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汤溢泽 《船山学刊》2007,(2):156-158
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围城》、《人·兽·鬼》等散文、小说中大量用典,其行为除了贲张了他的才情、机趣、创造了非凡的语境外,却予公众以卖弄学问和言行矛盾的印记。在此,本文作者认定他是一位獭祭典故的失败作家。  相似文献   

2.
《中国丛书综录》第一册《总目》内,《鹿菴集》的作者写作“(明)王磐撰”;而至第二册《子目》内,《鹿菴集》的作者,却又写成“(元)王磐撰”。同一个王磐,一为明代人,一为元代人。那么,《鹿菴集》究竟是哪一位王磐所撰呢? 《鹿菴集》收入《元诗选》二集乙集。《元诗选》的编辑体例;每集收一百家,每家之下各存原集之名,前列作者小传。故在《元诗选·鹿菴集》前,收有作者“王内翰磐”的小传一篇。据小传云,王磬,  相似文献   

3.
<正> 一、由〔渔家傲〕词与《晓梦》诗的对读略说其人生追求李清照现存词已不多,大都为绵挚清隽之什,以深邈涵蕴见长,故历来被奉作婉约派的正宗,虽经万口亦无异辞.唯有这首〔渔家傲〕却别标奇格,独凭高迈飞动的风神取胜,"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所以颇受注目;近来更被一些论者许为求诸两宋词坛亦属罕见,另具异彩的珍品,并认定其间抒发了她不满封建礼教桎梏、希望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积极奋发的情感和对自由、幸福的渴望,是李氏自述理想之篇.然而,此词主旨是否尽如上言,由之呈现的人生追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尚有再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在精社价值日益受到质疑的时代里,殷慧芬的小说无疑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凄美而落寞的姿态。对于诗意的难以排遣的执着,使股慧芬在对此岸人生的认同中总留着一份清醒的质询。而那无法割舍的浪漫情惊,又使殷慧芬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弥漫着一种“痛苦的理想主义者”的迷惆和失落。置身于繁华的大都市里,殷慧芬难能可贵地固守着一块诗意的领地,她的小说集《欲望的舞蹈)显示出她对这块领地的孜孜以求的开垦。在近几年发表的《横越》和《纪念》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贯穿着的,依然是一个诗意守望者的精神追求。诗意在中国知识分子那里是有渊源…  相似文献   

5.
徐怡 《南方论刊》2012,(10):49-50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她集盲、聋、哑于一身,任何单独的一项残疾,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在这竞争激烈的人生舞台上,注定是失败,但是她却走向了惊人的成功。海伦·勒依靠的是她那蔑视苦难、永不低头、发奋图强和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生活中的种种磨难智慧让她更强大。海伦·凯勒给年轻人的榜样力量更是无穷的,从她的生活中,我们明白了:面对高压的生活,更要懂得去享受它带来的乐趣,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在中国上古神话与文化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女神,其地位能与女娲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因为女娲曾补过天缺,更主要的是她创造了人类.但是古今学者都只热衷于对其补天的研究,如罗壁的《识遗》,胡宏的《五峰集》,罗泌的《路史》,阵叔方的《颖川小语》,田同之的《西圃丛辩》,褚人获的《坚瓠广集》,钱永的《履园丛话》等,都无不大谈补天,揣其事理,而对其造人一端却鲜有涉及者.可是女娲神话的奥秘及其文化意义,偏偏藏在了这个不为人惊骇的故事里.  相似文献   

7.
文天祥的诗传至后世的约有八百余首,而他的词留传下来的却寥寥无几。《文山先生全集》卷十四《指南后录》中收有一首题为《驿中言别友人》的《念奴娇》词,现抄录于下: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相似文献   

8.
欧阳山的《一代风流》系列在革命叙事的主流之下涌动着圣经叙事的潜流,集耶稣意象、小资情调于一身的陈文英代表着人道话语中的基督话语,她与代表革命话语的区桃建构起周炳的人生选择,尽管主张博爱的基督话语最后都被革命话语所裹挟,但却在"十七年"文学语境下抒发出独特的声音。而两种话语在文本中的悄然并置与复杂博弈也呈现出作家的徘徊心态和多种话语的纠缠迎拒。  相似文献   

9.
曼德维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医生,因其一部著作《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让他声名狼藉,本书及作者成了千夫所指、众矢之的而知名度却大大增加。在此书中作者认为,人生来就是一种自私、难以驾驭的动物,而正是人的这个恶德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同样是这部著作,在20世纪初,其中包蕴的经济思想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原先对曼德维尔思想及观点的看法在逐渐修正,好评开始降临于曼德维尔身上。  相似文献   

10.
《当我死的时候 ,我听到苍蝇在嗡嗡叫》 (IheardaFlybuzz———whenIdied——— )是埃米莉·迪金森 (EmilyDickinson)描写死亡的名篇。在此诗中 ,她反复提及一只嗡嗡叫着的苍蝇 ,让读者挥之不去。从这一意象入手 ,分析作者从中传达的信息 ,即 :她并不寄希望于虚无的来生 ,却认为苍蝇 ,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 ,更具价值。她把它看作是自然循环之链上生与死之间 ,人与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一、《邶风·柏舟》是“以男女喻君臣”的作品 在整部《诗经》中,《邶风·柏舟》是一首很奇特的名篇,它以浓烈的感情抒发和独特的艺术手段光耀着中国古代的诗坛。但对于此诗的题旨,却历来争论颇多,张树波先生《国风集说》就归纳出十种说法。概括合并一下,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类:一、《毛诗序》以为是卫顷公时仁人不遇之作,清人姚际恒,今人陈子展、高亨等遵从序  相似文献   

12.
与丁玲、凌叔华、冰心同时出现于中国文坛的现代女作家黄庐隐,以她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享有盛名。研读她的几个集子:《海滨故人》、《曼丽》、《归雁》、《灵海潮汐》等作品,可以看出:庐隐把人生看作“比作梦还要不可捉摸”,始终沉浸在“悲哀的海”而不可自拔,直到她凄情的逝去。庐隐的作品带有浓重的抒情成分,而尤为突出的是她笔下悲观伤感的女性形象。她深刻剖析并描绘了一个个生动具体的知识女性,在意识觉醒的年代里对自身命运的困惑。这种困惑,在彷徨的人生幽径里,作者以“一颗因悲哀而落的眼泪”陷死在了现…  相似文献   

13.
哈佛商学院MBA学位、美国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助理、2001年进入创业之初的谷歌,并在谷歌由四人团队变为四千人的大公司后改投向另一家有人气没财气的社交网络——Facebook,雪莉·桑德伯格在扎克伯格的才能捉襟见肘时为他撑起了这个今日全球最大社交网站的大半边天.《纽约》说她也许"颠覆了硅谷的男性统治文化",《纽约》杂志把她列入财政部长人选,《彭博商业周刊》甚至推测说她有朝一日会成为美国总统.事业如日中天,女强人却逐渐确定了自己人生的另一个关注方向.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实践高秀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理想人格是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一种人物形象,是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一种标志。先秦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一般都称之为“圣人”,而其内涵或精神境界却大不相同。如儒家推崇“博施于民而能...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人生境界的形成都是人现实存在状态的反映。同时,任何一种人生境界又构成人的现实存在状态。也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就会形成对宇宙人生的什么样的觉解,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现实生存境界。因此,境界既不是绝对的事实状态,也不是纯主观的虚幻,而是人的客观状态和主观状态、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自在状态和自为状态的完整统一,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对于人的“真实存在状态”,过分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违背人的存在的“真实”。人可能有不同的生存境界,但人作为境界存在物这一点却是共同的,只有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自由地对待自己的生命,而这本身又构成了一种新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6.
明汲古阁刻本《六十种曲·四贤记》凡38出,叙元代乌古孙泽、妻杜氏、妾王氏、子良桢一家四人忠孝节义事。此本传奇,系万历间江苏昆山鹿城人狄玄集所著;明代吕天成《曲品》著录云:《四贤记》,《辍耕录》中,载此乌古保事,内配最贤,可以风世。吴书荫先生笺注说:查今本《南村辍耕录》,不载此事,或为吕氏所误记。(《曲品校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中篇小说《活着》是当代文学史上一篇非常优秀的作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一种与过去那种“冷漠”的叙事截然不同的叙事风格 ,向我们讲述了主人公福贵长达 5 0年的人生历程。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叙事学分析 ,揭示了《活着》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认为《活着》虽然展示了一种人生境界 ,表现了人的一种命运 ,但总体上还没有使人灵魂震颤的力量。其在艺术上却有独特的魅力。它的叙事情境、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都有精巧迷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陈健 《南方论刊》2010,(3):100-101
读《红楼梦》,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感悟,因为人生是饱含酸甜苦辣的,是丰富多彩的。红学家段启明说:“《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感动万千读者,主要是它最真诚地写出了人生的真象和真情,是一幅千古罕见的人生图画。”最近,我阅读了吴月明著的《红楼人生解码》,感觉作者作为茂名市教育局、茂名市语委的干部,作为公务员,潜心研究《红楼梦》而能出版专著,感到惊奇。惊奇于作者对《红楼梦》解读的深透,对现实人生领悟的深刻,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一场“史无前例”的急风暴雨,重读收入《刘少奇选集》中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仿佛观赏一株打不折,摧不败的鲜花,越发感到光彩夺目,芳香四溢,使人精神倍增,激奋不巳。此刻,张爱萍同志写的《西江月·大白》一词中“修养箴谏不谢花”的诗句,油然浮现眩海。俯案潜思,诗文对照,顿觉一语概括了重读《修养》的深切感受。故命此题,集此小札。 莫忘“大任”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提及“大任”, 不少人都会为之一震。有的听而生疑,思而生畏;既有不解之感,更多不祥之兆,于是乎,有口不言“大任”  相似文献   

20.
韦庄《壶关道中》诗编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壶关道中》诗云:“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黄昏欲到壶关塞,匹马寒嘶野草中。”夏承焘先生《韦庄年谱》光启三年条云:“秋,过昭义相州路归金陵……其集外诗《壶关道中》所谓‘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殆指此也。”此说尚需推敲。《浣花集》卷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