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文化诉求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璐 《北方论丛》2012,(4):141-143
大众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中国大众文化既有传统文化内容,也包含着诸多"舶来品"。和国外的大众文化一样,中国大众文化借助现代化传媒迅速成长。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然而,大众文化在丰富人们日常生活、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为更好地发挥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大众文化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培养大众的文化自觉,也有助于对大众文化有本真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李建秋 《天府新论》2008,(5):99-103
大众文化与娱乐文化在概念上常常被人们混为一谈,在内容上娱乐文化被人们作为大众文化的核心内容.大众文化与娱乐文化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包容关系",但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又有极为明显的差异.娱乐文化具有传统性要素而大众文化是现代性的产物,娱乐文化并非全是工业化和商业性的,而大众文化却必然是工业化和商业性的.娱乐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极大部分并不靠大众传媒来传播,而大众文化作为"大众传播的文化",其存在的前提是通过大众传媒模式化生产的、易复制文化,娱乐文化包含了精英文化中的娱乐活动,分为精英式的"审美的娱乐"和大众化的"纯粹的娱乐"两种主要的类型,大众文化则必然是大众化的,与精英文化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犹如巨大的魔力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在文化领域,由于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文化生态结构出现了新的态势,其主要标志是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普遍流行。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肯定者有之,批评者有之,更多的是批评与忧虑。那么,到底应当如何审视大众文化这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对它的…  相似文献   

4.
在通俗文化乃至大众文化研究中 ,经常批评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失去了批判性 ,是庸俗的、媚俗的。本文则通过对英国著名的“英国文化学派”理论的梳理 ,以让人们全面地认识通俗文化 ,以科学的合理的态度对待通俗文化乃至大众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文化现象在社会大众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甚至正在成为我国的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其产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按照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繁荣,必须正确处理好大众文化发展中的几种主要关系,以引导我国大众文化合理、健康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1930年代的上海曾出现过短暂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审美的转变,社会呈现出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浓郁的文化色彩.当时的上海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在社会发展环境、大众传媒、市场经济体制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而和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文化相比较,在文化结构、文化受众、文化形态上又有着许多不同.上海的市民文化只能说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前奏.  相似文献   

7.
陈薇 《理论界》2012,(12):125-127
费斯克是当代文化研究领域,尤其是大众文化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创造性地把文化产品划分为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两个维度。在金融经济中流通的是财富,而在文化经济中流通的则是意义和快感。文化经济使在金融经济中作为商品的观众转变成了意义和快感的生产者。以此为基础,费斯克进一步探析了大众文化的微观政治潜能,他的这种大众文化研究具有巨大了理论贡献,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文化现象在社会大众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甚至正在成为我国的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其产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按照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繁荣,必须正确处理好大众文化发展中的几种主要关系,以引导我国大众文化合理、健康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文化的研究理论中,对大众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向。在这种语境中所理解的“大众文化”,主要是从它生产的条件和消费群体及其消费方式着眼的。它的生产条件包括3点: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文化产品被快速地复制;二是文化生产的主体掌握和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工作;三是人们观念的改变为大众文化的生产提供了必备的心理基础。它的消费群体是“大众”,大众消费文化的方式,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产品、满足精神需要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有意义的生产。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及文化产业密切相关,大众文化是商品化的通俗文化,通俗文化是工业社会中的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则是当代社会生产和消费通俗文化的产业化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最本质的存在方式,而人则是文化存在的本质。然而当今文化的异化使文化成为了压抑人、束缚人的工具,它大大阻碍了人类的发展。就大众文化的特征而言,它带给人们更多的都是些消极的影响,大众文化与人的异化在某种程度来说都是这样。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就试图通过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达到拯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喻琴  何世剑 《理论界》2008,(4):142-143
大众文化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情感刺激和享受。但受消费经济的影响,文化“商品性”逐渐高扬,为谋求市场利润,低品味、庸俗文化也慢慢盛行。本文在考察中国古代“大众文化”的思想传统、西方大众文化的新潮学说、马克思主义大众文艺观的经典理论后,认为“审美”品格始终是大众文化创作的内在之“本”,绝不能忽视和抛弃。而当下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流变也对大众文化创作在“味觉”、“视觉”、“听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诉求和期待,成为大众文化创作坚持“审美”的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兴起标志着由等级文化形态向平等化的文化形态的转型,是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实现形式.大众文化具有民主和多元化的品格;大众文化形态下的文化真理性在于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在于通过文本间的比较来揭示彼此的真理性限度.我们既要正视大众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又要对它进行合理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霸权概念主要是指统治阶级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和领导。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包含三个主要的理论层面,即统治权和领导权,市民社会,以及知识分子阶层。它给文化研究包括大众文化研究带来了崭新的启示意义,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大众文化要么褒扬要么贬抑的看法,使得人们以新的视角去反思大众文化,重新界定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4.
陈孟 《北方论丛》2016,(1):131-135
大众文化是现代西方社会主要的文化状态。在伯明翰学派看来,在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上,大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不同于以政治和经济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承载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引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中蕴含着精英文化元素,精英文化来源于大众文化的土壤。伯明翰学派的文化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承载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凝聚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20年以来,在文化建设中崛起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即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兴起后的产物,它具有产业化、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广泛性的特征,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影响思想道德、与经济互动上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兴起,并且影响日益广泛。其消极和积极功能同时影响着人们精神生活。因此在大众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自觉紧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大众文化的作用,引导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规避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促进大众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的角度看“图像”,它不是简单的图画、图形和视觉形象,它是与人类共在的“存在者”,它是“语言”的始祖,并与语言共同构成了符号系统,它就是人类的文化.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是图像文化深厚的社会基础.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人们所消费的已经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转为一种符号价值,一种身份的自我肯定,商品的消费也成为一种符号的吸收过程.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图像的使用成为最大的消费对象,同时图像文化也正是借助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使自己得以传播和发展.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大众渴望信息、渴望娱乐、渴望时尚、渴望成为消费的主体,图像文化正好满足了大众的这一需求.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的发展是西方文化霸权向外输出的过程,大众文化的泛滥对我国文化发展形成一定的冲击。在大众文化影响下,我们将面临文化霸权与本土文化的矛盾,面临大众文化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挑战。如何处理好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规制大众文化在我国各个领域中的蔓延、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这是当下文化研究和发展须直面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对青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爱军 《学术论坛》2002,(4):141-144
大众文化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影响着广大青年的价值取向、人文素养和精神面貌 ;在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下 ,大众文化直接导致了青年文化追求低俗化和价值观失衡。面对大众文化对青年的负面影响 ,应对的原则和策略是 :“以精英文化提升大众文化 ,以主流文化规范大众文化” ,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理论研究 ,加强青年文化建设 ,加强以文化为载体的教育 ,引导青年树立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20.
伴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行的三大文化形态之一,成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观塑造的新场域.大众文化以其强有力的方式侵染和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政治地位的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