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军 《学术论坛》2001,(4):99-102
李贺是个有着为国建功立业远大志向抱负的天才诗人,却应举遭阻、仕途受挫,使得其报国无门、有才不得施展,再加上体弱多病,使其备受磨难打击,从而形成其自觉的悲剧意识、强烈的悲剧精神、凄惨的悲剧命运,以及由此表现为其诗歌特有的愁苦悲凄、哀激孤愤的浓郁悲剧美.文章从成因、渊源、表现三个方面,对李贺诗歌的悲剧美作了具体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论述了李贺诗歌独特艺术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内涵。从中可以看出李贺诗歌多采用联想、想象、直觉、幻觉、时空互渗等方法,把自己的情绪和感触移至自然万物之上,充满了浓重的神秘色彩,亦即原始思维和幻觉思维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是奇诡、晦涩,有其独特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倾向。这种追求与倾向,与李贺的自身经历有关,更与其所处的大唐帝国由盛变衰有关。把握住了这两点,也就把握住了理解李贺诗歌的关键和钥匙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李贺的诗歌是这个黄金时代产生的一朵奇花异卉 ,但是多少年来对李贺的诗歌毁誉不一、褒贬不同。曾经有人把他看作是唯美主义者 ,认为他追求的只是形式美 ,与现实没有多大关系。 2 0世纪 70年代 ,有些论者受了所谓评法批儒的影响 ,把他列为法家诗人 ,认为他的诗歌处处和儒法斗争相关。 80年代以后 ,有些学者反对从儒法斗争角度去评价李贺 ,可是又走入另一个极端 ,避而不谈李贺诗歌和时代政治思想斗争的关系。这样 ,李贺的面目及其诗歌的历史价值还是模糊不清。究竟如何评价李贺的诗歌呢 ?这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李军 《江淮论坛》2001,(4):87-93
针对杜牧等人对李贺诗歌“少理”的批评 ,指出李贺诗歌自有其独特的“事理”、“诗理”在 ,即有着表面上“欠理”、“反常”而实际上“合道”的所谓“悖理”现象 ,这是诗人创作上求新求变、求奇求险的反映与体现 ,是诗人审美感知时的知觉变异 ,是对艺术构思、表现的艺术变形 ,是形成其诗歌奇诡诞幻独特诗风的重要原因 ,具有一种“离形得似”、“无理而妙”的特殊而神奇的艺术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6.
程丽娜 《船山学刊》2010,(3):167-169
魏晋六朝时期,"哀美"开始成为艺术审美的风尚,成为文人自觉的追求,表现哀美的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逐渐放出了异彩。究其源头,"哀美"自有其深厚的历史及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贺诗歌中的心灵图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巍 《理论界》2007,(4):188-190
李贺诗歌是他内在心灵图景的显现。李贺诗中的神鬼世界,是诗人用自我心灵幻化出的虚境,是他在现实人生绝望后寻求到的生命归宿。  相似文献   

8.
李贺,中唐诗坛的一颗彗星,以他独特的风格为中国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着重阐述李贺诗歌这种虚荒诞幻的风格给我们带来的瑰奇谲怪之美。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代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追求神秘美的现象。许多作家,在有意识地描写神奇的人物,讲述怪异的故事,展示玄虚的场景。这种神秘美的追求,归根结底是与人类生存状态中的神秘有关的,同时,也有着特定时代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文学开拓的等多方面的内在原因。这类作品,不仅别具审美风范,且有着激活读者想象,开拓读者思维空间,启悟人们领略人生的深奥与复杂,使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的生命价值,人类生存秩序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贺诗歌之所以吸引和震撼一代又一代人,不仅因为其诗风的诡异奇谲,想象的丰富奇特,而且还因为他的诗歌里充满悖论性。这种悖论性是由于诗人生命的沉沦以及由此作出超越的挣扎而产生的,它既体现在时间意识和创作动机上,也体现在意境的营造、字法的运用和结构的安排上。  相似文献   

11.
韦升  陈晓英 《理论界》2006,(4):180-181
李贺是主观性很强的诗人,他的诗歌里充满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以近乎自戕的写作方式来写诗,对生存的体验带有浓重的悲剧性色彩。他倾心于死亡,并在面对死亡的沉沦与挣扎中完成了一次致命的飞翔。他在诗歌创作中倾注了全部的生命激情,却对诗有一种深刻的怀疑。于是,生命与诗歌在互相渗透而又互相排斥的紧张关系中合而又分,分而又合,最后在死亡中达到真正的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2.
李贺诗风宋末即有仿效者,至元初,谢翱、刘辰翁等提倡揄扬,促成了李贺诗风的影响扩大。宋末元初诗人对李贺的接受和学习,一是由于文学观念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宋末元初家国巨变的惨痛经历,让他们更能理解李贺,欣赏李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诗人在审美创造中,追求诗歌语言形象美的同时,也要讲究诗歌语言的逻辑美。文章较为具体地分析论述了诗歌语言逻辑的种各表现形式;形式的逻辑美,生活逻辑美,情感逻辑美,艺术逻辑美。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诗歌建筑美的概念,始自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三美理论”的提出.而对于徐志摩的诗歌,人们多以其韵律的轻盈、意象的新颖以及艺术风格的飘逸等论之,对于其形体的灵动和意蕴的丰富之结合,却研究不足.本文将弥补这种缺乏,从诗歌建筑美的先觉、章法体式的灵活、建筑美作为“立体的绘画”和“凝固的音乐”以及内容与格式、精神与形体的和谐统一这四个方面予以分析.从而确立作为天才的诗人与学者的徐志摩,其诗歌在文学史甚至美学史上的独特贡献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对于徐志摩的诗歌,人们多以韵律的轻盈、意象的新颖美妙以及艺术风格的飘逸灵动论之,至于其中蕴含的绚丽色彩、风格各异的绘画艺术却没有人提出来专题探讨。本文从诗歌意象的组合、色彩与个性情感的关系、西洋画与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方式及绘画美的动态表现四个方面进行论析,阐释徐志摩作为天才的诗人与学者,如何在诗与画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中寻求契合点,成就其诗歌艺术的绘画美。  相似文献   

16.
诗歌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它的特点对个体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有关键意义。本文从李贺诗歌意象的构造、特质、组合三方面浅析他诗歌意象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艾青作为由绘画转向诗歌的诗人,绘画影响了他艺术表现的基本方式。抗战时期,他娴熟地把色彩和线条运用于诗歌创作,突出了色彩美和构图美。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和“农人的后裔”,他诗中的色彩和线条饱含了他对祖国的深情,闪耀着朴素的光泽。  相似文献   

18.
温新瑞 《理论界》2004,(4):150-151
李贺,中唐韩孟派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以写神仙鬼怪而成为诗界之"鬼才".本文力图在中唐社会的大背景下,从他的家庭环境、生活阅历及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感知能力等方面,结合他的诗歌创作,去揭秘诗人那寄情于诗,痴心于诗,以心为诗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詹燕 《学术论坛》2001,13(5):102-105
诗歌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诗歌的音乐美是诗歌艺术美的重要内容之一.贺敬之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韵律与节奏,而这两者又与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有机结合.从贺敬之丰富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只有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声韵自然、节奏谐美的诗篇,才是真正的好诗.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由于诗人常常借助于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因此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情景交融的特性。而情景交融是意象内容的核心,诗人们在意象经营中,情与景相互交融、契合,意境含蓄、蕴藉,从而使诗歌呈现出情景交融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