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人化自然与地球环境问题莫茜“人化自然”的思想,最早是由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他认为,人作为自然的和类的存在物,为了印证自己的本质力量,要“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①“〈……通过工业而形成──尽...  相似文献   

2.
唐仕军 《学术论坛》2007,42(10):32-35
青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化自然命题,在人本学劳动异化史观与走向客观经济现实的复调语境下,不得不带有合理性与非现实性的双重属性.就价值评判意义和异化劳动逻辑的要求,人化自然命题表现出合理性;而异化劳动逻辑前提本身的思辨性则造就人化自然命题的非现实性.文章力图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本主义异化劳动逻辑与描述经济现实的复调语境中对人化自然命题作出解读,并以此探求人化自然命题于当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考察异化劳动时,提出了一条著名的美学论断:“劳动创造了美。”对于这一论断的理解目前存在着很大的歧义,相当多的论者都是把“劳动创造了美”的论断引申到一个具体方面去发挥,例如人类劳动同动物活动的区别,人的劳动的有目的性,以及异化劳动和自由劳动与美的创造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对“人化的自然”和“人的本质对象化”的问题,更作了较多的论述,并引出了各自的结论。但是,对于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论断的理论前提和本来意义,即马克思是在什么具体条件和规定情况下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这种规定条件下的“劳动”和“美”的确切性质是什么;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等,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引起足够的探讨。本文试图对此提出几点初步看法,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杨巧蓉 《东岳论丛》2006,27(4):38-42
“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观点,也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思想主旨。在《手稿》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考察了人的实践与社会本质,较为充分地说明了人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异化的必然性。历史的产物终究不会是永恒的,马克思通过对私有制与异化劳动的辩证分析,揭示了人的异化劳动的深层次根源,认为异化劳动作为劳动的一种状态必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被扬弃,人类由此进入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依赖于实践不断生成的运动,它是人类获得解放的最切近形式。  相似文献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实践观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红 《东岳论丛》2006,27(4):32-37
实践观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形成的逻辑起点,这一基本观点较为系统地提出和论证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观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全面阐述了实践观思想的合理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自然存在前提论、对象性活动论、异化劳动论、人化自然论和劳动二重性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有意识的生命”这个概念出发,形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内容的人学生命观: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类特性的根据;人与人的世界的创造只能归结为人的生命活动;劳动的异化是人的生命的异化。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后的著作中,人的“有意识的生命”被具体化为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实际生活过程”。但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始终没有离开人的生命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异化既不是精神异化,也不是宗教异化,而是劳动异化。异化劳动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异化劳动表现为四重规定性;异化劳动起源于自发分工,是异化劳动导致了私有财产,而不是相反;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理论科学的揭示了人的本质,提出了人化自然的观点,从而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正确的解释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批判地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入手,从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层面上说明人的本质,批判了意识哲学的抽象性,论证了人的类存在和对象性存在,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质的统一,由于对异化劳动的考察规定和结果,马克思最终将社会实践与人的类本质联系起来,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走向了意识哲学革命,“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它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
王晓龙 《南方论刊》2007,42(8):52-5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异化劳动这个重要的概念,并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却发生了异化,显露了它的消极方面。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这种现象,并揭示了共产主义将是对异化劳动的积极的扬弃,从而使人向人的本质复归。  相似文献   

10.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从经济学的视角,全面论述了自由问题。他认为:自由的本质是克服外在自然必然性对人的限制;自由在劳动中生成,并在劳动中展开,因此自由的根据在于人的劳动;劳动是创造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活动,因而人的自由是创造价值的自由;劳动产品的交换实现并确证人的自由;自由的真正实现需要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条件,因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必然异化为劳动者的不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扬弃自由的异化创造了社会经济条件,因此真正的自由也植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上述观点是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自然之生死”特指人化自然之生死。当人化自然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的时候,则是“自然之生”,否则就是“自然之死”。马克思“复活”自然的呐喊本质上也是呼唤人的“复活”。造成“自然之死”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只有用“自由人的联合体”来取代资本主义的“虚假”的生产组织,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遵从物质变换的规律,合理调节和控制物质变换过程,在拯救劳动者的同时“复活”自然,才能实现社会的生态化发展,达到自由的生态化王国。  相似文献   

12.
读《欧阳智花鸟画选集》(俄罗斯)1993年出版.我想起了马克思在(1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著名的“人化的自然界”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从整体上讲.人虽说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形成物.但人在自己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具有创造能力的族类本质.他不单是  相似文献   

13.
王英 《兰州学刊》2010,(11):45-47
生态问题业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文章从生存论角度,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进行解读与阐释。现实的人的生存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逻辑基点,"人化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存在物的关系是平等的,"现实的自然界"与"现实的人"互为本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认为自然异化是人为造成的,影响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核心障碍就是"资本逻辑",科技进步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思想大体贯穿于以"异化劳动"批判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批判、以"对象性的活动"为核心的一般形而上学批判以及以人的自我异化积极扬弃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阐明等论述中,其核心要旨在于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与人的自我对象化、自我创造活动的统一,它表征了人的存在方式。探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蕴含的劳动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陈忠炜 《理论界》2013,(2):120-122
自然界在人类生存发展问题上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逻辑和必要性。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视角考察,人类历史事实上就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互动互构进程。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存在本质,赋予了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自觉能动地位,使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可能,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决定人与自然和谐与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指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是活动的主体角色。与人相互作用的客观的东西,即在主体的对象实践活动、社会政治活动以及精神活动中。同主体相对立的东西就是客体。客体包括社会的组织建构、政治设施、运行机制等社会环境;同时还包括实在的物体、自然界的客体及“第二”自然界(人化自然)的客体;包括人和主体的意识本身,即作为自我分  相似文献   

17.
林锋 《学术研究》2015,(2):10-15
国内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观是"不成熟"甚至"不科学"的。事实上,《手稿》的"自由自觉劳动"这一提法有其具体的语境,马克思是在分析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差别时,在相对的意义上、有针对性地讲劳动的"自由自觉"的。他并未抽象地、无条件地谈论或夸大人类劳动的"自由自觉"特性。"自由自觉劳动"不仅仅是马克思当时关于人类劳动的一种理想,它还是一种"曾在人类史前时期真实存在的具体劳动形式"。《手稿》用关于人类劳动的理想来批判私有制社会中人类劳动的现状,谴责其"非正义性",这并无不妥之处,并不构成"唯心主义"。另外,《手稿》并未对私有制社会的现实劳动进行单纯的道德批判或加以简单否定,而是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科学态度,在批判其"不正义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澄清这些事实,有助于科学评估《手稿》及其劳动观的哲学价值与历史地位,恢复马克思思想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人的类本质为逻辑起点,以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提出的异化劳动问题为思考重心。《手稿》展开的过程是马克思反思、批判、调整他承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这一逻辑起点的过程,逻辑起点因此又成为他批判的对象。异化劳动等政治经济学问题没有在既有政治经济学中获得根据,因此成为空设。马克思通过人的类本质在异化劳动等问题上的深度接触,实现着由抽象类本质向社会实践关系,由思辨一般性向历史的现实具体的提升。异化劳动等政治经济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被深入思考与求解,从而获得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哲学家把辩证法理解为对谈技术。黑格尔借康德二律背反思想的冲击力,一改古希腊式的理解传统,把辩证法理解为客观事物和思想观念中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在批判性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人化自然辩证法,其主要内容有三:一、人化自然本体论层面的辩证法;二、人化自然界限扩张与非人化自然界限退缩的辩证法;三、人化自然界限扩张与"自然必然性"界限扩张的辩证法。人化自然辩证法以人的认识和实践为存在范围,用马克思的话表述是"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这种思想逻辑的必然性结论可想而知,人化自然辩证法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不同,与二者理论出发点内在关联。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存在讨论了人的本质,对人的异化阐释的关键点是劳动的异化。而马尔库塞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爱欲,对人的异化阐释的关键点是爱欲的压抑。因此,马克思强调的是变异化劳动为自由自觉的人的劳动的共产主义革命。马尔库塞则侧重于爱欲的解放,只能在艺术与审美中实现而缺乏现实基础,背离了马克思通过社会革命实现人类解放的深刻远见。通过对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洞悉马尔库塞人类解放思想的局限,厘清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实质和关键,从而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