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盖光 《东岳论丛》2002,23(6):69-71
伦理与审美是人之生命的两种精神性存在方式 ,但在对人的终极关怀方面它们则表现为一个逻辑的过程。道德活动必然由愉悦的生命体验而通向人的生命自由 ,从而将道德活动转化为自由自觉的审美活动 ,活动的主体人 ,也由道德人格转化为审美人格。人格的塑造还需要通过道德教育向审美教育的转化作为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2.
美学史中颇具有深刻性的“主观说”和“客观说”的独断化倾向,使其难以成功地诠释美的现实生成。在审美的对象性关系中,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以审美中介的方式现实存在;审美的对象性关系由欣赏性审美关系和创造性审美关系构成;审美中介由观念态审美中介和实践态审美中介构成。在欣赏性审美关系中,美生成于观念态审美中介与客观的互动;在创造性审美关系中,美生成于实践态审美中介与客体的互动。由此可以说,美,生成于审美中介与客体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审美情感原本就寓于生命活动的丰富性中,原始审美与劳动活动难解难分。审美活动绝非仅限于纯艺术领域,当今企业劳动环境的风貌、生产工具及对象产品的造型,以及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中的美的形象,都是基础审美活动的对象。企业文化建设既需要强化科学精神,也应当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企业文化审美塑造的目的就在于劳动者生命动力的开发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距离:美学研究的新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学研究争议的焦点一直集中于美学的对象和方法等问题上。通常人们将美或艺术作为美学的对象 ,并进而探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所建立的审美关系。本文认为 ,审美现象是在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发生性现象。没有客观的美的事物 ,也没有纯粹的审美主体 ,审美的发生只是人类在征服并超越需求时形成的距离能力造成的。在人类生存实践中 ,主体意识和对象意识的形成造成最初的距离感 ,使人类从自然中分化出来 ;而超越了物质满足的精神性距离则使人类成为审美主体 ,获取心灵的自由。因而真正解开审美发生之谜的钥匙在于对审美距离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然美散论     
美的形态在审美关系中形成。自然美是自然物中潜在的美的因素经由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中转化而成。自然美的生成不能离开自然对象对审美主体的功用意义。自然审美在古代和现代都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中的美学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只有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中,才能真切地体验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谐之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思想是马克思对美看法的根本。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是人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结果,人通过劳动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在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的同时,还会产生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马克思的思想中,深刻蕴涵了“劳动创造了美”,通过劳动实现人类从必然到自由、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美的境界,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美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实践的自由是审美的根本——与杨春时同志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它作了科学的规定,绝不是什么乌托邦,倒是以“主体间性”为根基的后实践美学的精神个体的超越性才是乌托邦。实践不仅是社会本体论的本体,而且是审美、美、艺术的本体。当社会实践达到一定的创造的自由程度时,自然的人化和人的人化使得人类超越实用关系、认知关系、伦理关系而生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显现在对象之上就是美,显现在人的身上就是美感,艺术则是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离开了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揭示审美的根本,从离开实践的主体间性来解释审美就只能远离真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美学三大基本问题研究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本质、审美发生、审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关系,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相互关联的三大难题。新的研究表明:人的意识能力的发展及非功利性。心理“闲暇”的形成,是审美关系得以发生的前提。所谓审美,就是人在无功利需求状态下,由观照事物形式一形象而产生愉悦感觉的行为。因此,功利性是审美关系的基础条件,而非功利性则是审美关系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在审美关系中形成的“美的”感觉经由对象化、客观化过程成为人们认识误区中的虚空的存在物——美。美概念的实际内涵本是对人的非功利快感的表述,后被人们误用来指称审美对象或审美价值,其正确的使用应表示由全部审美现象构成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范畴,与“真”、“善”相并列。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实践美学观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把审美问题放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层面上去理解,为美学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野,并在对审美活动和艺术的历史起源问题上给我们以启示。他以实践观为立论基础,将审美对象和主体的审美能力都看成是劳动实践的历史产物,并强调人的感性的能动性,区别了动物生产与人生产的关系。而精神生产中的艺术生产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特殊生产方式。人的社会性的特定素质如感官等,则是审美享受的前提基础。任何物种的尺度与人的内在固有尺度的统一,就是“美的规律”。他强调人的感觉的解放,扬弃异化,追求全人类生活的高度自由,把整个社会看成审美活动的对象。他的实践美学观在西方和当代中国美学界都得到了推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文育  高雁 《兰州学刊》2007,(6):165-168
距离,是传统美学安身立命之所在.尤其在文艺美学上,"距离"指的是心理距离,人与其所观赏的对象没有利害关系,在看这一对象时审美主体既不从自身的职业角度去审视也不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他超脱对审美客体的实际需要与功利目的,完全以审美的态度直观此物,审美者在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了一定的心理距离的情况下产生了美感.而在文化产业时代,现代审美的"距离观"则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亲近产生美"成了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实践理论,"距离"在文化产业美学中应该成为一个需要被重新理解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这对美学范畴予以具体的逻辑辨析,即将其纳入更宽泛的主客体的矛盾关系中,将主体———人在逻辑上具体分析为审美主体和非审美主体,将客体———对象在逻辑上具体分析为审美对象和非审美对象,是具体理解和把握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前提。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四对矛盾:一是审美主体———审美对象;二是审美主体———非审美对象;三是非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四是非审美主体———非审美对象。审美主客体的辩证法就在这四对矛盾之间展开。这种审美主客体的辩证法意义深远,它启示我们:现实中的主体多以非审美主体即一般主体的形式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主体尚未诞生,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审美主体尚处于潜在状态。  相似文献   

12.
人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把自己从动物中提升出来,成为改造自然和发展自身的主体,于是,发展出了属人的审美感官和审美意识,产生了审美活动。审美活动不同于认知活动、道德活动等等,它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主体感受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发挥着强烈的主体性作用,从而使审美活动表现出千差万别和丰富多彩的内蕴。1.从人对审美对象的创造来看。马克思曾经指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①所谓“人化…  相似文献   

13.
“美是什么”命题辨伪──认知美学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是什么"命题的提出是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以美"理念"及"美本身"的存在为思想前提的。因此,该命题一经形成就内在地含有着美是一种实体存在的答案,误导美学研究两千多年。认知美学理论认为:只有破除掉该命题的束缚,代之以"美概念表示什么"命题,才可使美学研究的思路获得解放;审美关系是在一般功利关系基础上转化而成的,其转化的关键因素,是人形成了新型的认知方式,可以对事物形象产生非功利的愉悦感觉。这种感觉被称之为"美"、形容为"美"。因此,美概念本是对主观感觉的表述,不是对任何实体性对象事物的指称,"美是什么"命题不能成立,"美本质"问题也不应存在。  相似文献   

14.
《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文章从争论最多的“尺度”问题入手,论证人的对象化的劳动实践,就是把主体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理想的实用对象和审美对象。文章还指出,美的问题不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强调要区分物的物质属性和物的价值属性,美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关系中的存在物,它以意义、价值的方式存在。另外,文章还认为,功利的善和愉悦的美都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只有对象中有活生生的人之感情的形象显现,才能成为审美感受、观照和体验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生态教育经由生态科技教育、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三条路径,分别实现了主体对生态规律的把握、生态目的的明确与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生态人的生成。生态美育通过培养审美主体的绿色审美兴趣、生态中和理想、绿色阅读能力与绿色艺术实践风尚,引领审美主体在审美、造美活动中构建绿色艺术世界。生态审美者在一体化的欣赏、批评、研究、创造活动中,与审美世界和谐整生,终实现生态美境与艺术人生的对生共进。  相似文献   

16.
审美是人生不断完善、趋向理想化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的发展在于生命运动 ,而人的生命运动不同于动物 ,而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 ,实现人的本性的完善化。人的审美活动 ,在相当程度上是感官能力的丰富与提高 ,马克思在其《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论述了感觉在人的生命的重要意义 ,尤其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感觉能力的重要性。在人的生成之中 ,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增长、提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情感的冲动与创造的欲望 ,想象与主动构形的能力和人对生活不断涌现的新鲜感和生命的激情。审美是以感觉的融合与理性达到自由的和谐 ,从而使人生境界得以不断地超越  相似文献   

17.
美的研究对象是“属总体人类的美”,这一美只能是个体的美的总和或思维性存在,必然在“主客观的统一”领域。根据辩证法的宇宙论,美的研究首先是语言学上对“美”的语词之用法的界定。以人对不同事物的判断所持的根据不同,美可谓是“人的气质性、品格性精神”显现在能够引起人的生理感觉快适的物质形式上。审美是人的由生理快适感觉与心理愉快感觉相融合而生成的“精神感觉”活动。美的事物之发生原因,一方面在主体的审美本身,另一方面在客体的不可论美丑的事物。  相似文献   

18.
具体的审美体验产生于美的形象的形成过程之中,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欣赏也可理解为审美主体的自我欣赏,即个体的人站于族类立场上的孤芳自赏。审美主体通过感官与想象从对象世界中体验到自身的生命活动,成为对象性存在和对象的“生命表现”。而以偷窥为视角,作为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契链点,它们之间的和谐则为之打破。偷窥中的体验冲突是它内在的关系模式,故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则以心灵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一方,以心灵的产物为另一方,二者之间的对立程度的深刻和尖锐使任何消除这种对立的希望都变得沉重起来。  相似文献   

19.
现今业已进入读图时代或曰图像时代,关于审美的真实问题被提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上。在传统审美观看来,审美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认知,是一个寻求"理念"真理的过程;在现代审美观中,事物直接契入自身,与心灵相通,直接与人的感觉、欲望建立联系,审美变成了主体用心灵和感觉在事物之中发现"真实存在"的活动;而在图像时代,人为图像等同于事物的本身,图像代替事物成了审美的对象。一旦图像成为审美的对象,图像的虚拟便逼走了事物的真实,审美的真实性诉求也就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境。这样,审美真实的困境所带来的就不止是审美观念的变化,而且更严重的是,横亘在图像与实物之间的造假者,趁"虚"而入,掌控了人的感觉、欲望和心灵,感性结构变为一种权力结构。本来,虚拟的图像是在与真实的对应之中获得审美品质的,人们钟情于图像的目的不是"以虚代实",而是"以虚观实",真实是美的源发之地和回归之所。然而,当图像审美的真实性缺位之后,无所依托的图像就会在虚拟之像和虚假之情中落入了造假者的圈套,而隐藏其后的便是商业利益、文化霸权以及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20.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我国主要有四种意见。有的认为美在主观(如吕莹),有的认为美在自然,美在典型(如蔡仪),有的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如朱光潜),有的认为美是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如李泽厚)。我觉得这四派学说,虽各有其不同的根据和道理,但也各有其缺陷和不足。关于美的本质(审美对象的属性或对象的审美属性),我认为既不在主体(主观意识或主客观在意识中的统一),也不在客体(自然或社会),而是由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相对应的本质力量所形成的审美关系来规定的。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关系说吧!当然不同于狄德罗那样的旧唯物主义的关系说。这种审美关系规定说是根据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的。马克思在这部重要著作中,从劳动实践出发,论述了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形成(人与自然对象一切自由关系的形成,包括审美关系),揭示了对象世界(包括审美对象)和人类主体(包括审美主体)之间互为前提互相确证的辩证关系,这就为美的本质的研究指出了科学的道路。本文就以此为理论依据,在与审美主体特定的本质力量的联系中,在现实的独特的审美关系的规定中,来阐明审美对象的本质属性(广义的美的本质),并以此就教于朱光潜、蔡仪、李泽厚等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