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在1965年发表的《模糊集合论》提出创建模糊数学,主张正视事物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用符合模糊性特点的数学方法去认识与处理模糊性,以适应现代控制论、系统论和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本来世界上没有绝对明晰、确定和精确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事物本来就有模糊性和明晰性、不定性和确定性、近似值和精确值、偶然性与必然性、稳定性与变化性、固定性与随机性,两相对应,矛盾统一。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与处理复杂系统的模糊系统,对我们的文艺创作也  相似文献   

2.
微观复杂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焜 《河北学刊》2005,25(2):67-7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兴起的以复杂性为 主要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理论,将人类长期争论 不休的一个古老的议题--世界的本性是简单的还 是复杂的,又重新凸显到了当代科学的前沿。显然, 要讨论简单性或复杂性之类的问题,首先必须对什 么是简单性、什么是复杂性予以明晰的界定。然而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关于简单性和复杂性这两个概 念的明确区分仍然是十分困难的。虽然如此,我们 依然可以从简单性和复杂性分别所具的对应性特征 的层面来对这两个概念及其表征的现实予以大致的 把握与区分。所谓简单性,指的是那些具有单一性、 确定性、固定性、不变性特征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所 谓复杂性,则相应指谓的是那些具有多样性、不确定 性、随机性、可变性特征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笔者 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相似文献   

3.
王智 《东岳论丛》2005,26(5):153-157
关系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关系思维要求人们从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去把握事物,理解一个事物时,不是从此事物去理解此事物,而是从与此事物相关的他事物去理解此事物。事物的属性取决于该事物以及与之相关的他事物,这是辩证法、现代科学、关系思维的共同见解,在关系思维看来,事物的一切属性都是相对的,都是关系性的,事物的属性就是关系属性。  相似文献   

4.
张鹏翔 《理论界》2013,(8):99-102
组织是"事物",是"新"事物,是"一"个事物;是"一个新质的事物"。组织不是集合、范围、结构、概念,而应该是现实事物;不是自然事物,而应该是自然事物之外的新质事物;不是组成、构成的众多事物,而应该是原初固有的一个事物。得出这些结论都需要一种新的方式,即"看见"。也就是说,组织不仅可以被想象,可以被思考;还应该可以被"看见"。只有在直接看见这种方式里,组织才是现实事物。这个直接看见又不是眼睛的看见,而应该是心灵的领会。这是另一种直接看见,是一种真正的组织智慧。组织在这另一种直接看见里显现自身为"新事物",并且是以"一"的形态出现的新事物。由此组织才能发挥"六大于六"的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并最终委托自身于一件事、一个事物、一个人。  相似文献   

5.
税收的基本特征应当怎样修正——与周天勇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昆仑 《学术界》2006,32(6):99-103
传统社会主义税收学所表述的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不宜改为协商性、服务性和可调整性,而宜改为强制性、相对的固定性和非对称受益性。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以其固有的基本特征规定自身而区别于任何其它事物。正如事物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事物的基本特征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事物的基本特性是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多层次地表现出来的。所以,认识和把握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需要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多层次地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俄语词重音的特点朱励群摘要俄语的重音,具有非固定性、移动性、协调性和含有次重音四个特点。研究俄语的重音,重点应放在非固定性和移动性上,而移动性又是重点中的重点。关键词俄语,词重音,特点,非固定性,移动性,协调性,次重音俄语绝大多数单词,由两个或两个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最突出的一个思想就是"特色"思想,强调"特色"的重要性。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强调"特色"是遵循认识规律的必然要求。"特色"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思想。地方科学发展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为指导,同时也要善于"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概念。中介作为事物联系的环节,使一切事物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由于联系的多样性,使世界成为多样性的统一;中介还促使事物由相互作用而引起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它发挥了杠杆功能、传动杆功能、过渡功能和融合功能。  相似文献   

10.
争鸣与争论     
我不太喜欢争论,宁肯埋头钻研自己研究的课题。事物、事物与事物的关系是复杂的。一个时期,从某一个方面,得出一种认识,自有其真实性、合理性;事过境迁,便可能得出另一种认识,也自  相似文献   

11.
论本质属性     
一在形式逻辑(或称普通逻辑)中,关于概念的本质问题,有一种较为流行、较为公认的,也是我个人所赞同的观点,即认为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呢?——这是形式逻辑概念论体系上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归结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把本质属性理解为仅仅是事物的特殊属性(或称特有属性),即一类事物(或一个事物)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类事物(或他个事物)的属  相似文献   

12.
中值定理初探李一在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要素都存在着一个摆正位置即“定位”问题:或定位于极端,或定位于中值──非极端。走极端的事物是短命的,不走极端的事物才有生命力,才有存在价值,因此大量的事物都应该定位于...  相似文献   

13.
矛盾范畴的发生、发展不仅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还有其形成、发生的坚实的逻辑根据。一、矛盾在一和多的对立统一中发生当人们通过劳动实践把自己从与周围世界的浑然一体中分化出来,开始有了“自我”和“非我”的初步认识后,就看到世界上的事物是干差万别、多种多样的,在这个基础上,便慢慢地形成了“多”的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看到在这众多的事物中,一个跟别一个又毕竟不同,各有独立的存在,因而又各是“一”个事物。他们还看到,一个事物总可以变成另外一个事物。由此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事物中一定有一个事物,从它可以变化、产生出多种多样事物来的想法。泰利士认为水就是这样的事物;赫拉克利特提出一切都由火的转化而形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事物的主要矛盾时,有些同志提出:“事物的本质是由主要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把主要矛盾作为决定事物性质的观点,虽然并不十分流行,但是,主要矛盾和事物性质之间有些什么关系的问题,至少还是一个疑问,是应当加以认真讨论的。一个事物具有它的相对稳定的质,因而,事物性质的相对独立性,就是它的质的规定性。这个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正> “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以及事物“都是要走向自己的反面”,这是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两个哲学观点。实际上,这两个观点是不够准确的。我们知道,事物的量变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把它们归结起来大体可分为四种:一是事物本身数量的增加(如水由一滴到一湖);二是事物本身数量的减少,其中包括减少到零(如鸡蛋由无数个变为一个或零);三是事物内部因素的成比例的量变(如一个人的形体由小孩到成人);四是事物内部因素的不成比例的量变(如某些动植物的畸形发育或发展)。事物的这些多种多样的量变,有的能引起事物的质变,有的则根本不能。事物本身数量的增加和  相似文献   

16.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这一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并具有对事物的辩证发展和内在联系带有综合性、总括性的特征.它揭示了事物自我运动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一般地说,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便呈现出一个周期.事物的肯定阶段为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的起点,,第二次否定(否定之否定)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后一个周期的起点.那么怎样确定周期的起点和终点呢?这是哲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和确定它的起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17.
老子的循环论是正确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循环论受到学界的一致批判,老子的循环论自然也不能例外。但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内去观察,事物的发展是递进的;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去观察,事物的发展是循环的。因此,老子的循环论是正确理论,同时老子也不否认事物的递进式发展。老子一方面承认事物循环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却又想阻止这一循环,这是其理论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唐代职官制度之使职的产生是唐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因素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权力的需要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职官制度的自身因素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使职自身的优越性是其产生的关键原因。唐代使职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复杂性与多样性、固定性与系统性、主导性与重要性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 本质是事物的根据,是构成事物的特点、事物的内在联系,发生于事物内部的深刻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人的认识活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说,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发生在事物内部的这种深刻过程。黑格尔说过:“存在的真理是本质。”(《逻辑学》上卷,第133页)“我们常认为哲学的任务或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个意思只是说,不应当让事物停留在它的直接性上,而须指出它是以别的事物为中介或根据的。事物直接的存在,依此说来,就好象是一个表皮或帷幕,在这里面或后面,还蕴  相似文献   

20.
吴圣刚 《中州学刊》2006,(1):155-157
中原是一个地域概念。中原概念历史上的固定性形成了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必然产生一种区域性的精神生态,即文化生态。中原文化生态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中原人民创造、积累的物质文化,更包含文字文化、口传文化、技术、工艺以及文化传统等非物质文化。中原文化生态具有根基深厚、整体统一、稳固茂盛、动态发展、人地相关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