两地的一批成果,这些论文重点研究明清之广东社会经济,有的还下溯本世纪初叶,是近年来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又一次荟萃。这些论文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研究领域、对象大为扩展,角度、层次上亦有新的突破,使地方经济史研究向着系统化、立体化迈进。从横向分支来看,水运史、外贸史、造船史、  相似文献   

5.
叶显恩     
叶显恩,海南省临高县人。生于1937年7月。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1965年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建明清经济史研究室,任室主任、研究员。并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中国经济史研究会会长等,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相似文献   

6.
1987年广州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暨全国第四届清史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4日至17日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西德、加拿大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的194位学者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第一次在大陆举行的以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为内容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社会结构、商品经济、商业与外贸、土地与人口及粮食、农业和手工业等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尽管中国社会经济史区域性研究从二三十年代兴起,近年来又受到空前重视,多项区域经济史课题被列为“六五”、“七五”时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但关于这种研究的学术背景、学术价值、方法论、研究区域的划分、区域研究与其它研究的关系等等理论问题,还缺少较深入的理性  相似文献   

7.
李龙潜著《明清经济史》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目前少有的一部明清时期的断代社会经济史专书。李龙潜教授自五十年代始,在著名经济史专家梁方仲教授的指导下,悉心攻读和刻苦钻研明清经济史。三十多年来,他不顾研究环境和条件的困顿,荜路蓝缕,辛勤笔耕,勇于探索,一面搜集资料,一面作微观专题研究,发表了数十篇明清经济史的论文。在此基础上从1982年开始编著本书,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复修改,于1987年完成付梓。全书共分为五章十七  相似文献   

8.
<正> 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举行的以区域历史研究为内容的国际学术讨论会——1987年广州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暨全国第四届清史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4日至17日在深圳举行.这次讨论会的论文所研究的课题几乎涵盖了清代社会经济史的各个方面.其中较为集中的有社会经济史区域性研究的理论,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基层社会组织与农村社会结构,城市经济与城市社会,商业、市场与商人,边远和落后地区的开发,地权与主佃关系,粮价、米粮贸易与粮食仓储,对外贸易等.  相似文献   

9.
我校历史系李龙潜副教授的新著《明清经济史》,最近已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系统论述明清经济的开拓性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明清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的硕果。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考察了多种经济形态的产生和演变,探索了封建社会后期的基本经济规律,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本书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史论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广东墟市的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墟市是属于市场形态的历史范畴。研究它的历史状况和发展规律,是中国经济史上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明清时期广东墟市进行考察,从商品市场的角度了解广东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分析墟市经济体系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一、明清时期广东墟市的类型及其商业形态  相似文献   

11.
著名历史学家,河北大学教授漆侠先生撰写的《宋代经济史》一书,最近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共九十余万字,是一部全面系统地叙述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分析宋代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思想的大型断代经济史著作。 在人们的心目中,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国势衰微的皇朝,然而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如果从社会经济角度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随着近年来对宋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已普遍认为:宋代是继唐代之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进程中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  相似文献   

12.
日本横浜国立大学教育学部长、东洋文库兼职研究员鹤见尚弘先生长期致力于明清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新近结集出版的《中国明清社会经济研究》一书,就是他20余年来辛勤耕耘于明清社会经济领域的结晶。全书两大章,一章主要探讨明代里甲制度,另一章利用鱼鳞图册,主要探讨了明清时期江南的土地占有关系和阶级关系。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五月二十一日下午,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举行了明清经济史研究与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会议围绕明清经济史研究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室主任洪焕椿教授首先发言。他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经济区和经济开放地带的确定,明清经济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就更为明显。在四化建设中划定的江南经济区,特别是太湖流域,现代农业、工业、商业和乡镇企业经济能在全  相似文献   

14.
梁方仲先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他在以一条鞭法为中心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蜚声国内外。梁方仲先生走上史学研究道路,是出于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关切。他本来学的是经济学,1952年转到中山大学历史系以前,他也一直在经济学研究与教学的机构。但他选择了明代财政经济史作为研究园地,是由于他很早就认识到,要了解中国经济和社会,必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入手,而田赋制度是中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一个关键,近代田赋制度是从明代一条鞭法开始的,所以他希望能从明代一条鞭法切入,形成对中国近代经济诸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封建社会中,山西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地方。尤其是明清以来,山西商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山西商人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研究,特别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日本学者寺田隆信的《山西商人研究》一书,就是一部在这方面值得重视的学术专著。寺田隆信认为:研究山西商人应当以回答他们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登上历史舞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东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广东社会经济史研究也日益重视,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也较为丰富,其中尤以对宋明以来广东社会经济史研究最为深入,研究的领域和视角几乎涉及到了广东传统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并试图从深层次去挖掘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以  相似文献   

17.
<正> 明清时期是广东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阶段,珠江三角洲的全面开发使广东经济走向全国的先进行列,在农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之上,广东手工业也出现了新的勃兴.在清前期,广东手工业生产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它对广东近代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研究这一时期的广东手工业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汤明檖著《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春秋战国至南北朝)一书,已由中州书画社于一九八二年七月出版了。这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汤明檖副教授是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之一。五十年代,他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史专家梁方仲教授的助手。参加《中国历代户日、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出版)这部巨著的编写工作,检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之后,他在梁方仲教授的热情鼓励下,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最后编著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以下简称《经济史》)。在这部书中,著者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资料的分析,精当地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历史过程,阐明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经济问题,并精辟地说明了历代封建王朝的财政经济制度、政策、法令,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是一部理论性较强、综合贯通、精炼慎密的封建社会经济史。它的出版,为大专院校的经济系、历史系的师生和经济史研究人员提供了一部新教材,对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经济条件下,农民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为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社会家庭经济的特点.一旦农业经济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生计,农民就要考虑到从事其他职业,这种行为称为兼业化行为.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小农的行为趋向正反映了该时期的历史特点.正确理解明清时期农民的兼业化行为,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妥善解决农民问题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地区少数民族经济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研究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地区(本文特指今甘青宁三省区之范围)经济史,少数民族经济是重要内容。而研究少数民族经济史,既可就每一民族分别进行,也可将其纳入到区域经济史的框架内进行,即从区域经济史的角度来考察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状况。本文试立足于后一方面,对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和趋势作一综合性的考察和阐述。 一、多种经济类型并存 黄河上游地区地处中国西北部农牧两大区交错过渡地带,将这一地区作为一个经济区来考察,其最明显的经济特征是农牧并举,明清时期亦不例外。如果作经济类型上的划分,至少可以有游牧经济。农耕经济和半农半牧经济三大类型,其中半农半牧型经济突出地体现了该区域在经济上的过渡性。多种经济类型并存,反映着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所谓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确切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