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本文以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与哈桑(R.Hasan)提出的"衔接"理论为依据,分析照应、替代及省略这三种语法衔接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处理手段和方法,以使译文合乎目的语规范,衔接自然,行文流畅。  相似文献   

2.
语篇衔接是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特点.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五种衔接手段同样适于汉语语篇.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主语省略现象比在其译本A Dream of RedMansions中更为常见.汉英主语省略差异归结为中西主体思维和客体思维差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基于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连贯理论,着重分析一些英文歌曲歌词中的照应、替代、省略等语法衔接手段在英语歌曲歌词中的运用,并以实例证明这些手段使得歌曲语篇结构紧凑、过渡自然,成为一个前后衔接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基础,结合错误分析理论,对54名内蒙古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作文中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错误分析。分析发现许多学生存在单一的使用衔接手段的问题。另外,作文中的错误主要表现为三类:误用衔接手段、省略必要的衔接手段和衔接手段冗余,旨在对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韩礼德和哈桑合著的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的出版掀起了国内外对衔接研究的狂潮,使语言分析超越了句子层次而进入到语篇层次。许多语言学家更是将衔接理论引入到翻译实践当中。统计表明,替代这一重要语篇衔接手段在翻译中主要通过以下策略进行转换:保留原有替代形式、转换成重复衔接及通过省略、照应等补偿手段。  相似文献   

6.
依据韩礼德和哈桑的理论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有三 :汉语使用重复而英语则使用人称指称 ;汉语使用重复而英语则使用替代 ;汉语使用重复而英语则使用省略。这一发现将对英语教与学及英汉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对于衔接手段的分类理论为基础,研究衔接手段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转换。选取2009年和2012年两会后温家宝总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所做的交替传译,以此作为分析对象来探究在汉英交替传译中衔接手段的转换方式,发现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倾向于添加指称词以及连接词,而省略和替代则多用于简化重复语。  相似文献   

8.
韩礼德和哈桑对英语语篇的衔接功能的研究,凸显了衔接在语篇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以一论说文Legal and Moral Implications of Cloning为例,以实例说明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五种主要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使用,并选取该文的一整段进行详细分析,用不同的符号加以标注说明,以科学方法分析语篇中的衔接功能,进而阐明研究衔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韩礼德和哈桑对英语语篇的衔接功能的研究,凸现了衔接在语篇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候》为例,用实例说明照应,省略,替代,连接,重述,同义/反义,上下义等主要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使用,用科学方法分析语篇中的衔接功能,进而阐明研究衔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衔接理论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衔接手段在语篇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深刻理解语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有效创造语篇的基础,理论上认为衔接手段与语篇构建质量的有密切关系.本文将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应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进行实证性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教师有意识的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衔接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衔接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课题。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包括语法和词汇两大衔接手段,前者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后者主要通过重复和搭配等方式。这些直观易辨的语言线索使衔接理论的框架得以明晰,为语篇研究提供了可以参照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式;同时,对语言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具有鲜明的提示作用,有利于语篇的产生和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者阅读、写作、听力等基本语言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汉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涉及代词时会出现歧义;歧义是VP省略结构的重要特征。包含VP省略的汉语并列句与关系小句,显示的歧义特征基本相同:当VP省略结构包含一个代词时,有严格和松散释义歧义;当VP省略结构舍有多个代词时,除了严格意义与松散意义外,还有混合意义,但对混合释义有限制。这两种歧义表明汉语VP省略结构与英语VP省略结构一样,呈现两个特征:严格和松散释义歧义及删除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据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研究了企业英文简介中人称词的人际意义。通过对四类中美企业英文简介语篇中人称词使用状况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人称词的使用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同时各类型企业使用状况和效果上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合理地使用人称词有助于传递语篇的人际意义,更好地实现语篇传递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伯恩斯坦的社会教育学把语言作为核心要素,在社会学的视野下研究语码、文化再制、教育话语建构等社会问题,形成了一整套社会教育学解释理论。国外对其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本文简要回顾Halliday和Hasan对伯恩斯坦语码理论的研究,并尝试挖掘两者对话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解析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码的本质和含义。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语言学者从不同角度致力于广告语篇的研究,涉及语音、词法、句法、认知特征及其文化内涵。近年来,广告话语的人际意义引起诸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国内多数研究以韩礼德的人际意义理论为基础,从语气、情态和调值三方面探讨广告话语,而笔者将从其他因素着手,如时态、人称代词、否定句和被动态等,从微观社会层面研究它们如何在英语商业广告中实现人际意义;同时从宏观社会层面融合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语理论,揭示人际意义在多种对话中如何构建广告者和读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广告话语如何成为及体现权力(霸权)话语的。  相似文献   

16.
主语省略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日语句中的主语大量地、经常地被省略掉,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从内向外看或从外向内看,日语的谓语有明显的方向指向性;复杂、发达的敬语表达方式暗示了主语的存在;日语授受表达句式中的潜在的人称指向特点决定了句中主语要经常被省略掉。  相似文献   

17.
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生态话语分析为语言研究者分析话语生态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其研究对象包括环境类语篇和非环境类语篇,旨在引导人们言行生态化。作为非环境类文本,人工智能科普语篇以新颖有趣的话语方式,既向人们传播了AI 技术新发展,也反映了写作者的语言生态观。为揭示此类语篇生态取向,文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生态语言学理论,以20 篇英文AI 科普文章为语料,从及物性视角对语篇进行表层描述和深层生态解读。研究表明:表层来看,AI 科普语篇语义配置方式倾向使用以社会性场所为施事的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借此实现向读者科普AI 知识的语义功能。深层来看,该类语篇生态取向主要表现为生态模糊型和生态保护型,这很大程度上是由科学界对AI 所秉持的科技生态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省略是语言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以往对省略的分析大都侧重于句法、语义或篇章等方面,实际上,省略的产生离不开人们形成语言意识的认知心理机制.在对省略的内涵进行系统的历时考察的分析框架下,借助于认知语用维度探讨省略形成的心理动因和价值取向,可以辩证地分析省略和省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实例阐述了Halliday提出的语篇衔接手段,如照应、省略、替代、连词等语法手段以及近义词、反义词、搭配等词汇手段在英语多项选择题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古老的、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及丰富的意象表现社会生活及人类精神世界。再加上音节、韵律等特殊要求,诗歌翻译成为翻译活动中的老大难。文章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严复"信达雅"的翻译原则相结合,对海涅的《还乡集82》一诗及其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从而探索及物性理论在文本分析和指导翻译实践方面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